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冬月二十三日,冬至,欽天監預測的大雪如期而至。從當天凌晨開始,整個應天府就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并且一直不停、持續不斷。
隨后,其他地方陸續傳來消息,整個直隸省以及江南數省,全部下起了暴雪。
這場暴雪持續了一個多月,比楊毅親身經歷的后世08年的南方大雪更恐-怖。南京皇宮大院里的積雪常常超過兩尺,行走困難。不過皇宮里的太監宮女還是足夠的,每天都在對積雪進行清掃,還沒有影響到皇帝楊毅的走動。
皇宮的宮殿當然很牢固,沒看到哪棟宮殿有被積雪壓倒的跡象。但是,南京城里卻有些并不牢固的民房,被積雪給壓垮了。根據應天府臘月初一上報的數據,七天的暴雪中,城內有三戶居民的房子被壓垮,死了兩個人,傷了十多個。
根據早已制定好的應急預案,死去的居民由其家人自行處理后事,但應天府衙門會幫助他們重建房屋,讓其家人早日有家可歸。受傷嚴重的,應天府衙門也會幫助一二,但輕傷的就自己解決了。
隨后,鳳陽府、寧國府、揚州府等直隸省各州府的數據開始上報,每個州府都遭到了或多或少的人員財產損失。特別是城市以外的地方,房屋修得并不牢固,很多茅草屋和木屋都在這次大范圍的雪災中倒塌,人員財產損失都不淺。
至于江南其他各省份的損失,雖然數據還沒上來,但想來都遭到了不小的損失。不過,朝廷早已命令大家做好了應對措施。朝廷的糧食、衣物等救災物資開始下發,會穩定災區人民的心,想來不會產生混亂。
暴雪剛剛開始,長江主流就已經結冰封河了,并且冰層很厚,船只已經完全無法航行。還好朝廷早已做好準備,需要從外地運入的物資早已準備妥當,足夠應付一兩個月了。想來,長江結冰也不至于超過兩個月以上。
臘月二十三日,崇禎帝的生日,楊毅卻拒絕了為他過生的提議。因為,江南各地陸續上報的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過兩千人在寒冬中被凍死、餓死。
雖然這個數據比往年要少很多,但卻是在楊毅早已發出詔令,讓大家做好準備的基礎上發生的。如果沒有欽天監的預測和楊毅的英明決策,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即使這樣,也能死兩千多人,這說明,有些地方官府還是沒有做好準備工作,發生了疏漏,才導致了這么多人喪生。
在這種情況下,楊毅自然不可能再大張旗鼓的為自己過生了。再說,這個生日其實是朱由檢的,又不是他楊毅的,過著也沒什么意思,不如不過。
反倒是崇禎皇帝不過生日的這個事傳出去后,讓楊毅的形象拔高了許多。大家都說,皇上是一個體恤民情、不鋪張浪費的好皇帝。
轉眼間,就到了楊毅來到明朝的第一個春節。在大家都團圓的時候,楊毅又在想自己的家人了。不過,再想也沒有辦法,只能和姚淑靜等幾個妃子在皇宮里吃年夜飯了。
經過這么久的相處,楊毅也選定了自己心目中的皇后人選,就是姚淑靜了。她性格活潑,樂觀向上,很對楊毅的胃口。
吳惠蘭在性格上比姚淑靜安靜了一點,但也還算對楊毅的胃口,楊毅在心里給她留了一個貴妃的位子。
還有三個貴妃的名額,也各自有了歸屬。
春節過后,時間進入了崇禎十八年。正月初六,氣溫開始回升,封凍了一個多月的長江終于解凍,恢復了通航能力。楊毅和南京朝廷的大臣們也終于松了口氣,終于可以不用擔心南京儲備的應急物資不夠用了。
——————
在楊毅穿越到明朝,附身到崇禎帝身上后,經過大半年的努力,軍事上直接掌握了南京的錦衣衛、禁衛軍兩股軍事力量共計2萬多人。這2萬多人,經過了大半年的艱苦訓練后,戰斗力更上一層樓,楊毅相信李自成的軍隊即使來十萬人,也擋得住。
除了自己直接掌握的這2萬多人以外,現在的鳳陽總兵金運虎,是楊毅提拔起來的,也可以算是心腹之將。金運虎掌握的5萬多鳳陽駐軍,也可以算在楊毅的直接掌控之下,可以隨時調動。
而江南各省其他的那些總督、指揮使、總兵什么的,也被楊毅處置鳳陽總督馬士英的雷霆手段震懾,紛紛上書朝廷表達對皇帝的忠心,已經沒有誰敢再明目張膽的跟朝廷對著干了。當然,鄭芝龍那種異類就不包括在內了。
政治上,吏部尚書王鐸、刑部尚書張慎言、戶部尚書喬承詔,都是支持楊毅的。而兵部尚書史可法、禮部尚書黃道周、工部尚書劉源濟,已經成了楊毅的心腹。其他部署要么是忠君愛國之士,要么也是楊毅的心腹。
從中央的層面來講,楊毅已經掌控住了朝廷大部分的軍政大權。
因此,從崇禎十八年的春天開始,楊毅就放開了手腳,開始大張旗鼓的加快的發展的腳步。
首先,楊毅恢復了內閣制度。不過,楊毅建立的這個內閣,又跟明朝原來的內閣不同,是凌駕于六部等中央部署之上的,是所有中央部署的領導機構。內閣成員也不再是內閣首輔、大學士之類的稱呼,而是內閣總理、副總理了。
首任內閣總理是早被楊毅屬意的禮部尚書黃道周。
黃道周的真知灼見、遠見卓識,在明末的封建社會大環境下,相當出類拔萃。而且年齡、資歷、從政經歷,啥都不缺,很多觀點也合楊毅的心意。楊毅提出的很多新思想、新理論他也能理解并接收,因此就被楊毅任命為了第一任內閣總理,不過仍然兼任禮部尚書一職。
作為內閣總理的黃道周,其工作職責是負責領導和管理所有中央部署的行政工作,總覽處理所有的國家政務,事后只需將公文抄送至皇宮司禮監備案,供皇上查閱就行了。而皇帝楊毅,則只需要每旬第一天的例行朝會上聽聽內閣成員的重點工作匯報就行了,就不再摻和進具體的行政事務中去了。
如果實在覺得內閣有什么重大的決策錯誤,楊毅再使用皇帝的身份履行他的否決權。當然,這個否決權不會經常使用的。如果使用得太頻繁的話,那就說明內閣成員不合他的意,還不如直接換人得了。
【明洋天水-作品,起點中文網正版首發,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