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掛劍錄
尉遲咬金
歷史連載中46.48萬
北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三川口之戰,拉開了宋仁宗趙禎與西夏景宗李元昊之間曠日持久的對壘大幕。北宋將領劉平三川口之戰,因輕敵失誤,奮戰三日,力屈被俘。其養子徐碩亦奮力征戰,但身受重傷被俘,幸得西夏郡主野利北笙相救,幾經曲折回到大宋東京,卻受到奸佞小人的陷害,被誣下獄。經歷種種曲折,卷入朝廷的爾虞我詐、宋夏紛爭征戰、江湖的起伏不平。與野利北笙因各自的家國情懷,二人有斗爭,有計謀,有陷阱,亦有聯合,他們始終對對方心存感激,不論宋夏兩國戰火如何蔓延,各自都心懷一份正義和情誼。徐碩受宋仁宗趙禎囑托,詳查潛入大宋的西夏奸細,鏟除朝廷內外奸佞,穩定邊境軍心,在調查中,他結交了狄青、阿壞、歸石、華坤等一眾好友,他們與他同生死,共進退。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和戰火的蔓延,徐碩才發現自己處于巨大的漩渦之中,想要抽身離去,已經身不由己。 小說從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宋夏三次戰役的角度,描繪出這一時期,北宋的民俗風情、民族融合以及絢爛的文化文明。文章以平反冤案、收復金明寨、鏟除奸佞為主線,貫穿三場戰役。展現出徐碩匡扶正義,身負家國重任,聯合北宋文臣武將對壘西夏的悲壯故事。
-
大明言官
夏冬風
歷史連載中30.29萬
言官從業準則:生當做魏征,死當做楊漣。 周侯燦不但這樣做了,還青出于藍地超越了這個境界。 “陛下,周御史他有違孝宗敬皇帝不許風聞奏事的成法!” 周侯燦:哪里哪里,祖宗成法混亂,不是我的原因。 “陛下,周御史太不像話,臣家里私事被他摸得一清二楚!” 周侯燦:可不能這樣講,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陛下,不殺周侯燦,不足以謝天下!” 周侯燦:大家同朝為官,何必趕盡殺絕? “陛下......” “都別吵了!”御座上的朱厚照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說道:“周御史是我兄弟,誰敢動他,就是跟朕過不去!” 周侯燦:陛下,臣要彈劾陛下強搶民女,寅夜不歸…… “來人,把周侯燦給我拖出去!”
-
宋桓帝
溫毅陽
歷史已完結42.05萬
北宋末年,海上之盟。北地小蕃一口氣吞掉契丹五都之四,中原王師連一個燕京都打不下來。 經此一役,天朝上國成了紙老虎的代名詞,完顏家的狼崽子們蠢蠢欲動,遂于公元1125年底勒兵向闕。 靖康恥,近在咫尺! 剛走出校門的管理學碩士趙桓,只因手癢寫了一篇不靠譜的論文,便一頭撞進了淵圣皇帝的軀殼里。 接盤俠面臨的大麻煩,除了十二世紀東亞戰力最強的金軍鐵騎,還有從上到下爛到骨子里的大宋官僚、財賦、軍政體系,以及眾多怯于公戰、勇于私斗的文臣武將…… 隨著李綱、韓世忠、劉锜、種師道、宗澤、岳飛等兩宋之交的風云人物陸續粉墨登場,穿越者終于亮出了獠牙: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一我不是宋欽宗,我是宋(送)桓(還)帝! 注:桓者,大也。壯以有力曰桓;克敵服遠曰桓;武定四方曰桓;辟土兼國曰桓。
-
大明:兒子出山吧,老朱求求了!
米醋醋醋醋
歷史已完結38.15萬
穿越大明,朱易原本只想悠閑地做地主家的傻兒子,不料把朱元璋當親爹。 “爹啊,朝堂紛爭不斷,在家養老吧!” “你的靠山胡惟庸要倒臺了,爹啊,你趕緊跑路吧!” “爹啊,你看我最新發明的燧發槍,給家丁人手一個,等朱棣靖難的時候,肯定能保下我們的家產!” 直到某一天,親爹搖身一變,穿著一襲明黃龍袍。 “兒子,你看我是誰!兒子出山吧,老朱求求了!”
-
簽到皇后寢宮:我改寫了大宋歷史
小鄉村如此多妖
歷史已完結49.02萬
【本書完全免費】撲街小說作者趙楷因為車速太快,意外穿越到宋朝,化身成為一名海鮮商人,一直在為拯救眾多歷史名人而努力,李師師,大潘,太子妃……群號碼:158853928
-
風雅宋
硬核的熊貓
歷史已完結35.36萬
中國文化造極于趙宋,然則崖山之后無華夏。成也風雅,敗也風雅。 風雅之下,背叛的陰影,遏武的苗頭,權力的欲望,造就了明推暗就的不敞亮、重文抑武的不自信、爭權奪利的不自強。這種風雅太脆弱,扛不住任何外界的敲打,無論西夏遼國,還是金國蒙古,都是華夏夢靨。 趙匡胤作為周世宗的心腹與托孤之人,背叛柴氏成為他一生中邁不過去的坎。后周恭帝柴宗訓二十歲暴斃于房州,其幼弟或號稱被收養,或稱收養后早夭,或不知所蹤,無一善終。 周世宗五子、柴宗訓之弟,曹王柴熙讓,流落于秦淮河畔,隱姓埋名,不經意間卷入暗流洶涌,無意中得知自己的身份……他該何去何從,他將如何面對冉冉升起的宋朝,他將如何應對風雅弊病?
-
大明已成日不落,皇叔何故造反?
心安體亦舒
歷史已完結37.63萬
洪武年間 ,張士誠殘部以及小日子過得不錯的人組成海盜集團,屢屢侵犯我大明海疆。 英明神武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北元殘余勢力,三番五次下令禁海。 身為朱元璋的三皇孫,朱標的嫡次子,朱雄英同父同母的嫡親弟弟朱允熥,他頭鐵的上書開海。 一年后,朱允熥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艦隊駛向了大海,一番霸業在海上成就。 太平洋?不過是我家的內海。 …… 建文四年,朱棣奉天靖難,持續了四年的戰爭總算走向了尾聲,浩浩蕩蕩的靖難大軍終于開進了應天府。 就在朱棣即將得償所愿的時候,卻發現端坐在御座之上的人竟然不是建文帝朱允炆,而是朱允熥! 看著臺下驚慌失措的四叔朱棣。 朱允熥微微嘆息一聲,問出了潛藏在心底的話,“皇叔,何故造反?” ……
-
大宋再起之女皇背后的男人
滄海枕星河
歷史已完結46.18萬
靖康之恥,是漢人歷史上災難深重的一頁,每每想起,總讓人意氣難平。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站在歷史的拐點上,面對一心南逃的朝廷,面對女真的如云猛將,沒有系統與金手指,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你有可能改變那段令人唏噓的歷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