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這些豬隊友,目光中都露出鄙夷之色,陳錚雖也是一肚子的氣,但此時也得礙著面子上前相迎。
高觀泰一見了陳錚,立時夸贊道:“陳小侄,你手下的將士果然都是精兵,區區一百人就能攻破這營寨,斬殺賊首,待我向巡撫大人報捷時,定會為你記首功!”
“大人過獎了,其實卑職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上山的時候正好看到賊人營寨中空虛,便趁機偷襲了!”陳錚客套的回應著,而此時高觀泰的目光早已落到了營寨中的幾口大箱子上。
陳錚見狀,便道:“這幾口箱子都是下官繳獲到的贓物,請大人過目!”
高觀泰聞言,立時帶著手下上前查看,七口箱子被挨個的打開,當他瞧見那一箱子紋銀,還有那些值錢的高麗參、綢緞、瓷器等,臉上不見笑意,反倒露出些玩味之色。
“這賊人的贓物到真不少啊!”高觀泰用懷疑的口吻說著,這老狐貍是何等的狡猾,知道以陳錚的性子和行事作風,這贓物必然會獨吞一批。
陳錚聽在耳中卻只是裝傻的跟著附和,高觀泰見狀也不好再追問下去,畢竟這兩座營寨都是陳錚率部打下的,他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全當不知了。清點完箱子中的財物后,這老狐貍還有些不死心,又命部下到營寨中搜查,這伙營兵像土匪進村一樣在各間房子里翻箱倒柜的搜著,可最后只搜到一些海賊屯的米糧,再無金銀細軟。高觀泰只得暗恨自己來遲了一步,讓陳錚搶了先機,他將所剩的七口箱子中的東西與陳錚對分了,這樣一來這次繳獲的贓物中,陳錚一人就拿去了七成。
分贓完后,高觀泰又命手下打掃戰場,割取首級,營兵們打仗不行,割起腦袋倒是很熟練,三五百人提著大刀山上山下的跑,見了尸體便一刀切下去,不到半個時辰,那割下的人頭已在寨中堆成了一座小山,高觀泰讓人清點出了個細數,一共有首級三百八十三顆,這里頭還包括十三名倭人武士和賊首劉老疤。除了首級外,山下那做營寨里還有一百五十多個投降的海賊。
高觀泰聽到這個數目后,便對陳錚道:“陳小侄,今日這一戰主要都是靠著你們旅順城的兵,這首級的分配便由你來定吧!”高觀泰心里也清楚這一戰自己手下的營兵非但沒幫上忙,反而還拖了后腿,他不好意思直接開口要首級,因此征求起了陳錚的意見。
陳錚見這老狐貍識趣,便盤算著送個順水人情給他,“下官愿拿出八十顆首級獻給大人,另外那山下的降俘也交由大人處理,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高觀泰沒想到陳錚如此大方,立時喜出望外的道:“好,甚好!”他說著把副官蕭國智叫到了一邊,在他耳邊低聲吩咐了兩句。蕭國智立時點了一批營兵,殺氣騰騰地奔著山下的降俘們去了。轉眼間,山下營寨里就傳來了陣陣凄慘的叫聲,而山上的高觀泰卻依然談笑風生的與陳錚論起了軍功。
“賢侄,你擒殺賊首,立下如此大功,這旅順備御之職必是你的了!”
“大人身為總指揮,功勞同樣不小,想必也能官升一級,榮任衛指揮使了!”
“哈哈哈,哪里,哪里!”高觀泰嘴上客套著,可心里卻早就樂開了花。
山下降俘們的慘叫聲漸漸平息下去,沒過多久,便見蕭國智一身血污的回來復命,高觀泰聽著他的回報,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忙完了這些事后,時辰已近黃昏,高觀泰與陳錚商議,決定在島上駐扎一宿,明日再啟程回旅順!陳錚也表示同意,高觀泰立時吩咐部下燒水,將從島上搜出來的米糧和雞鴨魚肉通通煮來吃了!
金州衛的營兵們一聽有吃的,便爭相忙著燒水煮飯,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快活之色,不到片刻營寨里已炊煙裊裊了。還有些沒事兒做的,則三五成群湊在一起,吹噓著他們殺俘時的威風,似乎早已將他們在戰場上的丟人表現拋到了腦后。
陳錚見了這種情形,不禁搖首暗嘆,這金州的營兵竟然如此的不堪,他懶得再看這些人的丑態,便帶著部眾下山安葬今日陣亡的十八名部下,眾人在海灘邊上挖了一個墓坑,將尸首整齊地安放在坑中,隨后填上了沙子,又拾來海邊的石頭在墓坑上推起了一座小墳包。
在陳錚的帶頭示意下,眾人環繞著墳包而立,為這些死去的士兵們垂首默哀。
夕陽的余暉掠過了士兵們的面龐,看著他們神情中混雜著的悲傷、肅穆與堅毅,陳錚知道這一戰已令這些士兵們徹底的脫胎換骨了。
……
夜,吃過飯后,陳錚將羅勇父子、丁家兄弟等一眾心腹部下召集起來,開了個戰后總結會。
開會的目的一是讓眾人總結這次剿賊時犯下的錯誤,為以后的軍事行動積累經驗。二是陳錚想借此機會提出擴編軍隊,改革軍制。
會議一開始,陳錚就先承認了自己的輕敵冒進,沒有考慮到海賊可能設下的埋伏,為了在今后的軍事指揮中避免發生類似的錯誤。陳錚決定在軍中成立一個參謀部,成員暫時以這次參會的人為主,今后的軍事行動都由參謀部統一制定作戰部署。
眾人對此都沒有意見,陳錚便接著匯報起了剿賊的詳細傷亡情況,這次剿賊共戰死十八人,其中包含刀盾手九人、長槍手六人、鳥銃手兩人、騎兵一人。此外還有四十一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雖一時保住性命,今后卻很難重返戰場了。
眾人聽了傷亡數字,面色都有些沉重,羅勇嘆聲道:“大人,咱們旅順的兵本就不多,這一仗折了二十個,那空出兵額也得盡快補上!”
“羅千戶說得不錯,陣亡將士的空缺是一定要補上的,我打算借著這次募兵的機會將千戶所轄的1120個軍額也全部補齊。”
陳錚這話一出,羅虎、丁家兄弟等少壯派們立即叫好起來。
羅勇卻皺起了眉頭,道:“大人,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以千戶所的名義招兵就得讓兵士轉軍戶,分軍田,可咱們旅順已沒有軍田能分給他們了!”
“羅叔,此事我早已有對策,我們待會兒再說。”陳錚先跳開了這個話題,與眾人談起了擴軍后的兵種劃分。
擴軍后依然以原有三大兵種為主,鳥銃隊和長槍隊各增至400人,刀盾隊增至200人,騎兵隊增至100人。此外,陳錚還打算成立一支情報小隊,人數暫定為20人,由姜松負責。
成立情報隊對陳錚來說是迫在眉睫的事,畢竟建奴都把細作安排到金州了,他又豈能坐以待斃,這支小隊人數雖少,但走得是精英化路線,陳錚打算在明年建奴南下之前,先清除掉潛伏在遼南三衛的細作。
在談完擴軍計劃后,陳錚順帶著提出了軍制改革。在大明現有的軍制中,不少衛所官職如百戶、千戶、指揮僉事等已淪為了虛職,大抵上可以看做是后世的軍銜,而把總、千總、備御、守備則是后世的軍職。
陳錚打算把現有的軍銜和建制都換成后世的制度。
在軍銜上按照兵、士、尉、校、將分為五等二十級。今后軍銜的高低將與士兵的餉銀待遇直接掛鉤。提高軍銜的唯一方式就是戰功,這種制度和秦朝的軍功爵位制有些類似,只是將爵位換成了軍銜。
在軍隊建制上,由于現有兵額較少,暫時分為班排連,原先的鳥銃、刀盾和長槍三隊直接調整為三連,各連內部再具體劃分成若干排和班。
陳錚之所以要將后世制度代入到現有的這支軍隊里,除了方便他個人習慣外,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過新的軍銜和編制,使他的部下們淡化對官兵這一身份的認同度,從而逐漸變成一支只效忠于他的近代化新軍。
此舉也是陳錚在替未來鋪路,他可不想只做一個明朝的打手,趕跑了韃子,好讓老朱家和士紳們繼續沿著封建王朝的老路子走下去,作為來自后世的穿越者,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這點革命覺悟陳錚還是有的。
此時開會的眾人還并不知道他內心的想法,只是聽了陳錚所說的軍銜、軍制后都有些疑惑。
“大人,您此舉雖能鼓勵將士們殺敵,可是私設軍銜怕是會招來朝廷的猜忌吧?”姜松的這句話到是問出了很多人的疑慮。
“各位放心,這軍銜制只為了是便于我們內部的升賞,表面上大家依舊是衛所的官兵。”
陳錚這話說得模棱兩可,不過在座之人都是跟他一條心的,見他心意已決,便也不再為這事糾結了。
隨后,陳錚覺得是該跟他們談談軍田的事情了。“說起軍田的事情,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咱們旅順的軍戶的屯田并非不足,而是被武官們侵吞了,這其中我陳家所占最多,我會帶頭將田地全部拿出來!”
此話一出,在座的眾人也都明白了陳錚的意思,他們這些人以前都或多或少的占過一些軍田,如今要招兵,陳錚自然是希望他們將田交出來。
羅勇聽了,立馬表態愿意拿出自家侵吞的屯田,其余的像姜松、郭沖他們兩家的田本身就是當年陳梁將私吞的軍田暫時劃到他們名下打理,如今陳錚讓他們交出來,這二人自然也沒有異議!
最后只剩齊山了,這老伙計看著眾人的目光,一臉心疼的道:“罷了,罷了!我家那八百畝田全拿出來分了!”
陳錚見眾人都表了態,心下稍安,但他也知道自己既然從人家身上索取了田地,自然也得給他們一些回報。他想到此,當即正色道:“諸位今日如此配合,我陳錚今后也絕不會虧待大家。過去我爹靠著田地讓大伙兒發財,今后我會靠著這片海讓大家賺到比在田地上多十倍、百倍的錢財。”
眾人一聽這話,頓時都來了興趣,“大人可是想取代這海賊,從今往后做海上的買賣?”
陳錚微微一笑,道:“不止如此,我還要成立一家北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