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深夜,福安殿的燭火即將燃盡,駐守在大殿內的周內侍不顧連天的睡意與疲倦,他看了一眼側臥在一旁的圣榻上小憩的官家,殷勤地走上前,將大殿桌上的燭火取下,又換了一支新的。
趙中信本是小憩片刻,周內侍的此番動靜卻是將他給吵醒了。或許更準確地來說,他僅是閉目養神,壓根兒連淺眠都算不上。
一向勤政愛民的君王向來奉行著“今日事今日畢”的信條,昨日的奏折還有厚厚一打堆放在殿前的御桌上,此情此景又讓他如何能安穩如睡。
官家起身坐到了桌前,一副準備繼續批改奏章的樣子。
周內侍見狀,適時宜地夸贊了幾句君王心系天下蒼生,不顧自身的龍體安康,煞是感人的話語,隨即又做出一副泫而欲泣的模樣。官家心中知道這是下人的奉承之言,表情略有厭煩,擺了擺手示意對方退下。
等了片刻,周內侍站在原地仍未動彈,官家抬眸盯著對方:“可還有事啟奏?”
“官家果真料事如神,”周內侍臉上的笑臉比春花還要燦爛,趕忙將一份冊子呈于御前,繼而神秘地幽幽說道,“啟稟官家,秦家被抄家后所連夜清點出來的財物,都記錄在這冊子上了,您且過目。秦家的事,算是都處理干凈了。”
趙中信冷眼瞥了一眼放在桌上的那本冊子,眼底染滿了厭惡與嫌棄之色。
他心道:此人貪心不足,死有余辜。如此忘恩負義之徒,朕又怎會將他留下?能背棄有著幾十年恩情的前主子,難保此人未來不會有一天生出狼子野心,投敵背棄朝廷。斬草自該除根。
何況,知道太多的深宮秘聞的人,向來是活不了太久的。
趙中信點點頭:“下去吧。”
周內侍謝恩,邁出福安殿的大門后便將殿門給牢牢地闔嚴了。
大殿內,此刻只有一朝天子一人。
他突然想起不久前命令周內侍深夜造訪秦府,也不過是小半個月前的事情。而如今,最礙眼的政敵已然沒有威脅……
秦川這枚棋子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昏黃的燭光下,年邁的君王似感風寒,他深深地咳嗽了幾聲。
半闔著的窗外吹進一陣微涼的小風,殿內的燭火隨之搖曳,燭光閃爍了幾下,將滅未滅,星星之火又重新死灰復燃,君王眼底的眸光忽明忽暗。
他突然想起那個一母同胞的親生胞弟,以及那個由司天監監丞所占卜出來的駭人聽聞又離奇荒謬的怪誕的預言來。
趙中信的眼底暗藏著比刀鋒更冰冷的寒光,他心中暗自忖度著:至于趙瀾之……
層層波瀾起伏的浪濤自他的眼底被重重地掀起,此刻的君王眸深似海、諱莫如深,其所思所想令人難以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