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托夫人的教育
(美)斯陀夫人
親子家教已完結12.66萬
斯托夫人的教育思想深受卡爾·威特的影響,她不僅強調早期教育在兒童成長中的巨大作用,而且主張按照兒童的自然天性培養孩子,在適齡階段培養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斯托夫人對女兒的“自然教育”非常成功,她的女兒從3歲起就會寫詩歌和散文;4歲就能用世界語寫劇本;5歲開始在報紙和雜志上發表自己的創作;9歲通過了大學入學考試;10歲能運用13種不同語言熟練交談……斯托夫人在書中通過生動的事實詳細地記述了女兒的成長過程。斯托夫人對女兒的成功教育,是教育史上一個極具意義的典范。該書因此成為一本影響億萬家庭的偉大讀物,它的家教經驗和方法讓無數孩子通過自然之路走向美好的未來。
-
不吼不叫不寵不嬌教育孩子100招
高超 諸琳
親子家教已完結16.84萬
如何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一大難題。培養和教育孩子本應該是一件十分快樂幸福的事,但為何越來越多的父母,卻視其為異常辛苦、備受煎熬的苦活?今天的父母很難做。今天做父母,難就難在,社會、學校、家庭對孩子的要求不一樣:政府和媒體提倡素質教育,企業反對高分低能,學校到老師卻追求升學率。父母琢磨如何教孩子?眼前處處皆歧路,不知該從哪條路上走。所以說,今天的父母很難做。面對父母的種種困惑,我們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家教理念和原則,給出許多簡單而又切實可行的操作技巧,提供廣大苦苦尋覓良方的父母,一條有章可循的康莊大道。教育的關鍵是:育好種子,護好苗子。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是在孩子10歲以前。而孩子價值觀的定位、品格的塑造、習慣的養成,主要也在這一時期。3~6歲,是“育種”期,父母的主要任務是將一些健康的價值觀傳導給孩子:首先是將愛的種子種植在孩子的心里,教他(她)與人為善、積極向上的概念;其次才是培育孩子的智能。6~10歲,是“護苗”期,父母的主要任務是全面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念、行為習慣、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
-
和善而堅定,輕松養育好孩子
眼鏡爸比
親子家教已完結6.83萬
孩子的人生起跑線在工作時才開始,之前的所有教育都只是鋪墊,而這個鋪墊最關鍵力量是孩子的爸爸和媽媽眼鏡爸比,原名趙文軒,管理學研究生,全球卓越品牌企業職業經理人,從事領導力、心理學研究學十多年。身為兩個孩子的爸爸,眼鏡爸比在培育孩子過程中,成功地將兒童心理學與管理學融合,創立了育兒管理學新理念。我們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將來就會怎樣對待我們。我們承擔起社會、家庭的責任,認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地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孩子自然而然能夠感受到、學習到,也將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養育注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離別,唯有陪伴的時光永不褪色。”陪伴孩子,不僅僅是媽媽的工作,父親的角色更加重要。培養和教育孩子,不是要求孩子比別人優秀,更不是為了給父母爭面子,而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只要這個生命健康,父母的行為都有意義。人生最大的失敗是孩子教育的失敗,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孩子培育的成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源自父母,家長懂得言傳身教,懂得用自己的行為引導孩子,都能成為育兒高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將來有出息,能有一番作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從教育和引導開始,家長一定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
媽媽這樣定規矩,孩子最有自控力
何艷娟
親子家教已完結15.81萬
“孩子愛玩網游,常常抱著電腦一坐就是一天,跟他說話都不理人……”“作業每天不逼著、看著,從來不主動做……”“管不住,說什么都不聽,跟你對著干!”“不能正常溝通,一說話就吵起來了……”…………這些媽媽們的煩惱,你是否也有呢?或者你比她們的更多更棘手?其實,孩子是一面鏡子,他的大多數毛病,都來自于成長環境和家長、老師的“急功近利”病,如果家長能夠首先反省自己,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孩子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本書針對6-14歲孩子在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中頻發的68個“叛逆”行為,如不聽話、不守規矩不守紀律、貪玩貪吃零食、陷入網游不可自拔等等,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教家長巧妙給孩子定規矩,在無形中打消孩子的抵觸情緒;并對孩子和家長雙方的壞習慣同時下“刀”,鏟除壞習慣、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源,使家長能夠端正自身行為習慣,為孩子創造出好的成長環境,也使孩子能夠更自覺自律地學習、成長,擁有超強的自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