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業主代表大會的議程有兩項,第一項是表決是否選舉產生新的業委會或者補齊現有業委會成員;第二項則是確定選舉的方式和時間。
對于社區來說,在選舉小區業委會期間只能指導,而沒有任何的組織權力或者領導權力,社區這次的做法是越權的,這也就導致了在選舉期間有太多的小區居民控訴社區介入過深。社區對于這點是無奈的,如果讓小區自己選舉業委會是不現實的,小區現有的業委會無法組織開展這次的會議,也無法主導改選業委會,所有的壓力都加到了社區頭上。
表決很快,所有參會的業主代表一致同意改選,然而就在第二個議題產生了分歧。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部分的業主代表提議由小區所有的業主選舉新的業委會,一部分的業主代表則表示由業主代表進行選舉。
我們介紹了由所有業主選舉業委會的困難性,第一當然是參與度不高,第二就是無法成功選舉產生。業委會的成立按照《規定》應該由小區所有業主2/3以上同意,但是在我們實際選舉情況來看是不可能的,就算簡單多數票選舉結束也無法最后備案,無法被最后承認,那選舉就毫無意義。
我們舉出我們在那個新小區選舉時產生的問題,新小區的選舉也是采取先選出業主代表而后進行業委會選舉的方式,但是在選業主代表時就遇到了問題。新小區有45個單元,每一個單元大約有60戶業主,還有300多的商鋪,然而在最后投票時,投票最多的一個單元都沒有超過10票。這樣的參與度如果放到業委會的選舉,不論是投票業主人數亦或是參與人數遠遠達不到《規定》的2/3要求。
當天晚上這個議題遲遲決議不下,時間已近11點,最后僅用與會的2/3業主代表通過由業主代表產生最后的業委會成員。
第二個議題的分歧一直存在,在之后的幾天開始發酵,有一部分的業主在公告發出后強烈要求由所有小區業主投票產生業委會。其實當天晚上業主代表們有些已經明白了選舉的難度性,然而更有一些根本沒有聽懂,他們也無法向其他的業主解釋,為了工作的進行,我們只能不厭其煩在各個業主群解答著業主的疑惑,我記得那幾周書記主任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之后的幾周,原本是業委會成員推薦,但是在這個期間,業委會選舉最大的問題開始凸顯,說閑話指手畫腳的人不在少數,然而報名參加和推薦的人可謂是寥寥無幾。我相信絕大部分的業主內心都是一個想法,總有人頂在前頭,中國人特有的“中庸”思維讓他們不愿意去做這個出頭鳥,同樣是接受業委會的服務,沒有多少人愿意去做這個服務者。
小區業委會成員要求7人,但是在截止時間當日也只收到了5份自薦和推薦名單,眼看著業主代表大會決議通過的推薦時間當天下午的4點只剩下幾個小時,書記主任只能緊急聯系著各個業主代表,或鼓勵他們自己參加,或鼓勵他們踴躍推薦,終于在結束前將推薦人數推到了11人,滿足了差額選舉的要求。
經過一番業主資格的審查,這次改選業委會的工作終于完成了所有前期工作,因為疫情的耽誤,這個工作拖延了接近4個月,在疫情期間,更多的業主也在磨合中看到了鄰居的付出,看到更多閃光點,當然,對于上一屆業委會竟有了更多的矛盾。
疫情期間業委會及小區的志愿者實行兩班倒看好小區大門,進出的居民都是要經過體溫檢測等一系列的過程,業委會為提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也是為了照顧那些趕不上飯點的志愿者,為每班提供一次的飯菜。
事情原本是好事,但是這其中再次造成了財務的不清晰,更有謠傳那些飯菜多余的錢全部被業委會私吞。
財務的公開是必要的,所以我們在第二次業主代表大會前安排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流程——讓上一屆業委會的主任向所有的業主代表匯報業委會的資金明細及解答業主代表的疑問。
會議順利召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財務匯報,解答了業主代表大部分的問題才作罷。
財務出現的問題不大,甚至有業主提出為什么停車費收入到入賬少了100的問題,殊不知都是他們這些業主圖省事都是微信或者支付寶轉賬,而這100則是其中的提現費用。
業主代表提出的問題有些五花八門,從該小區的改造到小區的零零碎碎都想提問,我們社區主任最后也是有些難以忍受這些雞毛蒜皮,強行終止了剩下的提問,強行將第一議程結束,進入當天晚上最重要的候選人環節。
業委會的候選人在投票前最重要的就是演講,一是讓所有的業主代表對這個人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畢竟小區那么大,就算是幾十年可能也不會特別相熟。候選人有干練的,也有害羞的,但是那真真切切對小區的了解以及自己上任后的規劃都讓所有人動容。這些義務的業委會候選人,為這個老舊小區也操碎了心,沒人能夠頂起這片天,那他們也只能自己站出來。
投票環節我們特地設置了一個封閉的小房間用于投票,盡量將程序做到最優。
最后的結果還是好的,7名業委會成員順利選出,1個月后,該小區業委會自動提出想要建立財務監督小組,雖然將通知和組織的工作甩給了我們社區,但是看到現在小區欣欣向榮的樣子,起碼我們的工作沒有白做。
我記得那晚結束時已過了12點,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一身的勞累仿佛在一瞬間襲來。應該說近3個月,從疫情開始到平緩,加班已經是常態化,身體是真累,但是看著那些依然堅持在自己崗位的同事那充滿干勁的樣子,我自己也只能硬撐。
社區介入過深,這一直以來都是業委會選舉時居民最詬病的問題,但是不論是《規定》還是任何的文件都沒有明確指導的界限,這對基層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在今年《規定》征求意見時,我將我們社區遇到的問題做了提交,不知道最后的效果如何,但制度總是在不斷實踐中建立的,我相信我提交的我們社區的第一手資料會對這方面制度的進步產生一定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