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四,宜納采。
李太傅府的大總管帶著他兒子與媒妁上李家門來,提雁兩只,成雙成對。
其余的還有別的納采禮,從門口抬進來。
李蘇秀躲在院子里不肯出來,李守財招呼宋總管。
前院熱鬧,后院冷冷清清,李毓靈吃過了午膳就躺在小榻上小憩,她一個閨閣女兒,不好出去湊熱鬧,但來人是她未來姐夫,李毓靈說實話是有些好奇的。
李毓靈不知道這門親事是李守財一人推進,蔻枝傳來消息說小院內并無動靜,她只以為是她阿姐害羞。
畢竟在自己的記憶里宋大哥魁梧有力,容貌雖說泯然眾人,但從小個頭就高,還曾經爬樹給她掏過小鳥蛋。
但李毓靈知曉自己阿姐是喜歡容貌俊俏些的,譬如給她讀畫本子,李蘇秀一讀到描寫男子的容貌時格外來勁,如果姿色平平,她就沒什么興致,若是描寫得玉樹風姿,她就欲罷不能,經常讀著讀著就自個兒悶聲看了起來。
李毓靈今日本來打算外出赴宴,是風雅齋的紅芝置辦的會師宴,但今日有客人來,李毓靈就謝絕了。
紅芝收到了回信后又派人來送信,只問是不是她還在生氣。
一同來的還有莫安的信,很簡短,他的字寫的飄逸隨性些,李毓靈眼睛這兩天又不大行了,勉強看完這些信,沒再提筆,只讓人去傳話改日去風雅齋。
蔻枝從廚房端了藥來,苦澀彌漫在房間內,味道并不好聞。
張衍清聞到藥味掀開了眼皮,來她身邊這么久,這藥一直沒斷過,也不知道是治什么的。
山茶花香與藥的苦澀味道交織在一起,李毓靈嘆了一口氣。
剛消化下去一點午膳,這會兒就被藥湯重新填滿了肚子。李毓靈一鼓作氣喝完,連忙吃了個蜜餞。
舌尖苦澀殘留,她連忙咀嚼,甜滋滋的味道這才蓋過了讓人皺眉的苦。
蔻枝端著空碗退了出去,若李毓靈眼睛好些,她是想看書打發時間的,可如今只能百無聊賴躺在榻上。
若沒跟李蘇秀鬧變扭,這會兒估計姊妹倆早在后院正房床榻上扭作一團,咯咯直笑了。
李毓靈想起那日在堂屋里李蘇秀的話,又不敢再去奢求這樣的畫面。
她想問李守財,但不知怎么開口,她不愿相信自己是外室子,但李蘇秀說的又那樣斬釘截鐵,那些話像釘子一般被李蘇秀重重捶打進她的心里。
李毓靈拔不出來,只能任由它侵入自己的心臟,然后每一次在意都鈍痛。
蔻枝去而復返,來說些新鮮事給李毓靈聽消磨時間。
這活她干的很熟練。
“姑娘,奴婢剛去廚房聽見說大姑娘今日沒吃晌午飯,送去的點心和鮮湯也沒有動。”蔻枝過來給躺在小榻上的李毓靈捏腿。
“沒吃…?”李毓靈疑惑,覺得有些不對勁。
沒吃午膳。
李毓靈腦中劃過幾個猜想,有一個脫穎而出:想來是阿姐對這門親事不滿意吧。
宋啟平是宋大管事的大兒子,為人不說心細如發也是八面玲瓏,跟他爹比,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況且宋啟平如今是在李三少爺身邊當差。
李三少爺,李琨和,京城人都知道的文曲星,十七年前李夫人還未分娩時就已有消息傳出。
這些都是蔻枝在廚房里磨蹭聽那些嘴上閑不住的廚娘說的。
那廚娘似乎是有個遠方表妹的兒子在給某位公子當書童,經常出沒書院,說那李太傅嫡孫的名聲在書院里響當當的,只是如今還未考會試,所以也不知道李琨和與張衍清誰文采更好些。
只是有一部分人慶幸還好這次會試李琨和并沒有參加,還需等上三年,唯恐李琨和今年參加,自己名落孫山,三年后再入京。
廚娘老神在在,說的有鼻子有眼,仿佛她不是在李守財家當廚娘,而是在太傅府的大廚房當管事。
李毓靈微訝,原來宋大哥已經去了李三公子的身邊當差,怪不得送她的年禮有是文房四寶。
想來是跟在文采卓絕的李三公子身邊久了,耳濡目染了。
李毓靈將那些質量中上乘的文房四寶都收了起來,想著日后等她眼睛好了再啟封,暢快地體驗一下。
好東西總是需要等待的。
蔻枝換了條腿捏,她繼續回想廚娘的話,絮絮叨叨講述。
廚娘說這門親事讓人艷羨。老爺的未來女婿是主家最尊貴的少爺的身邊人,日后前途不可限量,更何況那人長的健碩,一瞧就是個猛烈的漢子。
后邊的兩句蔻枝沒說,連蔻枝自己聽著都覺得臉紅耳赤,不想污了姑娘的耳朵。
李毓靈嗯了一聲,贊同道:“宋大哥的確是前途無限。”宋啟平為人穩重踏實,應是有二十一歲了,一直跟著李三少爺,這么多年,應該也是李三少爺的心腹了。
主家有這么一位文曲星下凡的神仙少爺,又是嫡孫,日后平步青云,連帶著身邊的人也雞犬升天。
說他前途無限一詞用的準確。
李毓靈想她阿姐不肯用膳十有八九是對這門親事不滿意了。
只是心里覺得奇怪,若是阿姐不滿意,爹爹怎么忍心不理會阿姐的想法。
那阿姐與老太君求恩典又是怎么一回事?
難道阿姐她另有所屬?
李毓靈的眼睛猛得跳了兩下。
她抬手按了按右眼皮,眨了兩下眼睛。
李毓靈有些不太明白了,她感覺爹爹與阿姐所想并非一樣,但又或許是臨時變卦。
后者的可能在李毓靈想來微乎其微。
李蘇秀并不是一個會臨時變卦的人,她若是認定了,就會一條路走到黑,不管要舍棄什么,不管遇見什么誘惑,都會堅定不移地一直走下去,直到她看見結果。
即使是錯了,她也認。或許會懊悔,但若重來一次,李蘇秀還是會選擇這樣做。
李毓靈了解她的阿姐。
正如李蘇秀了解她的小妹。
李毓靈制止了蔻枝的動作,道:“去將窗戶關緊吧,我休息一會。”
蔻枝答應著,起身關好窗戶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