-
給教師的36條建議(修訂增強版)
李鎮西
社會科學已完結24.79萬
本書為李鎮西集數十年教學經驗為中國教師量身打造的心血之作。作為國內影響極大的當代教育名師,李鎮西針對國內教學環境、學生和家長特點、教師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挑戰等提出中肯建議。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如何對待特殊的學生?如何保障教師的尊嚴以及具體的一些教學技巧,書中都給出了極具借鑒意義的建議。全書以平易近人的口吻侃侃而談,通俗易懂,輔以大量具體案例,具有很強的實戰性。
-
社會學的想象力
(美)C.賴特·米爾斯
社會科學已完結18.42萬
本書堪稱C.賴特·米爾斯一生學術精華的大成之作,以批判美國社會學界的成果作為全書的探討主題,運用知識社會學的觀點,并結合作者在社會階層等方面的研究經驗,批判傳統學科的抽象與僵化界限,由此強調“社會學想像力”的重大意義。初版于1959年,現在已成為英語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會學教學中廣受推崇的入門經典;1989年美國社會學界還就本書發表30周年召集學者進行回顧性的專題研討。
-
美國人文主義:傳統與維新
張源主編
社會科學已完結22.36萬
當“人文主義”思想在美國借助“新人文主義”文學批評運動廣為傳播之時,恰是這一學說遭到曲解、創造力枯竭的時刻;然而,當“新人文主義”(作為一種文學批評運動)衰落之后,“人文主義”思想卻在此后新的歷史時刻再度煥發出了生機。有感于此,本書特選編美國歷代“人文主義者”的代表性文章,以期有助于我國學界了解“美國人文主義”歷時及當代諸形態,并由此反觀中國自身的“傳統與價值的再發現”工作。
-
新媒體時代黨報創新與社會發展
龍運榮
社會科學已完結22.93萬
作者以長期的新聞實踐為基礎,詳細描述了新媒體時代黨報生存與發展境況,全面觀察了新媒體對黨報采編方式、廣告運營方式、發行方式、文化產業發展以及黨報理論等方面的影響,并提出了新媒體時代黨報的發展策略。本書選題緊扣現實,論述角度新穎,案例詳略得當,語言通俗流暢,不僅適合新聞傳播學等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學生學習之用,也可以作為新聞管理者、從業者的業務參考之需,還可以作為新聞傳播研究者案頭閱讀之備。
-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加拿大)馬歇爾·麥克盧漢
社會科學已完結33.81萬
真正讀懂麥克盧漢從印刷術到互聯網,媒介作為人器官與意識的延伸,長久以來與人類互相塑造,共同進化。我們如何獲取知識、協同工作、連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響。今天,麥克盧漢的理論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被反復證實。未來,技術的發展又將帶來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會被拓展至何方?在這本書中,麥克盧漢本質上探討的是技術、人類與社會的命題。理解媒介,終究是為了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生態,在震蕩與革新中找尋自身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