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曬太陽,感受陽光的溫暖,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景山茶花園找了一個太陽光充足的地方坐好,養目四眺皆是綠樹成蔭,隱隱綽約的山茶花艷麗多姿,暗香四溢。
說到茶花不得不提到溫州與茶花的故事。
溫州是山茶故里。溫州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冷熱適中雨量充沛。為喜溫暖濕潤的茶花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
溫州現在有山茶熟植物16種。是我國華東山茶花的重要發源地。溫州擁有悠久的茶花歷史與獨特茶花文化被譽為山茶故里。
溫州甌海仙巖大羅山化成洞的千年古茶樹曾登上美國山茶花雜志。樹齡達1250多年。被認為是現今保存下來最古老的山茶原生品種。號稱世界山茶花大王。與唐高宗武則天同時代。1985年7月,茶花被正式命名為WZ市市花。
早在隋唐時期,溫州人就開始栽培山茶花。公元七世紀初,盛唐時期,溫州山茶傳入日本,至宋元年間,茶花已盛行于溫州,宋人陳景沂的“前方備祖”中記載:瑪瑙茶,粉紅白黃為心,大紅為盤,產溫州。南宋溫州狀元王十朋寫詩贊美家鄉山茶花:一枕春眠到日斜,夢回喜對小山茶,道人贈我歲寒種,不是尋常兒女花。
明代永嘉人吳彥寬在其著作“花史”中將溫州茶花分為:玉鱗茶、筆管茶、水紅茶、寶珠茶及無魁茶。至清代,“永嘉縣志”中記載著諸多溫州名貴山茶品種。清末王敬敷在溫州首創“枝插法”繁殖茶花。民國時期,園藝家吳品金通過雜交培育新品種“新桃寶珠”。新中國成立后,技工汪亦萍撰寫“山茶花”。梳理百余種山茶品種,是現代華東七茶最早的研究專著。20世紀80年代,溫州掀起“茶花熱”,溫州茶花的品種與質量在國內均舉前列,市場前景廣闊。
想象著古老的山茶長什么樣?如果進一步了解,隨手翻開插在景山茶花園山路邊的鐵片講解本,就有說到古茶花型、古茶葉型、古茶現狀和千年唐茶記。
茶花園內四周美麗芬芳的山茶花,滿眼的綠葉叢中點點紅,只要思緒不雜便能亨受當下,知足常樂的隨緣生活,此時此刻,我背對太陽光站在綠樹花蔭中感受陽光照射后帶來的一種濃濃愜意,深深的幸福感洋溢全身!感恩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