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大早姜川就帶著參加這次農(nóng)田勞動的游客往地里走,他們扛著農(nóng)具穿著長褲長袖踩著布鞋帶著自家兒子,趁著早晨的涼快出發(fā)了。
就在昨天下午旁龐偉把姜川和黃粱在飯桌上的對話給發(fā)出去了,大家才滿滿意識到這才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農(nóng)村生活真實的一面。
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媒體確實非常的發(fā)達,不過也有很多不知所謂的人侃侃而談,有的甚至?xí)蝗藶榈耐崆聦崝嗾氯×x的拿出來。
而一些打著農(nóng)村和田園生活的節(jié)目有九成是被改的面目全非的西貝貨,這就造成了除了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以外,其他人對農(nóng)民農(nóng)村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認知都有點五花八門的意思了。
有句話說的好,如果感覺眼睛和耳朵欺騙了你,那就親手去做親身去經(jīng)歷就會有自己的答案。
所以本著實踐出真知的網(wǎng)友們在得到消息后立刻表示,下班以后就會到南山村來準備參加這次勞動。
對于這樣的要求姜川當然不會拒絕,同時也囑咐大家來的時候準備好結(jié)實耐臟的衣服鞋子最好是把皮膚都遮住的那種,所以就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收過莊稼的人都知道麥子的麥芒和麥糠沾在身上非常的癢,有些過敏性體質(zhì)的人甚至?xí)霈F(xiàn)局部皮膚紅腫的跡象。玉米地就不一樣了,如果不保護好的話,從地里走一趟那些葉片能把人裸露在外的皮膚劃出一道道紅痕。
帶著大伙走到地頭上然后分成了左右兩組,分工倒是不用因為干的活都一樣,接下來由姜川演示具體步驟。
首先就是彎腰側(cè)身用左手反手攬住玉米桿,然后右手握住短柄鎬頭的把手末端,貼著地皮對準秸稈根部給它刨斷最后擺放到地上就可以了。
這里有些地方需要注意,左手攬住的同時手肘也要張開把刨下來的秸稈給夾住,這樣一次可以很多根要是用手抓來來回回太費事。
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別刨到腿上去,也盡量貼合地面這樣比較安全。
大家看過姜川的操作聽完注意事項以后就一人一溜彎腰開工,看上去沒什么難度,主要的還是注意安全,所以那還等什么呢!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實際操作起來以后動作變形磕磕絆絆要兩三下才能刨一顆。這中間也伴隨著停頓,角度沒對好的勁使大刨進土里的,揮鎬以后感覺小腿有危險閃人的,手臂攬不住玉米桿動一下就掉的。
讓姜川感覺他留這半畝地都有點多,當然也有干的好的。趙啟振這邊一下一根一次能抱個半捆,絲毫不輸于一個熟練的莊稼人。沒想到這位大學(xué)畢業(yè)留在城市打拼多年事業(yè)有成的男人,農(nóng)活一點沒落下這太讓人驚訝了。
……
這邊大人們干著活熊孩子就帶著小伙伴到旁邊收完的地里逮螞蚱去了,從田埂外邊拔了狗尾巴草一人分一根,熊孩子過境對決蝗蟲過境。
螞蚱這東西春末就滿地跑了,在農(nóng)村路邊的草叢田間地頭甚至你小區(qū)樓下草坪花壇都有這玩意兒。尖尖頭的灰翅膀的綠外殼的種類很多,初期的時候大螞蚱會背著小螞蚱一起生活。
這里要說一下,大螞蚱背的小螞蚱不是孩子,而是雄性螞蚱,這倆的關(guān)系是對象。
比較常見的尖頭螞蚱短額負蝗,這種體型比較小分部非常廣泛,多為綠色。
還有一種跟它長的比較像但是體型要大很多的,叫做中華劍角蝗。
另外就是圓頭的蝗蟲,與螞蚱相比體型略大,飛行能力強大多為灰褐色,外部有一層較為堅硬的角質(zhì)層,吃起來口感不好。
還有一種是蟈蟈形象上比較像蝗蟲,大多是草綠色,有個大肚子翅膀是短的,還能發(fā)出尖銳的鳴叫。
雞鴨都挺喜歡吃螞蚱的,現(xiàn)在地里就有一只大公雞帶著一群小母雞在覓食。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那這早起的蟲兒就被鳥吃了唄。
逮螞蚱這事沒啥技術(shù)含量,只要瞅準了下手快就行,在加上熊孩子等人的引導(dǎo),不一會就變的很熟練。比他們正在收玉米的老爸厲害多了。
螞蚱逮到以后用手指頭固定住,然后從背面按住螞蚱的腦袋輕輕往下壓。這樣長在脖子后面的圈就露出來了,接著用狗尾巴草穿上就行。這個樣子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根繩上的螞蚱。
這時一個孩子舉起手里的一大串螞蚱問熊孩子:“哥哥,這個能吃嗎?”
“肯定能啊,螞蚱的味道跟知了猴比起來也是一點不差。”
“太好了,這樣我們是不是就能像賣知了猴一樣賣螞蚱掙錢了!”
誰知熊孩子卻搖了搖頭:“不一定,這個時候的螞蚱肉少除了翅膀就是殼不太好吃。等到秋天最肥的時候螞蚱肚子里都是籽一口下去能香掉牙。”
“大家看這樣好不好,咱們就多抓一些中午讓姜叔給我們炒兩盤先嘗嘗。多出來就扔給姜叔養(yǎng)的雞,等下蛋以后我給你們拿雞蛋吃,吃蟲子長大的雞鴨生的蛋可香了。”
小孩的想法沒有大人那么多,有的玩還有的吃這樣的好事沒有誰會反對,紛紛答應(yīng)下來。拎著手里的狗尾巴草興致勃勃準備大干一場,熊孩子跑過去跟姜川打了個招呼報備一下之后,也跟大家一起抓螞蚱。
作為一個熊孩子這小子不光會玩還挺會吃,平常的螞蚱都瞧不上,還要吃秋天的。
要知道很多地方建大棚專門養(yǎng)殖螞蚱,可沒有這小子這么講究,不少都是只長個頭不長肉,口感就差了不少。到了飯店還賣的死貴,倒是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飛蝗騰達。
除了食用價值以外,螞蚱還有藥用價值在《本草綱目》中就有過關(guān)于螞蚱的記載,中醫(yī)認為它有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的功效。
……
快到中午十一點的時候姜川六個人才把半畝地的玉米全部放倒,怎么說呢這效率簡直感人。九點半以后的太陽就挺炙熱了,讓孩子們先回去,他們這些大人堅持干完再走。
等回到家洗個澡換身衣服好幾個人折騰完都十二點了,好在許伯在家已經(jīng)把飯做好了,一般情況下農(nóng)忙的時候干完活回家也得自己做飯。
趁著大家休息的功夫姜川把螞蚱下鍋油炸,熊孩子回來以后把螞蚱掐頭去尾扯出螞蚱肚子里的粑粑,然后把螞蚱清洗干凈放在鹽水里泡著,現(xiàn)在用正好。
為了表揚孩子們捉蟲喂雞的顧家行為,許伯專門出去撈蝦回來做了一道蝦仁炒蛋犒勞他們。
準備完畢上桌開席,一般工作累了或者加班以后飯菜會比平常豐盛一些。一方面是吃飽喝足以后才有力氣干活,另一方面人體在勞累過后就不愿意動彈這很正常,但是日子還得過活就得干,所以就從口腹之欲上慰勞一下自己。
“干了這一上午有什么感覺?”
“腰疼”
“胳膊疼”
“我肩膀疼”
“那后面還繼續(xù)干嗎?”
“后邊還有啥活”
“棒槌子得從棵上掰下來,然后扒皮、晾曬、脫粒最后入庫或者賣掉。”
大家對視一眼沒有立刻開口。
這時劉常興干掉了一大杯啤酒然后抹了抹嘴幽幽的開口:“以前在學(xué)校里無聊的時候會刷刷視頻,看著熒幕上的人衣冠楚楚,說的話感覺也有那么幾分道理。”
“而現(xiàn)在真實經(jīng)歷過以后,再想想那些話簡直扯淡。
而且我們只是收了玉米,還是六個人,半天時間才只干了半畝地,跟真正農(nóng)民伯伯的工作量比起來毛毛雨都算不上。”
“如果這個時候半途而廢我們跟那些人又有什么區(qū)別,那不是太可笑了嗎!”
“沒錯,我們不光要干還要把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經(jīng)歷一遍。”
“老爺們說話算話,自己選擇的路絕不半途而廢。”
“好嘞,這兩天好酒好菜管夠。”
“哈哈,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