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代天封賞
看著臺下人齊齊對著自己拜服,李七安心中竊喜不已,他未曾想到這山外之人這般好忽悠,眼珠子一轉(zhuǎn),又心生一計,喝道:“張角上前來,吾有天機欲與汝敘。”
“大哥”,張梁聽聞不由得喊出聲來。
張角回頭看了一眼,對著張梁搖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而后起身走到案桌旁,眼睛死死盯著李七安,卻又細聲問道,“足下從哪里來,莫非真乃仙人?”
“哈哈,我從來處來,到去處去。我知道你今日是想借仙人之名以謀起義,也知道你這次舉事必敗無疑,一是密謀泄露,二是經(jīng)驗缺乏。”
“這有何說法?”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漢王朝氣數(shù)未盡,你們這樣做無異于以卵擊石,我想你心里也是明白的,只是不得不為。但你手下的人真的都聽你的嘛,聰明人不難看出來起義的結(jié)局,肯定少不了陣前告密的。二者你們大多都是農(nóng)民出身,沒有行伍經(jīng)驗,起義后大漢王朝必定募兵,比起那些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士來,你們還有何勝算,白白送死嘛,讓百姓更加生靈涂炭嘛?這不是你想要的太平盛世吧!”
看著張角臉上露出糾結(jié)之色,李七安在一旁又輕聲說道:“放心,我不會謀害你們,不然也不會出現(xiàn)在這里,可先把今日事了之,我再細細與你說之。”
說罷,卻是借著張角身形,利劍出鞘,鋒利的刀鋒透著森森的殺氣。
光影閃過,張角的一縷頭發(fā)便瞬間出現(xiàn)在了李七安手上:“若是我想害你,剛剛掉下的,可不止這縷頭發(fā)了。”
臺下眾人卻是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只見張角往后退了一小步。
張角被嚇得臉色慘白,他又驚又怒,但又不敢過于伸張,只好壓低聲音,用只有他和李七安才能聽到的音量,悶吼道。
“既然如此,也罷!今日仙人你不做也得做了,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的生而知之!”
李七安微微一笑,“我知道該怎做的,你先退下去,待會配合一下”。
待張角退到原先位置時,李七安氣沉丹田,揚聲道。
“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見你三兄弟有如此為民之心,今日吾代天嘉獎一番,望爾等三人今后能為萬世開太平!爾等三兄弟上前來。”
三張聞言卻不是很激動,甚至眼里還帶著防備。
臺下張寶和張梁對視一眼后,也一起走到桌前來,和老道一起跪拜道:“謝仙人恩賞,吾等謹聽仙人教誨,定為這萬世開太平!”
“黃天后土在上,今日我代天行道,張角在否”,李七安不緊不慢地說道。
“在”
“張寶在否”
“在”
“張梁在否”
“在”
“我代天敕封你三人為“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今日封賞天地鑒之,望你三人不破不立,掃盡人間鬼魅,還個朗朗乾坤,若你三人不為民也,吾將收回敕封,親自捉拿你三人至那斬神臺上問罪,經(jīng)那千刀萬刮之苦,可知否?”
李七安聲若洪雷,氣勢洶洶,那宛如天神般的威嚴,讓在場的人都不敢大口喘氣。
桌前的三人耳朵被這聲音震得嗡嗡作響,再聽這敕封內(nèi)容,心中更是驚疑不定,忙拜服道,“吾等謝仙人恩賞,吾等定謹遵教誨,一心為民”。
李七安皺起眉來,他知道這三人想再借他立舉事之名,但他想到黃巾起義失敗的畫面……死傷無數(shù),白骨千里,竟生了惻隱之心,便又開口說道。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如今乃是春天,得春種下去一栗希望,留下點生機,吾此番化凡將助天下蒼生糧谷豐收。”
還不待三人應答道,臺下大多人卻是又再跪拜著,“多謝仙人吶,多謝仙人吶”。
臺上三張兄弟亦只能跟著叩拜在地。
目之所及,在場的眾人個個面黃肌瘦,神色滄桑,惟獨那眼眸里,卻滿含期待。
看來蒼生真的苦矣,不推翻舊政權,便沒有新制度。
有舍才有得。
哎!
李七安微微嘆息一聲,再抬頭,便換上了一副堅定的眼神,厲聲對著眾人道,“爾等還不過來見過三位將軍”。
臺下眾人趕緊伏地叩拜,諾諾道,“吾等見過三位將軍,為三位將軍賀”。
老道張角趁機行事,率領眾人叩拜道:“謝仙人,謝仙人化凡,念眾生疾苦,救萬民于水火!”
“善。”李七安的冷冽的臉色這才稍稍緩和。
又接著說道,“吾因師叮囑,化凡禁用法術,與眾生一樣吃喝拉撒,后又聆聽爾等眾人呼喚,從萬里外趕來,此番費了不少力氣,身上也沾了不少泥濘之物,且為吾尋一去除污穢之地,再備上一件清潔道袍來。”
老道張角面露不喜,又帶著點難色:“啟稟仙人,此番是在山上,遠離人煙,這去除污穢之地…”
“哼!幫我尋一清澈見底的水潭即可,道袍……你們隨身攜帶的即可,吾此番化凡,不必過于講究。”李七安冷冷說道,“爾等四散尋找去吧”。
“諾”,臺上三人互瞥了一眼便退了下來,懷著心思地領著眾人去尋著水潭。
待三人走遠,李七安卻是對著留下的人喝道,“吾將溝通天地,欲行法術,爾等退開去”。
場上領頭的見狀,使了個眼色,讓眾人圍成圈四散開來。
李七安一個飛躍下了案桌,嘴里念念有詞,披頭散發(fā)地在高臺上跳著舞著,又掏出匕首來在案桌上刻畫著,似是真的在行法術,溝通天地。
另一邊,路上尋那水潭不久,黃臉大漢張梁終于憋不住了,見遠離了道場,臉上帶著不滿便開口輕聲問道老道:“大哥,你看這仙人實乃真仙否,他竟還要在這深山老林中沐浴。您還留了不少部眾在道場,是否是要監(jiān)視那仙人,也懷疑這仙人不真?”
老道眼觀鼻子,鼻觀口:“噓,慎言,我留人是為了侍奉仙人,今日仙人封賞我三兄弟為將軍,乃是真仙也,仙人定有所非常之舉,勿當怪異。”
張寶眼里閃過一絲異色,搶著答道:“大哥說得對,今日我三兄弟誠心為民請命,終于呼喚來了這仙人為吾等指路,三弟你莫要多語,勿惹惱了這仙人。”
張梁撓撓后腦勺,剛想說什么,又被老道打斷,“三弟,少說話多做事,有仙人相助,我等大事定能成也”。
張梁豈會就如此信服李七安,可如今連老道都替那李七安說話。他也只能怒哼一聲就此作罷。

陸綱
公元184年(甲子年),張角相約信眾在3月5日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jù)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象征要取代腐敗的東漢。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