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天上掉餡餅
謝秀芳,他的妻子,依依不舍地緩緩松開緊握的手,眼眶微紅,似乎下一秒淚水就要奪眶而出。
在一番遲疑之后,她偷偷從袖中取出兩個熱騰騰的饅頭,悄悄塞入衛揚懷中,憂慮的目光中滿是關切:“在外頭,別讓自己餓著。”
隨著姜美君的一聲簡短而堅定的“走吧”,衛揚毅然決然地轉身,大步流星躍上秦大哥駕著的老舊牛車。
此時,田間的農活已大致完畢,衛褚和衛暉緊跟在姜美君身后,他們一同進城售賣手工制作的餛飩,朝著滿姑鎮的方向出發。
抵達小鎮入口,只見那熟悉的酒樓老板早已翹首以盼,似乎對此行的到來期待已久。
按照計劃,姜美君安排衛褚與衛暉先行布置攤位,而她則親自帶領衛揚,穿過熙熙攘攘的市集,前往與酒樓老板會面。
離別之際,姜美君的眼中滿是母性的光輝,一遍遍叮嚀著,從添衣保暖到飲食健康,再到如何真誠待人、勇敢自衛,每一句話都飽含深情與期望。
直至馬車的鈴鐺響起,載著衛揚前往云富縣的旅程正式啟程,姜美君依舊拉著酒樓老板的手,眼中閃爍著懇切的光芒,一字一頓地請求:“請您一定要好好照顧他,他是我最牽掛的大兒子。”
那雙眼中,既有母親對孩子無限的擔憂,也有對未來的期許與信任。
如果不是她在與酒樓老板對話間不經意間掏出那兩張至關重要的契約,恐怕在場的所有人都會將這場面當作日常瑣事,毫不置疑。
酒樓老板手法熟練地從柜臺下抽出一張泛黃的紙張,輕輕遞給了她。
她雙手接過,小心翼翼地展開,目光迅速掠過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跡,確認無疑,這正是她兒子前日里瞞著家里簽下的為期三年的長工契約。
心弦緊繃的她,連忙將這份承載著兒子命運的契約緊緊揣入懷中,仿佛這樣就能保護他免受風雨。
隨后,她的目光轉向了老板手中的另一張紙。
酒樓老板這時壓低了聲音,似乎是在分享一個只屬于他們二人的秘密:“衛大娘,您可得看清楚了,這張是關于您家大秀才——莊大秀才,在我兄長經營的宏悅樓擔任掌柜的正式合同。按照我們之前的協商,頭三個月,每個月三錢銀子作為安家費,一旦業務熟練,月薪將提升至五錢銀子,我們暫定一年合約,每月末銀兩準時送達。若您對此沒有異議,就請在這里留下您的印記吧。”
姜美君聞言,再次細細審核了契約上的每一個條款,確保萬無一失后,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在契約上按下了自己的指紋,那指紋如同承諾一般沉重且莊嚴。
“這件事還請您務必保密,我那大兒子尚需歷練,若非如此,只怕他又會步入歧途。”姜美君語重心長,眼神中充滿了母親特有的憂慮與期盼,反復叮囑著酒樓老板。
錢老板點了點頭,滿臉誠懇地回應:“您放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我自會處理妥帖。”
“真是多虧了錢老板您,如果不是您愿意出演這一角色,讓這出‘戲’得以順利上演,我真不知道要等到何時,我兒才能真正覺醒。”
姜美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錢老板忽而掩口輕笑,眉宇間流露出幾分調皮:“哈哈,說來也是有趣,我這一輩子本本分分做生意,沒想到還能有此機會體驗一番‘惡霸’的角色,倒也別有一番風味。不過說實在的,我還要感謝您才是。您上次慷慨相贈的那份菜譜,簡直成了我的救星,給我這生意帶來了不小的轉機。”
回憶起初識的情景,姜美君剛剛踏入這個陌生的地方,便毫不猶豫地將那份珍藏的食譜親手交到了錢掌柜手中。
那時,她心中尚存幾分忐忑,不確定那份菜肴是否真能在這個新環境中贏得食客的心,于是與錢掌柜相約,待到滿月之日,再來清算這筆人情債。
時光匆匆,轉瞬即滿月。
姜美君沒有如人們所想的那樣上門討債,反而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錢掌柜能協助她上演一場特殊的“戲碼”。
錢掌柜聽后,心頭不由自主地涌上一股喜悅,覺得自己簡直是撿到了天上掉下的餡餅——不僅無心插柳得了一份珍貴的秘制食譜,還為自己的兄長覓得了一位既有才學又可靠的掌柜。
“娘,我不在的時候,您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馬車窗邊,衛揚探出半身,臉上寫滿了不舍,望著母親的眼神滿是眷戀。
姜美君迅速將契約收好,嘴角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眼中卻已噙滿了淚水。
她揮手告別,聲音略帶顫抖:“路上小心,要聽話,娘在家等著你平安歸來。”
隨著馬車逐漸遠去,塵土揚起又緩緩落下,姜美君的身影依然固執地立在那里,目送著兒子離去的方向。
而衛揚也不停地回頭,每一次回望,都只能看見母親的身影越來越小,直至最后,那個熟悉的身影完全融化在了路的盡頭,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思念與牽掛。
姜美君緩緩踱步回到那個承載著一家人生活希望的小餛飩攤前,停頓片刻,目光溫和卻堅定地望向正忙碌著的衛褚和衛暉兩兄弟,似乎在無聲地衡量著即將揭曉的話語重量。
最終,她輕輕開口,每個字都如同石子落入平靜水面,激起層層波瀾:“收拾收拾,我們要搬去西街書院旁邊了。”
衛暉手中的動作一頓,像是沒能立即理解話中的含義,他猛地抬頭,眼中滿是不可置信,稚嫩的臉上刻畫出深深的不解:“哎?娘,您這是什么意思?我們不賣餛飩了嗎?今天鍋里還熱騰騰的,可沒賣完呢。”
姜美君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與堅決,她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過,既安慰又帶著決斷:“孩子,我在西街書院旁邊為我們家租下了一個店面,從今以后,我們再也不必日曬雨淋地擺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