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掛劍錄
尉遲咬金
歷史連載中46.48萬
北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三川口之戰,拉開了宋仁宗趙禎與西夏景宗李元昊之間曠日持久的對壘大幕。北宋將領劉平三川口之戰,因輕敵失誤,奮戰三日,力屈被俘。其養子徐碩亦奮力征戰,但身受重傷被俘,幸得西夏郡主野利北笙相救,幾經曲折回到大宋東京,卻受到奸佞小人的陷害,被誣下獄。經歷種種曲折,卷入朝廷的爾虞我詐、宋夏紛爭征戰、江湖的起伏不平。與野利北笙因各自的家國情懷,二人有斗爭,有計謀,有陷阱,亦有聯合,他們始終對對方心存感激,不論宋夏兩國戰火如何蔓延,各自都心懷一份正義和情誼。徐碩受宋仁宗趙禎囑托,詳查潛入大宋的西夏奸細,鏟除朝廷內外奸佞,穩定邊境軍心,在調查中,他結交了狄青、阿壞、歸石、華坤等一眾好友,他們與他同生死,共進退。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和戰火的蔓延,徐碩才發現自己處于巨大的漩渦之中,想要抽身離去,已經身不由己。 小說從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宋夏三次戰役的角度,描繪出這一時期,北宋的民俗風情、民族融合以及絢爛的文化文明。文章以平反冤案、收復金明寨、鏟除奸佞為主線,貫穿三場戰役。展現出徐碩匡扶正義,身負家國重任,聯合北宋文臣武將對壘西夏的悲壯故事。
-
大明言官
夏冬風
歷史連載中30.29萬
言官從業準則:生當做魏征,死當做楊漣。 周侯燦不但這樣做了,還青出于藍地超越了這個境界。 “陛下,周御史他有違孝宗敬皇帝不許風聞奏事的成法!” 周侯燦:哪里哪里,祖宗成法混亂,不是我的原因。 “陛下,周御史太不像話,臣家里私事被他摸得一清二楚!” 周侯燦:可不能這樣講,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陛下,不殺周侯燦,不足以謝天下!” 周侯燦:大家同朝為官,何必趕盡殺絕? “陛下......” “都別吵了!”御座上的朱厚照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說道:“周御史是我兄弟,誰敢動他,就是跟朕過不去!” 周侯燦:陛下,臣要彈劾陛下強搶民女,寅夜不歸…… “來人,把周侯燦給我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