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職的時間應該說很寸,社區的很多大事都是在我入職的短短一年間發生,其中就有社區內兩個小區的業委會選舉。第一個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第二個則是上文提到過的新建高檔住宅小區。
先說一下那個老舊小區的業委會選舉吧。該小區于19年6月成立了業委會,然而僅僅不到5個月時間包括主任在內的5個業委會成員陸續向社區提交了辭職信。
業委會原本的成員數量只有7人,5個人辭職后,原本的業委會的工作已經無法展開,名存實亡了。對于業主委員會的選舉是有規定的,現有的參照就是《TZ市物業管理規定》,《規定》中明確,當業委會人數低于1/2時需要改選,限期不組織業主大會改選的,鄉鎮、街道可以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組織召開業主大會。在這條規定里,最讓人感覺可笑的就是責令改正,首先是責令的對象,是基層社區還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作為一個義務的居民自治組織,就算是鄉鎮、街道也沒有管轄權,只有指導權,那責令的對象貌似只有社區了。
小區的問題很多,而且基本都是歷史遺留問題,業委會的這些成員當初也是信心滿滿,然而真的做工作時才看到了其中的難度。
業委會的工作首先就是純義務,沒有任何利益的付出是很多人從內心里就不會去選擇相信的,再加上上屆業委會的財務也是業委會成員(一位離休的老教師)兼任,老教師并沒有財務經驗,所以賬目上多多少少會有些許的出入。按照常理來說,一個小區的業委會成立的同時應該成立財務監督小組,以財務監督小組的方式監督業委會的收支。然而該小區并沒有這一配置,這就造成了小區居民對業委會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小區居民間傳什么的都有,業委會把錢裝進自己口袋里了、業委會靠著小區停車位賺錢……
等等的傳言造就了現在這個局面的第二個原因,作為義務勞動的業委會成員,他們也許有著自己的產業,也許是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也許是離休干部,不敢說一生清廉,但是這個老舊小區能有多少利益可以供他們貪,瓜分。據我的了解,業委會一年的收入僅有停車位的收入及門口的幾間房子的房租,這些業委會成員我估計還是看不上這點小錢的。
而且縱觀《規定》,竟然沒有關于財務監督小組成立的硬性規定,連選舉方式和要求都沒有任何的羅列,沒有監督的業委會就像沒有監督的政府單位,后果和其可怕,業委會自己制定制度,自己遵守,沒有限制的權利滋生的只有腐敗!因為這個小區沒有財務監督小組,財務的不公開,小區居民對于業委會的賬目全憑猜測,而后便導致了越傳越變味。
為了這個小區能夠實現充分的居民自治,書記和主任統一了意見,先行召開業主代表大會。
《規定》中明確,業委會的選舉需要召開業主大會,然而這樣的老舊小區,召開業主大會的可能性是0,不是應該,而是必定是0。一來是老舊小區想要召集所有業主開會的難度非常大,大部分的業主依然居住在這個小區內,但是一部分的業主早已搬離了這個小區,甚至還有在外地的,這就造成了開會的難度增加;二來是我所在的社區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場所供這么多業主開會,縱觀街道方面也無法提供這樣的場所;第三則是積極性不高,業委會是得罪人的,做得好沒有人夸獎,稍有錯誤便會被所有的業主指著鼻子罵,都是義務的工作,沒有太多的業主想要參與業委會的工作,就連選舉投票的參與性都是寥寥。
作為社區,我們的召開業主代表大會的做法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合規的,業主大會,業主代表大會,兩字之差就是天壤之別。業主代表是由業主推選產生,能夠代表本棟樓的業主,但是絕對是無法代表本棟樓所有的業主的,鄰里間的矛盾產生的就是分歧,所以這些業主代表身上的壓力和責任讓他們也有些無所適從。業主代表大會產生決議的方式絕對不會讓所有的業主滿意,但是這是我們能找到的最便捷和實現可能性最高的選方式。
唐老師只有一個微信,他參與了這個老舊小區和那個新小區的業主群,基本每棟樓都會有一個業主群,更有甚者一個單元一個業主群,一百多個業主群占據了他的微信。兩個小區的業委會選舉基本都在這幾個月間,對于他來說是崩潰的,微信的群消息雖然屏蔽,但是只要一個單元有不同的意見,在其他人的附和下消息便開始增加,而后輻射到其他的群,消息是無限上飄,不斷占據著他的微信,在那段時間我們給他發消息是看不見的,他必須一直往下翻,直到找到我們的新消息,我們曾調侃唐老師的微信賬號已經廢掉了。
37個業主代表,我們確定了業主代表大會的開會時間后先進行了電話的通知,反響并不算強烈,大部分的業主代表參與會議的熱情是不夠的,總會找到各種的理由進行推脫,按照開會的2/3到場制,業主代表大會能夠順利召開必須達到25人以上的業主代表到場,為此書記和主任也是煞費苦心,夸張點說就是求爺爺告奶奶,終于在開會的當天來了28位業主代表。
為了保證開會的人數,滿足這么多業主代表的業余時間,業主代表大會的會議時間必須放在晚上,正如我前面說過的,社區加班是沒有加班工資的,這樣的時間對于社區工作人員來說完全就是義務勞動。
開會的當天時間已經接近7點半,實際開會時間已經快到,然而代表并沒有按時到達,直到8點簽到人數超過了25人會議才順利開始。
等待的時間并不是一帆風順,業主代表間當然也存在著分歧和矛盾,就在這短短1小時的等待時間內,現場甚至爆發兩次的言語沖突,甚至差點演變成大打出手,幸好當時駐村城區警務站的警察及時制止,才沒有造成太多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