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6章 全人類共同的協定:羅納德·里根對美國的田園式想象
- 第15章 柏克更高形式的浪漫主義:政治與崇高
- 第14章 柏克的歷史道德觀
- 第13章 “一紙空文”之外:美國憲法的倫理核心
- 第12章 寡頭統治的威脅——從文明到操縱:西方精英的信譽敗壞與失位
- 第11章 人文缺失的商人
第1章 出版前言
19世紀以來中西文明的沖突與碰撞,推動了中國持續至今的文化轉型,并不斷塑造著中國的新文化身份。《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問“維新”者何?——《康誥》曰:“作新民”,而“新民”乃是學術與教育的目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可以說,今日大學的使命,就是現代中國的使命;今日大學的命運,也是現代中國的命運。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有著百年的歷史,在整整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它與現代中國的百年進程同步,既有1912年建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英語部之光榮,也有1952年撤銷外語系改為俄語系之尷尬,還有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重建日語專業之中興,直至2002年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成立。回望外文學院百年來曾經的輝煌與人文事業的興衰,令人有不勝今昔之感。由是之故,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特成立人文書系編輯委員會,為致力于人文發展和人文教育留下文字資料。本書系分為三個門類:“學術前沿”“海外文叢”和“博士文庫”。“學術前沿”主要是捕捉國內外最新的學術動向;“海外文叢”既選譯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也翻譯尚未介紹的學術名著;“博士文庫”則收錄優秀的博士論文。我們希望本書系匯納和傳播國內外的人文學術成果,以參與中國當下人文事業的建設。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
人文書系編委會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