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萬山湖的綜合講座
蒼書記顯然還不知道山芋和快嘴婆已經主動“投案自首”。他熱情地邀請林一林等三人到萬山湖村搞一場綜合講座,內容涵蓋家庭教育、基礎寫作和村民健身三大方面。
“林老師啊。你們必須得答應啊,我們已經向村民廣泛宣傳了,大家積極性很高,現在也正好不是農忙季節,你們來傳經送寶,我們一定大有收獲啊。”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林一林提出了四結合講座的建議:
“蒼書記好。我想再邀請高所長參加,讓他講講公民基本法律常識。這樣每個人講30分鐘,正好兩個小時,是一場完美的教育大講座。”
“這個建議好。我馬上與高所長聯系,這樣多管齊下,大家更樂意聽了。”
陽光灑在萬山湖村,青山綠水間,林一林開車帶畢悟水和梅小紅,這天一大早就出發了,他們這次是帶著滿心的期待和責任,踏上了這片淳樸的土地。林一林是公認的家庭教育專家,畢悟水是著名的作家,而梅小紅是不老女神,據說村民到處傳誦著全城第一美女即將到村里講課,這個吸引力比教育和寫作更大。
派出所的高所長早就到了,這場綜合講座在村部禮堂進行。
“村民同志們,今天是我們萬山湖村一個特別的日子。哎,大家不要講話,我知道你們都在對梅館長品頭論足的,她今天上午都在這里,還有半個小時的講座,有什么話到時候再請教她。好嗎?特別是男同胞,不要老盯著梅館長看,怕你們回家吵架啊。”村民們濟濟一堂,比過年還開心,一陣哄笑后,會場安靜下來。
“今天的講座是這樣安排的。首先由所長同志給我們講基本的法律常識。接著是林老師講怎樣教育孩子。一個小時后,大家聽美女老師的老公畢老師講寫作,最后是梅館長壓軸,與大家分享健康與養生等知識。你們問為什么這樣安排,不這樣安排,你們聽到一半就會回家燒飯去了。”
因為小禮堂沒有大屏幕,林一林他們都沒有做課件,講起來不夠直觀,所以他們就講一些村民最喜聞樂見的身邊事。
所長在基層干了十多年,與鄉親們的關系很融洽,他的講解深入淺出,他主要講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原則”依法、自愿、有償,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生態環境,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等;還講了“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土地承包期內婦女權益”,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離婚或者喪偶,其承包地不可被收回。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講完這些,他看時間還有幾分鐘,就簡要地說了“占用耕地政策”、“征收農用地的補償標準”和“宅基地”等常識。最后他說:“這些知識《民法典之農村常見法律知識100問》這本書中都有,大家可以買來看。”
所長的講述正好用了30分鐘,就像他嚴格執法一樣。只聽到有村民感嘆:“我的乖乖,30分鐘就過了10秒。”
林一林一副書生模樣,那敦厚的形象天生就惹人喜愛。
“鄉親們好,我也是農村的孩子,看到你們我就像見到兄弟姐妹一樣。剛才所長說的那本書,孔夫子舊書網上也有,如果大家嫌書貴,可以從那上面買,就是我們習慣講的二手書,都是八九成新的。這也是一種節約資源的好習慣。我有許多書就是從那上面買的,有的便宜一半以上。”
林一林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們今天就從讀書開始講。先講手機碎片閱讀與整本書閱讀的區別,再講怎樣為孩子選書。我們如果每天捧著手機,就別指望孩子會認真讀書。即使你暫時沒有讀書的習慣,但當孩子讀書時,你也要放下手機,與他們一道學習。”
“懶媽養出勤兒女,這句話我們鄉下經常講,你們這里也有類似的說法吧?”
“我們這里叫懶媽養個巧丫頭”。幾個人笑著說。
“道理是一樣的,長輩要在孩子面前示弱,讓他們親自操作。不要什么都包辦代替,你只能幫他一陣子,你不可能幫他一輩子,所以該放手時就放手。如果你養出了一個啃老的后代,那是兩代人的共同悲哀。學習書本知識很重要,但是,讓孩子向社會生活學習,向大自然學習更重要。”林一林還從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入手,講述了如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面對挫折等關鍵問題。他的話語深入淺出,充滿智慧,鄉親們聽得津津有味。他的講述在30分鐘時精確結束。
下面又傳來小聲驚嘆:“乖乖,真準時,幾乎一秒不差。”
“人家本身就是正教授級老師,這個當然更準了。”
“鄉親們今天聽得特別認真,現在休息十分鐘,活動一下身體,去方便方便。”蒼書記宣布課間休息十分鐘。
“我的乖乖,這個作家就像是個大奶奶猴子。”
“書上正規的名稱叫青蛙。”
“不是。青蛙我們這里叫田雞。奶奶猴子叫癩蛤蟆。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你沒聽講過嗎?”
“人家就是吃上天鵝肉了,他老婆是真漂亮。”
蒼書記打斷了村民的小聲議論:“下面我們請著名作家畢老師給我們上課。大家鼓掌歡迎。”
畢悟水打開自己碩大的記錄本,開始他的講座。
“父老鄉親們,我原來就是縣廣播電臺的通訊員,我就是通過寫稿子認識我愛人,最后我們走到一起的。文學的魅力超出常人的想象。大家看我跟梅館長根本一點都不般配,都說我是癩蛤蟆吃到了天鵝肉。”
村民們小聲笑起來。
“剛才有的人說奶奶猴子的學名叫癩蛤蟆,這不準確,癩蛤蟆的學名叫蟾蜍,是兩棲動物,水陸都可以生活。它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比如蒼蠅、蚊子、甲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蟾蜍通常在夜間活動,利用它們的長舌頭捕捉食物。此外,蟾蜍有時也會吃蚯蚓或者其他土壤中的小動物。需要注意的是,蟾蜍的皮膚能分泌蟾酥,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因此在與蟾蜍接觸時應保持謹慎。所以,我的座位與大家比較遠,這樣你們就比較安全。”
大家又笑起來。
“我今天主要講日記的寫法和說明書的寫法。我們不少鄉親有記賬的習慣,這很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果我們把記賬再擴展一點,就是日記了。所謂日記,是每天要記的。現在電腦普及了,我們可以寫電子日記,這比記賬更全面。
“為什么要學寫說明書呢?怎么學呢?我們先要養成一種習慣,買了任何東西,第一看說明書。然后學著人家的樣子,為自己的農副產品寫介紹信,這就是產品說明書。寫的時候不能虛構,要客觀真實。例如我們的薄殼山核桃、我們的稻田小龍蝦,如果你不會寫產品介紹,人家就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與別的地方的產品相比,它們有哪些優勢……賣東西首先要學會吆喝——說明書就是書面的叫賣。”畢作家以生動的例子和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如何做生活的有心人,將生活的點滴轉化為寫作素材,如何抒發真情實感,鄉親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他還介紹了一些常用合同的撰寫方式,教大家從網上下載,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仔細修改,仔細閱讀領會后再簽訂合同,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聽了畢作家的指導,村民們感嘆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大家最期待的梅館長講課即將開始。
蒼書記有些激動,語無倫次的:“我和你們一樣,也特別想聽梅館長上課。大家認真聽吧。不要老盯著梅館長看。這樣很不禮貌。”
“鄉親們好。現在是九點四十分,我用三十分鐘,與大家分享生活保健與運動健身兩個小內容。大家看我這樣,我是從來不用化妝品的,生活保健很重要。我們女同胞,洗衣做飯用手的時候很多,大多數人習慣光手干活,這樣干脆利索,但手是我們最有用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戴個手套并不費事,習慣成自然,干什么事就戴什么手套,花不到多少錢,手得到了保護,一是好看了,二是更能干活了。這是生活理念問題,希望我們女同胞好好愛護我們的雙手。講句笑話,即使你在麻將桌上,伸出來的手也會漂亮多了。”
聽講座的女人們都在看自己的手,然后笑了。
“還有就是運動健身,有的專家說做家務不算運動,我不太同意這種觀點。做家務不是體育運動,但它還是運動,我們男同胞要學會心疼老伴,學會做家務活,不僅能減輕家屬的負擔,也能起到活動筋骨健身強體的作用。因為時間關系,在這里我再簡單說一下鞋子,我們一定要穿合腳的鞋子,特別是鞋底要柔韌,不是柔軟,是既要柔也要韌,有彈力有耐力,不硬最好。如果我們圖省錢,買了劣質的鞋子,一是容易把腳葳了,二是對整個骨骼都會造成影響,不知不覺中,會傷到關節等位置。這特別不劃算,你假如進了醫院,除了人受罪之外,一項檢查的費用就超過幾雙好鞋子。所以,從今天開始,大家至少要有一雙合適的舒適的鞋子。我的講課還剩十分鐘,我帶大家到外面做一個最簡單的健身操。不要任何基礎,你會走動就行。”
大家喜笑顏開地跟著梅館長,來到村部大院里,這兒原來是小學的操場,面積足夠大。
“各位兄弟姐妹,你們看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舉手過頭,合掌,放到腰間,在手舉過頭頂的同時把腳尖踮起來,舉一次手踮一次腳尖,不要整齊,你自己會做了,不管刮風下雨,自己在家就可以做。這個簡易的體操,不僅讓筋骨關節都活動開了,還是鍛煉呼吸節奏,有降低血糖的效果。”
眾人嘻嘻哈哈跟著做,連蒼書記都跟著舉手踮腳,大家很快就學會了。在全場律動的過程中,林一林與派出所所長在說悄悄話。
“高所長,我們想幫山芋把戶籍和身份證等辦了,您看什么時候適當,我們就來幫他辦。”
“林老師,這不能急。那個案子剛有眉目,還沒有偵破,現在不方便辦。你們可以先把山芋的前期手續材料準備好。特別要找到他的戶口本。情況一旦弄清楚了,我們就立即幫他辦,現在沒有身份證寸步難行。”
講座全部結束后,梅館長發現連王小悅的母親也來了。
“大娘,您也來了。”
“我不放心。你們都來了,山芋一個人怎么辦?”老人家很小聲地說。
“大娘您放心。什么都安排好了,中午他只要把我們準備好的飯菜放到微波爐里熱一下就行了。”
“什么爐?他會用嗎?”
“會的。您放心。我們很快就回去。”
跟預料的一樣,村里盛情難卻,請他們在食堂吃工作餐,他們只好留下來,二十分鐘就吃好了。
待他們到達畢悟水家,情況并不像他們想得那樣順利,山芋坐在面目全非的微波爐前發呆。顯然,他沒有吃上中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