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有時,我作為一個家長,很想就是家長,和其他家長交流。但是,很奇怪,就是自己想以單純的家長出場,都未必行。
如果彼此不知道職業(yè)時,還能比較正常聊一聊孩子,關(guān)于他們的生活習慣,關(guān)于孩子學習的輔導等之類的話題。要是知道彼此的職業(yè),那樣的交流就多少有些“色調(diào)”,我不能完全撤出自身的職業(yè)身份與他們暢聊。尤其是被非同行追問一些“靈魂性”的問題,氣氛非常尷尬,不是能一笑而過那么簡單。
就說最近幾天的電話交流,我的一個親戚,很久沒有聯(lián)系了,但是感情依舊。他突然來電,先和我敘舊了幾分鐘,感覺還是兒時的味道,他也還是以大姐稱呼我。我多少放松了身份的警惕,和他自然聊天。然而,他和我聊到孩子學習時,頓時有所改變。
他告訴我,他的孩子比較皮,但是很活躍,很開朗,什么男女老少都能聊上,班里的其他家長都夸他的孩子性格真好,有些還是羨慕了這樣的孩子。聽起來,似乎和我家兒子有些相似,我打心底里感覺,也和他說自己的兒子有些如此。
“問題是,我的孩子,感覺老師不是很喜歡他,好像嫌他啰嗦,還是怎么的,很讓我納悶。”他情緒有些波動。接著告訴我,“有幾次和孩子交流,孩子告訴我,他被罰了,感覺很丟人。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有一次,我自己去接他放學,看到他就站在教室后門外。我就很奇怪,問自己的孩子是怎么回事?我家娃竟然和我說,被罰了,在門口罰站都快一個下午了,還叫我不要打老師電話,太丟人了。”他停頓了一下,能感覺到他多少有些心酸。
他繼續(xù)告訴我,后來他背著孩子,還是打電話,旁敲側(cè)擊地問了老師,孩子是不是很不乖,讓她生氣了。結(jié)果,老師告訴他:“今天下午他的娃在某課堂上和其他同學扔橡皮屑,那個老師很生氣,后半節(jié)課就沒有繼續(xù)上課,讓他就站在門口了。結(jié)果一忙,又忘記把他叫回來,下午的課都在門口聽了,不好意思。”
這個親戚很無奈,盡管嘴上和老師說沒有關(guān)系,辛苦老師了,但是實際上,他說真想質(zhì)問那個老師,為什么課堂上會為了一個學生的調(diào)皮就可以生氣到不繼續(xù)上課?還有,為什么課堂上沒有學生在位置上,也會繼續(xù)上課?萬一這個孩子是出去玩,出了問題才沒有回來,難道也不管嗎?
“大姐,我是真把你當親人了,真的很想問下,現(xiàn)在的老師在學校還是會繼續(xù)各種懲罰學生嗎?是不是根據(jù)家長的身份有所不同?或者說,是不是我們太老實了,老師那里還是要逢年過節(jié)去意思一下才行?”他一連串的問題,幾乎直接拷問到了教師的心靈的深處。
“我知道,你是把我當親人才會這樣和我說。如果你相信我,就要理解,教師隊伍這么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有著教師本職工作的道德,應該不會存在你想的那些情況。如果可以,我希望你繼續(xù)多做孩子的工作,配合老師的方式,繼續(xù)和孩子一起努力。可能現(xiàn)在還小,比較頑皮是正常的。也有可能遇上那個老師剛好情緒控制不到位,估計巧遇了煩惱,都湊到一起了。”我感覺自己的話有些官方,或者說很不誠心。
“可是,我們也是擇班的呀,也是優(yōu)秀的老師呀。”他不是很樂意接受我的解釋,“不過,好像聽家長聊起,真沒有見過她的老公,孩子都是她自己和她的媽媽帶的,是不是家庭也是出問題了,這樣是不是會對她的工作情緒很有影響?”
“應該不會,工作和家庭,作為老師,應該能自己分清,估計剛好有些湊巧吧。”我很緊張,說著的,他的這些問題,太敏感了。
他可能感覺到了我是同行的原因,很不好意思地對我說:“不好意思,我都忘了你也是老師,把你為難了。主要是我也有些著急,談到孩子的學習,心很累。既想孩子開心,又想孩子學習能好一些,能不讓老師操心總是最好。唉,這年頭,家長真不好當。”
我和他笑笑,電話里也就能感覺聲音的傳遞,然后還是建議他繼續(xù)加油,盡量配合老師,孩子長大會乖巧一些,也試著多理解老師,要對老師有信心。
這些話,我知道,我又走入了教師的身份,才會如此官方地回話,感覺真的很心酸。教師的隊伍是大,但是我們教師的隊伍中真的很整齊嗎?真的只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如果真是一兩個人有些不雅行為,至于家長有那么多議論?
滿腦子的疑問,又激起記憶中的那幾個家長的內(nèi)容:聽說有些老師很直接,逢年過節(jié)不去尊重,對孩子多少是有影響;有個別老師,據(jù)說更直接,東西放哪里都會暗示家長,真是讓人臉蛋發(fā)熱,她好意思,我們做家長的倒是有些尷尬;……這都是什么情況,老師的形象還有沒有?真不知道教師的基本道德都是怎么處理了,怪不得教師行業(yè)的人都經(jīng)常相互擠兌,聽說能干的不會拍馬屁的反而遭殃,不會干活的,倒是個個能攀爬。
有時我們一起暢聊,忘記了我在場,她們就直言不諱,等到反應過來,發(fā)現(xiàn)旁邊的我也是老師時,才尷尬一笑,表示有些唐突了。
我知道,這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長朋友,偶爾把我的職業(yè)忘記時吐露的心聲。盡管有些尷尬,但是我能理解她們,也只能默默接受“吐槽”,我有些無能為力,我自己是沒有她們說的那些情況,但是逃脫不了被疑問。
聽著聽著,想想,我知道自己是家長,可我又是老師,既走不進家長的隊伍,也出不了教師的感覺。能做的是在自己的范圍內(nèi)盡量不要有家長吐槽自己。
如果拋開自己的職業(yè),就從家長的角度出發(fā),可能我也可以從孩子的學習上,會聊一些有關(guān)孩子老師,有些處理方式不喜歡,有些做法不夠符合教師的身份。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理解,被鼓勵,被欣賞,被幫助,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和生活都是健康,可愛。希望老師都是“德高望重”之輩,完美無瑕之人。
只是,自己是教師這個行業(yè),就不可能撇開它的原有色彩。只能說可以理解家長的議論,可以理解她們看到的點滴。也只能說,如果可以,希望教師隊伍的成員,盡量向“完美”靠近,滿足不了所有的家長,至少可以滿足大部分家長。也許家長要求的也不是很多,只是希望你能用科學一些的方式解決孩子的犯錯問題,孩子作業(yè)完成不了時的解決問題。
不管孩子有多么不理想,在爸爸媽媽眼里,他們真的是自己的“唯一”,即便有了二娃,三娃,他們也還是自己的“唯一”,沒有家長愿意接受孩子太多的委屈,沒有家長愿意接受“不平等”的對待。
我是老師,我要盡量為學生考慮,爭取為家長送去良好的答卷。我是家長,我會盡量配合老師,希望自己能讓孩子的老師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的孩子。
家長的靈魂問題,我有;老師對家長的靈魂問題,我也懂。只是,我們的對象都是一樣,孩子,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理解,需要耐心,更需要愛心。家長也好,老師也罷,只能各自繼續(xù)配合,爭取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