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一役,宋軍大獲全勝。這首功應屬楊家軍。消息傳到京城,宋仁宗大喜。馬上派人傳旨到雁門,說是要犒賞三軍,記楊業等父子七人一等功,并盼大軍早日回京,并且宋仁宗將率滿朝文武親自迎接。
楊業看著圣旨上的美贊,心里又激動又欣慰。激動的是:此雁門關一役,宋軍損失甚小,然而遼軍則元氣大傷,并且許多大將都喪生了。欣慰的是皇上已經開始慢慢信任他們楊家了。從最開始的疏遠到現在的親自迎接,這一路走來,他們真的好辛苦。
想到這里,淚水不覺潤濕了楊業的雙眼。正在這時,楊七郎推門而入,楊業連忙拭去眼角的淚水,將圣旨放到桌上。拿起了茶杯在喝茶。
可還是被精明的楊七郎看出了破綻。七郎看了看父親,并沒有說破,而是拿起桌上的圣旨看了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皇上這回還夠意思,不枉我們為他在前線殺敵賣命。”
楊業不太滿意兒子說話的語氣,輕咳了幾聲,放下手中的茶杯,有些責備道:“七郎,不得無禮,效忠皇上,是我們做臣子的本份,以后爹不許你這么無禮,要懂得.......”
楊業還沒說完,七郎便接了過去,說道:“君臣之禮嘛。爹,您已經說了好幾遍了。”說完,便走到楊業的身后,為他捶背。楊業看了兒子一眼,無奈地說道:“說了,你還總是不注意。”楊七郎討好地應聲道:“以后注意就是了。”
過了一會兒,楊業問道:“你來找我有事?”七郎說道:“哦,代表大家問問您,我們什么時候回京?”楊業答道:“明天,我們明天就回京。”
七郎一聽,高興極了,興奮的拍手道:“太好了,馬上就可以吃到娘和三位嫂嫂的拿手好菜了,我這就告訴幾位哥哥去。”說完,便轉身要離去。突然,他又想到了什么,轉回身對楊業說道:“爹,咱們楊家熬出頭了,您的苦心沒有白費!”
此時父子倆的心是相通的,他們互相對視著,會心的笑了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宋仁宗的心情就如這天氣一樣,神清氣爽。他一早就率眾人在城門外等候。身旁的潘仁美今天心情可不太好。看著楊家軍地位日益的提高,而他潘家軍的威信卻日漸降低。想到這里,他不識趣地對皇上說道:“皇上,外面陽光強烈,您還是到殿內等候吧。”
宋仁宗不在意的說道:“沒關系,愛卿不必過慮。”一旁的八賢王瞟了一眼潘仁美,冷冷的說道:“潘相國要是怕曬,就回去吧。”潘仁美生氣地看了一眼八賢王,卻不敢發作。只得將氣憋在肚子里。
正在這時,楊家大軍從對面過來。不一會兒便到了眾人面前。楊業連忙率眾將士跪倒,齊聲參拜道:皇上,萬歲,萬歲。”“宋仁宗連忙緊走幾步,,說道:“眾將士快快平身。”然后緊握楊業的手說道:“愛卿辛苦了。”楊業連忙說道:“楊業不敢,為皇上,為國效力,是楊家軍的職責,沒有苦,只有甜。”
宋仁宗感動極了,連連點頭,說道:“好,好,說得好!”然后一把拉起楊業的手,說道:“走,咱們進去。”這是楊業第一次受到宋仁宗如此的禮遇,心里感動至極,良久,才應聲道:“唉。”
大殿內,宋仁端坐在龍書案前,他看著下面的文武,清了清嗓子,然后鄭重宣布道:“此雁門關一役,楊家軍作戰英勇,擊退遼兵數十萬,使遼軍損兵折將,元氣大傷。故朕決定加封楊家父子為一等護國公,少令公。其它眾將官均連升三級。”
話音剛落,楊家眾將紛紛跪倒謝恩,齊聲高喊:“謝我主隆恩,皇上萬歲,萬萬歲。”
這聲聲萬歲響徹大殿,令人振奮,但對于潘家父子來說,卻像一塊塊巨石砸在他們心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潘穎今天閑來無事,便想自己下廚,為父親和哥哥做幾道他們愛吃的小菜。正當她在廚房里忙活的時候,下人通知她,父親和哥哥哥回來了。潘穎連忙從廚房里走了出來,但看見的卻是父子倆陰沉的臉。她小心翼翼的問道:“爹,哥哥,你們怎么了?”
潘豹看看妹妹,嘆口氣道:“今天在大殿上,皇上將楊家軍大肆褒獎了一番,并加封他們父子為一等護國公,少令公。我真不明白皇上是怎么想的,對這些降將竟如此的器重,想我們潘家軍也為皇上殺過多少遼賊,難道他全都不記得了?此次雁門關一役,如果換了我們潘家軍,一定會比他楊家打得漂亮!”
一旁的潘仁美早已聽得不耐煩了,厲聲喝斥道:“平時練兵不見你有什么能耐,吹牛你就有一套!”
潘穎連忙過來,打圓場道:“爹,您就別生氣了,小心您的身體。我今天為您做了好多您愛吃的菜,呆會兒您一定嘗嘗女兒的手藝。”
潘仁美看看乖巧的女兒,勉強擠出了點兒笑容,拍拍潘穎的手,淡淡地說道:“爹,就不吃了,你們吃吧。”說完,便慢慢地回房間去了。
一旁的潘豹悻悻地說道:“穎兒,看來你是白費心思了,爹,現在吃龍肉,也不香。”潘穎看看哥哥,望著父親背影重重地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