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陳員外攜陳靈北上京都,欲行退婚之事,哪知正碰上金鑾殿換位。如果太子落難前,斬斷聯(lián)系,世人不會非議且還會贊揚陳家有氣節(jié),但是在太子大難當頭拒婚,世人不會看之前的多次推拒,只會說陳家是功利忘義,畏縮無骨,家族名聲盡毀。
但是不斬斷婚約,太子倒臺,作為姻親,陳家也得不了好。
當時陳靈當機立斷,一篇《孝賢策》散布京城,引得士林震動,亂黨投鼠忌器,間接幫了太子一把。太子本就名聲不錯,陳靈推斷太子必有后手,然先下落了下風,必是棋差一招,只要為太子創(chuàng)造機會,未必沒有翻身的機會。而且陳家現(xiàn)在也和太子綁在一條船上,破釜沉舟,如果翻身了,太子榮登大寶,也希望日后事發(fā),太子能看在此次出力的份上,從輕發(fā)落。
太子一系果然把握住了機會,一舉撥亂反正,肅清宇內(nèi),太子更是榮登大寶,轉(zhuǎn)正升職了。
但不幸的是太子女竟在此次動亂中香消玉殞了。新天子傷心欲絕,事后接見陳靈時,言語間不時提及對女兒的愧疚和思念,也承諾要解除婚約,并認可陳靈的能力,想要直接征辟陳靈做侍郎中。
大齊朝的侍郎中位階六品,但是主要工作確實整理天子文書奏折,可謂天子近臣。身為女兒身的陳靈如何敢應下來?無法下只能認下這門親事,并表示終身不娶,為公主守節(jié)。
畢竟就算是個鰥夫也是公主的鰥夫,身份暴露的可能性可比待在朝堂上低多了,且因此次事件,邀名天下,如無大錯,陳家可以說有了一圈保護光環(huán)。但未來想要假死遁走需更謹慎,畢竟再用死遁之策,要瞞過的就是天下之主,無萬全把握不能實施,甚至可以說遁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陳靈如無意外,必將以此身份孤老終生。
對于陳靈來說,背上駙馬身份,已躋身整個帝國上層,又因女兒身不可能進入朝堂,這個身份反而是種保護層。加之陳靈以男兒身與哥哥經(jīng)常出游,雖然當今對女子限制不大,但總不如男子自在,嘗過這種自在,再退回閨閣,陳靈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把握此次機會,自己也可掙脫女兒身限制,比起終老后宅的安穩(wěn),她更渴望自由自在的翱翔。
但是對于愛女成癡的陳家老夫人,總覺得是陳家拖累了陳靈,見面必要痛哭一場,這也是除了邀名外,陳靈為何非要結(jié)廬守制的一大原因了。在府中,陳靈可怕了陳母那一見她就如看見天塌了表情。
此次回府,瞧著陳琦的態(tài)度,陳靈也是一陣心虛,她是真不覺得不嫁人如何。她自持學有所成,又不是那追求享樂的奢靡性子,只求溫飽的話,哪怕擺個地攤給人寫字呢,也能過得。但是,歷來世道如此,連疼愛她的哥哥都覺得虧欠于她,等回到家,還有陳父,和終極大boss陳母的哭訴,陳靈就一陣頭疼。而自己的自在,是隱藏在女兒身的秘密之下,萬一事發(fā)牽連的就是全家,所以陳靈不是不心虛的。
陳琦無奈伸手,拍了拍妹妹的頭,說到:“好吧好吧,依你,只是母親那里,你自己去擺平。”
“謝謝哥哥~”陳靈一抱拳,自幼充作少年教養(yǎng),利落瀟灑,舉手投足間英姿勃發(fā),一舉一動已無半點嬌俏情態(tài),這也是陳母一大心病。
此時下人來報,行禮收拾妥當,可以出發(fā)了。陳靈與哥哥一同騎馬出發(fā)。
看著妹妹利落帥氣的姿勢,陳琦也是心塞塞,當初讓她習武不過是怕女兒家家,以男子身份在外行走有個萬一,能護著她自己別被欺負了,然而現(xiàn)在看來,也把她的心養(yǎng)大了,哎,這無半點女態(tài),將來是招夫婿還是找兄弟喲。陳琦愁苦的看著馬上的妹妹,一張俊臉都快愁成苦瓜了。
陳琦從未放棄恢復妹妹的女兒身,雖然風險很高,但是作為妹控的陳琦,想著哪怕一絲希望,都要讓妹妹過上女兒家的幸福日子。
“哥哥,想什么呢,快上馬,咱們還得在天黑前趕到渡口呢。”馬上的陳靈轉(zhuǎn)身招呼哥哥,初春的陽光灑下,透過陳靈馬上的挺拔的身姿,端是少年意氣神采飛揚。
陳琦也不由放下心里的愁苦翻身上馬:“來了來了,你小心點。”罷了,在找到方法去,且先讓這小妮子自在幾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