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袁紹與公孫瓚交兵不表,單說曹操去了北顧之憂,便使人發書與劉備,約會共討呂布。下書人到小沛面見劉備,呈上曹操書信,劉備盛情款待。信使吃得大醉,回許都時卻走錯了路,被陳宮巡哨遇見拿獲,搜出劉備回書,呈獻呂布。呂布拆書看道:“明公命圖呂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劉備兵微將少,不敢輕動。若明公興師,劉備當嚴兵整甲,專待鈞命。”呂布大罵道:“操賊焉敢如此?大耳賊亦深為可惡!”遂將使者斬首,再修書與袁術結盟。先使陳宮、臧霸結連泰山寇孫觀、吳敦、尹禮、昌豨,東取山東兗州諸郡;再令高順、張遼取沛城,攻打劉備;又令宋憲、魏續西取汝、潁二郡,呂布自領中軍,為三路救應。
先說張遼、高順領兵攻打小沛,劉備兵少不敵,急遣使向許都求援。曹操收到告急之書,遂派部下第一猛將夏侯惇引兵先發,星夜前往援救劉備,自率大軍隨后便到。夏侯惇昂然領兵東進,不料卻中了高順埋伏,自己亦被高順部將曹性射傷左目。所謂來得快捷,回得便當,夏侯惇雖然勇冠三軍,畢竟眼為心之苗,實在忍痛不住,兼且高順亦是武勇難當,只得敗回許都去了。高順大敗夏侯惇,順勢回軍攻破小沛,劉備敗投曹操,妻兒再次被呂布軍將俘虜,便如其所言衣服被扔,全都顧不得了。但因劉備舅爺糜竺前番庇護貂蟬有功,呂布進城之后,看在糜竺及糜夫人面上,再次對劉備家眷好生相待,令人專門看護,不準攪擾。
曹操見兄弟身負重傷,于是大怒,遂親自率兵攻打呂布,大軍抵達下邳。未曾交兵,曹操先派人送書信給呂布,陳述禍福利害,勸其歸降。呂布亦早知曹操乃當世英雄,手下謀士武將眾多,恐怕自己不是對手,見書猶豫,便召集部下,計議投降。話剛出口,陳宮正言諫道:“將軍不可。曹公遠道而來,其勢定然不能持久。將軍若率步騎駐守城外,我率余眾把守城池,為犄角之勢,則必勝曹軍。曹操若向將軍進攻,我帶部隊從后攻之;若是曹操攻城,將軍就從外面救援。如此用不了一月,曹軍糧食吃盡,必然生變。此時我與將軍同時發起進攻,曹操則可生擒,將軍霸業可成,又何必寄人籬下!”列位看官!你道那陳宮因何反對降曹?原來是由于自己對曹操負罪甚深,恐怕降了,遭到曹操恥笑,這才極力反對。
呂布聽陳宮說到霸業二字,登時野心頓起,頗覺有理。同時又想起陳宮幫助自己平定兗州之情,便同意陳宮之見,即刻回到內宅,與妻女道別,準備帶兵出城扎營。呂布之妻嚴氏見丈夫收拾衣甲行李,驚問何故。呂布說道:“今曹操領兵來伐,依陳宮之計,如此如此,可獲全勝,我故領兵出城應戰。”嚴氏冷笑道:“陳宮乃忘恩負義之輩,豈真心以將軍霸業為念?從前曹氏待其如慈父對嬰兒,無微不至,陳宮仍然丟下曹操投靠張邈。在張邈處見將軍天下無敵,便又背叛張邈,跟隨將軍。前者郝萌之亂,曹性供出陳宮參與其謀,將軍雖不究察,難道全然忘卻?將軍對待陳公臺好處并未超過曹氏,卻打算丟下全城和妻子兒女,孤軍遠出,一旦發生變故,將軍能保陳宮不以你妻子,及滿城百姓向曹氏獻功乎?”
呂布聽妻子說的有理有據,遂改了主意,又不用陳宮之計,但暗中派人向袁術求救。將使者派出之后,也不管袁術是否派兵來援,即又冒然率領千余騎兵出城,想著要親自接應袁術兵馬。不想出城之后,所闖正是劉備營盤。那劉備心懷徐州被侵奪之恨,怎肯放呂布過去?況是奉了曹操嚴令,也不敢恂私。當下即率關羽、張飛二弟,舍命相搏,再演三英戰呂布故事,將呂布打得退回城內,再也不敢輕出。再說被呂布派出求救之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至淮南見到袁術,訴說呂布愿率本部人馬相投,請求發兵合擊曹操。袁術雖恨呂布多變,但蕩滅曹操卻是平生之愿,奈何此時勢力已大不如前,根本無力北渡淮水,自然不能前來援救呂布。使者只得空手而歸,想再透圍進城,卻被張飛擒個正著,即送到曹操營中梟首示眾。呂布在城樓見到使節首級高懸,知道袁術救兵無望,只得憑固堅守,以酒澆愁。
曹操圍城三月不能攻克,見兵士疲憊,無可奈何。又值蝗蟲災害,眼看糧草不繼,前進不能,后退為難。正當此時,人報營外袁紹使者求見,曹操即命請入,看其有何說辭。原來袁紹正與公孫瓚相持,怕自己不是對手,又聞報說曹操久攻呂布不下,于是使人前來游說,望曹操能遷居鄴城,與自己聯手對付公孫瓚。曹操眼見下邳久攻不下,營中軍糧又將吃盡,便想答應袁紹要求北遷,于是請問諸將計策。謀士程昱急向曹操言道:“今兗州初定,徐州又久攻不下,實是我等存亡興敗之際。眼下軍中乏糧,將軍想遷于鄴城,與袁紹連和,可是此意?”曹操說道:“誠哉!正如先生是言。今我只有數縣之地,雖挾天子于許都,不知其后而何。天下今有一十三州,袁本初獨具其四,今來召我,焉能不從?”
程昱勸諫道:“非也。將軍只是一時臨事而懼,否則又怎會如此不深思熟慮?袁紹據有燕、趙之地,懷并吞天下之心,但其智不能以濟其事,其后必亡。將軍有龍虎之威,自以為能屈身其下乎?將軍不似韓彭,豈能臣服于他人?如今兗州雖殘,尚有三城可守。能戰之士,不下萬人。以將軍神武,及我與荀文若等人協助,并收城池士兵為用,則霸王之業可成。望將軍慎慮!”曹操聞言大喜,遂放棄聯和袁紹之念,禮送袁紹來使,絕意與呂布決戰。即以程昱為尚書,領東中郎將,兼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并與眾謀士商議滅呂之策。
謀士荀攸說道:“呂布有勇無謀,連戰連敗,銳氣已衰。主將銳氣一衰,則三軍斗志全消。陳宮雖有智謀,但機變不夠,亦不能為呂布所用。今明公應乘呂布銳氣未復,陳宮智謀未定之機,發動猛攻,可以消滅呂布,永絕后患。”軍師祭酒郭嘉也道:“某有一計,下邳城可以立破,勝于二十萬師。”荀彧道:“莫非決沂、泗之水乎?此計雖好,只是可惜了城中百姓。”郭嘉笑道:“正是此意。所謂行大事者不拘小節,荀中書莫做婦人之憂。”荀氏叔侄見他如此說,只得不語。曹操即納郭嘉之計,下令曹兵全部移居高處,命決兩河之水。瞬時之間,兩河決堤,勢若奔雷,水淹下邳,百姓皆泡于水中,輾轉呼號,死尸枕籍。荀彧見此慘狀,對荀攸嘆道:“此計太狠絕了。郭奉孝若不折壽,無天道也。”許攸也是搖頭嘆息。如此又過一月,城尚未破,曹營糧絕。呂布更加困窘,親登城頭叫道:“爾等且休逼迫,呂布要向曹公自首。”城外曹操聞報突出陣前,揚鞭叫道:“曹孟德在此,奉先有何話說?”呂布剛要答話,身側轉過陳宮,急制止道:“曹操不過逆賊而已,怎配稱明公!我等守關已過百日,曹賊糧食將盡,是天滅之時也。現在投降,便如以卵擊石,豈能保住性命!”站立城頭,沖著城下奮力一箭,射中曹操頭上麾蓋。曹操大怒,以手指城,誓殺陳宮。
呂布投降為陳宮所阻,不好埋怨,只得下城還家,悶坐府衙。忽見門將來報:“河內太守張楊心念與將軍往日在并州情份,已出兵東市,欲來下邳相救。”呂布聞報大喜:“張太守今至何處?待我親自出城去迎!”門將答道:“迎不得了。張太守剛然發兵,當夜宿營時卻被部將楊丑殺之,欲將其首級獻給曹操。”呂布由大喜又轉為大怒:“可惱!我必殺楊丑,與張太守報仇。”門將答道:“也不需報了。那楊丑殺了張太守后因逃走不迭,卻被張楊心腹大將眭固所殺,然后引其部眾反投犬城去了。”呂布長嘆一聲,揮手令其退出。此時眾將皆在,聽了無不心驚,又恨門將說話啰嗦,言不及意。當晚呂布軍中上下離心,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忽然聚眾反叛,綁縛了陳宮,出城投降。呂布在白門樓上見曹軍攻打愈急,知道大勢已去,便要揮劍自殺。左右侍從不忍,紛紛跪地勸阻。呂布自殺不成,又見大水不退,遂自縛下城,到曹操營中投降。曹操笑道:“將軍畫戟赤兔,天下無敵,怎落得今日這般光景?”呂布道:“我對部將足厚,是其臨危背主,陷我于困境,被明公所執,命也。”
曹操見其兀自怨天尤人,不由冷笑道:“我聞將軍背著自己嬌妻美妾,卻常與部下之妻私通,此可謂對其甚厚?”呂布沉默不語,繼而說道:“食色性也,這也不必再提。曹公心中大患,不過呂布而已,如今呂布已服。明公若得呂布歸降,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成其霸業不難,請曹公三思。”曹操心動,轉望劉備問道:“呂布之議,使君以為如何?”劉備思索片刻,緩緩道:“明公不見丁建陽和董太師下場么?”呂布聞言醒悟,不由破口大罵:“大耳兒!你真乃世間最無信之人,猶不記當初轅門射戟,俺呂布救了你一城軍民性命?”劉備只是低了頭,故作不聞。曹操本來有些猶疑,被劉備一言點醒,猛悟點頭嘆息,遂令將呂布縊殺于白門樓,然后梟首。其部屬陳宮、高順拒降,均被處死。但曹操念及當初陳宮奉己為兗州太守的恩義,遂將其家族送至許都,終生由自己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