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鞭加饅頭的馴狗方法是有效的,但也有限。
心想事成,趙匡胤好高興。
他將小番狗帶到馬廄草料間,提起布袋倒在地上。小番狗齜著牙齒,嗷嗷叫著,一副與他不共戴天的樣子。
趙匡胤在家時養過獵狗,當過浪子頭兒,懂得訓狗與訓人一樣,需要皮鞭加饅頭。
他十五歲那年,街面上出現了一個滾刀肉類的老大,不鳥趙匡胤哥們。
滾刀肉就是指那種天地不怕,軟硬不吃,糾纏不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人。這號人坐監全當混飯,受傷坐你家不走,打死讓你不利亮,你愛咋著咋著,橫豎什么都不在乎。
趙匡胤不送他坐監,不打死他也不打傷他,把他騙到一個石窖里,蓋著口捂了他三天,餓得他嗷嗷直嚎。然后,用繩子嘀溜著一個饅頭,下到窖口,讓他看見聞見就是吃不住。那滾刀肉又硬了一天,便再也堅持不住,跪在窖底向他磕起了頭。
人和狗,是一對難兄難弟,只要皮鞭加饅頭,沒有訓不服的。當然,也有野性不改的,只不過不能生存,早已絕種罷了。
趙匡胤運用老經驗,先是提起馬鞭一頓狠抽,小番狗兇悍地咆哮著,氣喘著,扭動著,很快便筋疲力盡,一頭倒下,舌頭耷拉在了外頭。
趙匡胤不理他,將他拴在馬槽柱子上,解開了它身上的綁繩,等它醒來又是一頓狠揍,直到它慢慢地安靜下來,只是可憐地低吟著,一副任憑命運擺布的樣子,方才罷了手。
趙匡胤又餓了它一天一夜,第二天傍晚才給它送去了一塊骨頭。但是小番狗碰都不碰一下,只是鄙夷地瞟了一眼,便耷拉下了腦袋。
趙匡胤笑了笑,將骨頭收走了。
趙匡胤又餓了小番狗一天,又拿著一塊饅頭前去逗它。
趙匡胤把饅頭放在小番狗臉前搖晃著,小番狗帶著一種聽天由命的神情躺在那里,假裝打盹。趙匡胤將饅頭晃了幾晃,便作勢拿走,那小番狗突然抬起頭,用前腿跪著向他爬行兩步,然后舉起前爪拜了下去。
小番狗表示臣服,趙匡胤大笑起來。
他將饅頭掰下棗大一點,低沉地叫了一聲:“站起來!”
那小番狗哆哆嗦嗦地站了起來,仰臉望著饅頭,向他乞求著。
“跪下!”他命令道。
那小番狗惶惶地望著他,不知所以。
趙匡胤揮鞭狠抽,狗毛紛紛亂飛。
那小番狗哀嚎著趴了下去,趙匡胤將那一點饅頭撂進它張大的嘴里。
趙匡胤又掰下棗大一點饅頭,用兩個手指捏著,在小番狗眼前晃動著。
小番狗可憐地望著他拿饅頭的那只手,想要迎上去,趙匡胤又向它叫道:“跪下!”
那小番狗不知所以,趙匡胤又給它一頓鞭子,待它無奈趴下,又給它一疙瘩饅頭作為獎勵。
如此反復多次,那小番狗條件反射,只要聽到“跪下”、“起來”的命令,不給饅頭也照樣執行得不折不扣。
小番狗確實有驚人的記憶,如此訓練不到幾天,它已經能夠像下屬見了上司一樣,見了趙匡胤便趴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搖著那菊花似的尾巴,用嘴蹭著趙匡胤的衣服,機靈地凝視著,低聲地唔唔著,像是在說:“我是忠于您的,您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趙匡胤又用皮鞭加饅頭將小番狗訓了幾天,小番狗更加知他心,舒他意,不折不扣地聽他指揮,表現得更加溫柔、殷勤。
趙匡胤要出門,它總是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出去老遠。回來的時候,它只要看到他的影子,聽到他的聲音,總是歡快地跑上去,給他磕了頭,便蹭著他的腿搖著尾巴轉來轉去,他走它跟著,如影隨形,一步一趨。
趙匡胤坐下來,它就依偎在他的腳邊,仰臉看著他,很安靜,很乖巧的樣子,或是爬到他腿上,用那長舌頭輕輕地舔他的手,仿佛是個溫順的小伎。
有時候它正在草窩中蜷成一團,呼呼大睡,趙匡胤只要輕輕喊一聲,它也會猛然跳起,一溜煙地跑到趙匡胤身邊,輕輕地跪下去,仰臉看著,好像在問:“主子,您有什么吩咐?”
小番狗還很善解人意,在趙匡胤忙碌的時候,它不吵不鬧,只是靜靜地趴在他身邊,搖頭晃腦地看著他,或者自己玩,從來也不會打擾他。然而,只要看到有生人來,它就會迅猛地沖過去,一點都不客氣地圍著生人大叫。但只要趙匡胤說“不得無禮”或“拜一個”,它就會乖乖地回到他的身邊,安靜地看著來人,仿佛在說:“哦,原來是你的朋友!”或趴在地上點一下腦袋,“唔唔”著表示歡迎,表示問候。
趙匡胤又訓了幾天,小番狗獻媚的本領更加高超:磕頭磕得標準,作揖作得到位;舔人舔得適時,搖尾搖得標致;打滾打得瀟灑,叫喚叫得溫柔;并且只要主人臉色一變,它能立刻做出恐懼、可憐、求饒的神色,前膝跪地,直到趙匡胤愜意地笑出聲為止。
趙匡胤給它取命叫忠勇,給它洗了澡,換了脖圈狗繩,打扮得煥然一新,說是自己托人在樊城買的,送給了董遵誨。
趙匡胤對馴狗體會深刻,到后來當了皇帝,便將馴狗經驗用在馴官上。將狗性作為考察官員的主要標準。他強調,不論大小之官,都必須效忠于他。當大官必須由他欽點御批,當小官也須由他點的官來擇狗性錄用。凡是做官的,都必須像馴順的狗那樣,奴顏婢膝;在做官前就必須承諾,要效忠于他,終生膜拜,不能憑自己的意志辦事。就連宰相與他議事,也一改前朝歷代同坐議事的規矩,需像狗一樣站著或是趴著……直馴得百官人性全無,狗性十足,這是后話。
董遵誨看到忠勇會給他磕頭、作揖,高興得笑瞇了眼,連夸趙匡胤狗知識淵博,買的是純種真貨。“好極了,下個月給你調調差使,也好每月多領一些酒錢!”
“謝謝大哥提拔!”
“沒什么,小事一樁。匡胤,這狗確實沒有跳蚤嗎?你最好再給它洗個澡,把它的毛梳一梳。另外,以后喂馬的事你就不用管了,先歇幾天,騰出時間與小茍一起帶忠勇出去溜達溜達。它跟你比較熟悉,你把它給我好好再馴一馴!”
馬是國家的牲畜,狗是董家的寵物,不讓喂馬讓馴狗,這是更加親密的顯示,趙匡胤好高興。
第二天一大早,趙匡胤早早地起了床,刮了胡須,換了干凈衣服,來到狗房,與小茍一起喂了群狗,便帶著小番狗一起出了董府。
按趙匡胤的意思是去城郊僻靜之處,人少便于訓練,而小茍則認為,忠勇以后要跟主人參加各種活動、聚會,要提高他在熱鬧場所與各種人、狗的交際能力。小茍算是狗頭,趙匡胤只能算臨時狗師,當然是頭頭說了算。
欲知后事,請看下回:狗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