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秦末之從項羽的人生巔峰開始

第七十一章 王險城陷落

  雖然洋京這兩年多雖然建造了數百艘大海舟,但其運力還不足以將十萬軍隊送過勃海,因此晉軍大部隊還是在各自的將軍都尉的率領下走遼西走廊陸路前往朝鮮。

  被征召的晉軍沿著勃海北部海岸行軍至朝鮮兩千多里,等洋京大將軍項莊率燕勝、平盧和洋京三軍來馬訾水(鴨綠江)畔時,已經到有夏七年十二月底了。

  正值天氣漸寒,幸好如今晉國用游牧地區收購的羊毛生產了大量的保暖羊毛布,三軍士卒皆全身裹的嚴嚴實實,不至于被寒風凍掉手指耳朵。

  此時馬訾水尚未結冰。

  朝鮮小國寡民,男丁不過十萬,而且箕子朝鮮立國千余年,國內封國林立,朝鮮王準手里的嫡系軍隊不過王險城內的二萬男丁。因此朝鮮王準唯一能做的只有發出詔命,讓邊境的領主自發組織軍隊前往馬訾水(鴨綠江)邊進行抵抗。

  不管是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害怕被劫掠,亦或是為了仁義忠誠,在馬訾水(鴨綠江)對岸聚集了四萬左右的各色朝鮮軍隊。正好堵住了項莊所率晉國三軍的去路。

  不過即使如此,此次征朝鮮之役,晉王項羽也沒打算親臨前線,單純只是在洋京督促軍民不停的建造二千石大海舟。

  而后項羽通過數百艘大海舟不停的來回運輸,將中郎衛與金吾衛二萬人通過海路送過了朝鮮灣,在大同江口扎營,以金吾將軍項旌為上將軍,中郎將軍姬寅為次將。

  隨后又將三萬燕地郡縣兵也用大海舟運送到了大同江大營。

  金吾將軍項旌率五萬晉軍沿大同江溯源北上,兩日后便來到了王險城下,將其包圍。

  而后項旌下令扎營伐木,打造攻城用的臨車、巢車、沖車、云梯車、配重拋石機。

  臨車就是可居高臨下攻城的戰車,利用自身的高度,從車中直接向城內射擊,也可用來接近城墻,破壞女墻(垛墻),直接攻打城墻上的守敵,就是西方所謂的攻城塔,車內通常有樓梯通往車頂。

  巢車上設有望樓,用以登高觀察敵情。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故名。又名樓車。

  沖車全身由木板牛皮包裹,沖車木板內部有一根能破壞城門與城墻的破城錘,破城錘由一整根樹干削成的大圓木充當主體,至少兩組繩子吊掛在沖車的頂梁上,在大圓木前段加上包鐵尖端的沖頭。靠近城門或城墻后,用破城錘自身的擺動重力沖擊破壞敵方城門或城墻。

  云梯車以大木為床,下置六輪,梯頂端有鐵鉤,用來鉤援城緣;主梯分為兩段,采用了折疊式結構中間以轉軸連接。云梯底部設計為四面有屏蔽,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員在棚內推車接近敵城墻時,可有效地抵御敵矢石的傷害。

  配重拋石機的機架兩支柱間有固定橫軸,上有與軸垂直的杠桿,可繞軸自由轉動。杠桿短臂上配一個重物,長臂末端有擲彈袋(類似投石帶的套子)用于裝彈。

  短臂一端裝有重物,而另一端裝有待發射的石彈,發射前須先將放置彈藥的一端長臂用絞盤向后拉至幾乎水平,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短臂也在此時上升。

  在擲彈袋中放好石彈后釋放滑鉤,讓配重物的短臂一端落下,石彈也順勢拋出,擲彈帶使得投石機的威力倍增,彈丸的射程因此而增長了一倍。拋石機的威力來自其桿臂、重量合適的配重以及擲彈帶。

  發石桿臂在釋放滑鉤之后,緩緩的以直徑很長的圓形回轉,不必借助任何手段就達到了投石機較短的配重桿臂所能達到的速度。

  五萬晉軍從南北西三個方向包圍了王險城,項旌做為晉軍主將登上了巢車觀察指揮。

  王險城做為箕子朝鮮營建了千年的首都,其周長十二里,高三丈,城為正方形,每邊長三里,東墻依大同江而建,南北西三面城墻前皆挖有護城河,引大同江水灌之。

  晉軍在王險城城墻三百步外每個方向安裝有十幾座配重拋石機,項旌一聲令下,晉軍五十余座配重拋石機投出了五十多塊巨大的石塊,石塊朝著王險城的箭樓與敵臺而去。

  與此同時,城外的晉軍開始挖掘戰壕,數十條一人高二人寬的戰壕蜿蜒向城墻延伸,挖掘戰壕的晉軍為了安全起見將蒙皮的木板架在戰壕之上阻擋城墻上射下了弩矢箭羽。

  三丈多高的二十多架臨車也被緩緩推上前,停在城墻一百步之外,晉軍弓弩手站在臨車上居高臨下與墻頭守軍對射。

  第一日攻城,晉軍用配重拋石機敲掉了王險城城頭的大多數箭樓與敵臺。戰壕的挖掘向城墻前進了二百步。

  第二日上午,晉軍還是按第一日的攻城節奏進行。時至中午,晉軍將戰壕挖到了防城河邊。第二日下午,二十多架臨車又向前推進了二十多步,臨車上晉軍弓弩手用強弓硬弩壓制城頭守軍。無數晉軍脫下鑲鐵皮甲,扛起沙袋,沿著挖好的戰壕快速向護城河中投遞沙袋。

  而已經完成破壞城頭箭樓與敵臺任務的配重拋石機則換上了無數小石塊,如漫天流星般向王險城中潑灑石雨。潑天的時雨從天而降,擊穿了茅草屋頂將王險城中的無數居民砸成了肉醬。

  不過十余日,王險城外的防城河便被晉軍填平了。接著五十多架云梯被推著向王險城城墻移動,三架巨形沖車也被推向了城門。

  伴隨著總攻的開始,二十多架臨車也不斷前移。晉軍在城外擺出無數個方陣,只待攻城器械架設成功,立馬快速通過戰壕攀登上城。

  因為朝鮮王子準已經將南北西三面的墻門用土石堵死了,因此三臺沖車無法建功。不過晉軍的臨車與云梯車都順利得架上了墻頭。此時晉軍配重拋石機也停止了拋石,以免誤傷友軍。

  巢車上項旌令旗一揮,晉軍戰鼓聲轟轟作響,總攻的時候到了,王險城南北西三個方向,無數晉軍頭頂大盾,手持鐵劍,順著戰壕義無反顧的沖向了城墻。

  王險城中的二萬朝鮮男丁已經承平日久,松懈了訓練,面對武藝超凡、身精百戰、裝備精良的晉軍士卒完全沒有招架的能力。更何況兩軍的兵器甲胄已經相差了一個時代。

  不日間,晉軍赤色大纛便插上了王險城的城頭,箕子朝鮮王子準見勢不對便帶著數百人從東門渡過大同江棄城而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建始县| 观塘区| 周口市| 白城市| 阿坝县| 旌德县| 壤塘县| 治多县| 平邑县| 山阳县| 七台河市| 贡觉县| 如东县| 长葛市| 凤翔县| 长岭县| 根河市| 南部县| 尚义县| 太原市| 霍林郭勒市| 屏山县| 梁平县| 仪陇县| 湛江市| 兖州市| 绥宁县| 柳江县| 马关县| 陆川县| 桐乡市| 晋江市| 渝中区| 邵东县| 东兰县| 土默特左旗| 盐山县| 鄯善县| 北海市|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