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壓力,使蘇子涵感到莫名的“本領恐慌”。在同學的建議下,他決心參加律師資格考試。他借了一套《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復習指南》和《法律法規匯編》,力爭拿下律師資格證書,成為一名律師。他為此制定了詳細的復習計劃。當然,為了解決現實問題,他還得聯系工作。
一天,他在報紙上發現一則招聘啟事:智和廣告公司招聘文案專員月薪1000元。因蘇子涵的學歷條件,他被輕松錄取。蘇子涵的主要職責是給體育彩票廣告欄寫廣告文案。
因為離家較遠,蘇子涵到一個物質調劑市場買了輛自行車,八成新,因為學了些法律知識,蘇子涵有了法律意識:他讓賣主開張發票,對方說沒發票,蘇子涵便讓他在一張紙上簽了字。
真是不巧不成書。一天,蘇子涵下班路過一個超市時,只見一個中學生跑過來問蘇子涵:“叔叔,你的自行車是從哪里買的?”
蘇子涵便從票夾里取出賣主的簽字在他面前亮了亮:“我是從物質調劑市場買的。”中學生牽著他奶奶的手說:“奶奶,這就是我的自行車,瞧,兩個車把上還有我的名字呢!”蘇子涵低頭看了看車把,果然有幾個字。
老太太和藹地說:“這位老師,麻煩你到派出所說清楚這個車子的來歷。”
蘇子涵心想反正自己有發票,又不是偷來的,二話沒說,便跟他們一起到了派出所。
派出所作了詢問筆錄后,對蘇子涵說:“幸虧你有這個賣主簽名,雖然不大正規,但足證明不是你偷的,但對不起,這個車子暫且扣下。”他交給蘇子涵一個“扣押登記”。
第二天,蘇子涵請假來到派出所,派出所讓他持著“扣押登記”向賣主要回自行車費。
“對不起,執行是公安機關的權利。”蘇子涵法學知識在這里派上了用場。
派出所見蘇子涵非“等閑之輩”,便與蘇子涵一起來到賣主處。
蘇子涵對賣主說:“從你處買的自行車被扣了。”
賣主看了看蘇子涵說:“對不起,我不認識你。”
蘇子涵亮了亮他的簽字:“這個,你不會不認識吧?”
于是,賣主被帶到派出所。下午,派出所通知蘇子涵簽字領了自行車退還的錢。
這件事更堅定了蘇子涵參加律考的信念。
且說智和廣告公司的老總姓祝,是一個在省文化圈混得挺滋潤的人。
一天,祝總請蘇子涵到一家豪華飯店吃飯。席上共5個人。祝總向蘇子涵介紹說,這3位都是電臺知名人士,打算搞一個欄目《體彩一家人》。他又向他們介紹蘇子涵“是位很有才的大學生”,蘇子涵同他們握手,并希望他們多多指教。
在回來的路上,祝總交給他一個任務:用一個晚上的時間為一家家電公司撰寫一篇廣告文案。蘇子涵全身投入到創意中。他反復研究了這家電公司的背景資料,最后,將策劃書交給祝總。祝總仔細研究了他的策劃案,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
第二個月他的工資標準提高到1500元。
在智和公司有一位打字員名叫黃麗,性格開朗。他非常佩服蘇子涵的才華,但對蘇子涵的打字速度“不敢恭維“,便說可以有條件地教他“五筆字型”,條件是讓蘇子涵教給他寫詩。蘇子涵表示同意,于是,大家在下班時間經常看到兩個人在“切磋”。于是,兩個人的“八卦”便不脛而走。
一天,蘇子涵被通知去祝總辦公室。只見祝總一臉凝重。
蘇子涵坐下后,祝總交給他一個信封,他知道這是一個月的工資,意味著“下逐客令”。
蘇子涵接過信封,盯著祝總的臉:“能告訴我理由嗎?”
“自己體會吧!”祝總手指弄得啪啪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