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都是天生的,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好學生是什么老師都能教會他們的;你家的娃優秀,不是我教出來的,班里那幾個最差的才是我教出來的……什么時候開始,老師都這樣諷刺自己的存在?
我曾在某篇文章就說過,我家的娃是優秀,但是他是老師教出來的,沒有老師的教育,他的優秀達不到這般模樣,他的優秀,還是優秀的老師教出來的,若不是優秀老師地引領,他的優秀不會如此純清。
之所以這么認真的認為,因為最近,我家娃又給了我“證據”:七年級的他,寫作文,依然只有學校的老師輔導,沒有額外的補習。雖然小學里的他,作文很普通,不像優秀的孩子那般出色,我總以為是他自己沒有領會老師的指引,也緊張過,因為畢業檢測,他最有優勢的語文,卻是所有科目中的最低分,成了被人拉分的科目。我有點失望,關鍵時刻出現這樣的失誤。但是,除了我自己給他提示一點如何把作文寫好,也沒有給他補習。
過了一個暑假,我還是讓他“赤裸”著大腦去接受初中的生活。尤其對于語文,我還是本著讓他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相信他的老師能把他引導出色。
可能語文就是對時間的需求大,即便買了試卷練習,依然沒有辦法堅持,他也總是“偷懶”,不樂意多做語文的習題。至于作文,更不可能會動筆寫一寫,除了老師布置的內容。
看著他整體情況良好的份上,我沒有逼迫他在語文上花時間,其實也沒有多少時間。
然而,接近本學期末的一個周日,他說要寫一篇作文,問我是否先寫在草稿紙上再謄抄,我說好的,我還說,寫好后要過目一下。
在他完成草稿后,我就拿過來默讀。看著這些句子,都已經脫離了孩子氣,明顯的成熟了不少,構詞造句也很用心,思路清晰,句子干練,感覺這水平,已經快要超越我的思維。
看完,我對他說:“看來你的作文進步很大,你們的語文老師果然不錯,記得她在家長會上說過,孩子的語文素養提升需要一定的時間,給她一年的時間,她會把這批學生帶出更高的水平。當時覺得這老師的自信,也是不一般,雖然很有經驗,但是能如此自信,也是不容易。于家長而言,老師能給我們這么認真的承諾,真是開心。”
我看看孩子,又看看作文,繼續說,“嗯,看來咱們是又遇上一批自信優秀的老師了,你是真幸運,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學習,為高中打好基礎。”
在我一直都高度評價孩子老師的模式下,我家的孩子對老師也都是尊敬有加,讓他真正信服自己的老師,即便偶爾有些許的疑惑,我也是和他一起探討其中的“奧秘”,讓孩子不抵觸某個老師。
所以,我是再次感覺到,優秀的學生,定是優秀老師的杰作,沒有優秀老師地引領,再優秀的學生,也未必能出彩。
倒是一些在學習上不夠有天賦,或者對學習確實沒有太多興趣的孩子,作為教育者,該不該采用另外的,適合他們成長的,健康的引導方式,而不是本著“能給他們多補習一點是一點”,結果因為少了很多本該屬于他們參與的內容。而這些孩子,最終更加厭惡學習,進而痛恨老師,連同其家長,一起不認可老師為其額外的“付出”。
當然,優秀的學生更應該學會感恩,要感謝優秀的老師,感謝那些襯托你們的同伴,沒有他們的相襯,就沒有你們的鮮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