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蕭梁帝業

第125章 正朔之論

蕭梁帝業 閑話風塵 2219 2023-01-08 22:18:25

  眼見柳文菲仗劍入魏陣。

  護花心切的蕭紹瑜,急催戰馬,瘋狂追趕。

  烏眉如劍,明眸似電,赤色盔纓追紅巾,一身金甲慕銀甲。

  英華劍出鞘,不容魏軍傷佳人。

  下一瞬,雙劍交輝,一對璧人并肩奮戰,成萬軍一景。

  英華配秋水,君子合神女,劍光交錯斬魏軍,郎妾豪情無限美。

  “殿下,可愿隨妾斬將奪旗?”

  萬軍叢中,柳文菲酣暢淋漓間,俏音之中蘊昂揚戰意,秋水劍遙指魏將。

  “正有此意!”

  一陣搏殺,蕭紹瑜亦是熱血沸騰。

  他骨子里繼承于母妃范瑛的英豪之氣,已如夏花綻放。

  烏眉斜挑入鬢,利如鋒槊,明眸幾乎怒睜,犀利如刀。

  “駕!”

  一聲長嘯催烈馬,悄然間領先戀人一步。

  “殺!”

  英華劍舞摧魏軍,瑟瑟魏將無處躲。

  “死于本王劍下,汝之幸也!”

  電光火石間,君子劍法顯神威,一劍怒斬怯魏將,從此九王威名揚。

  隨行護駕的范伯勛,一槊挑起魏將人頭,奮力疾呼:

  “爾等將軍已斃于南康郡王劍下,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于內,將軍授首,袍澤喪膽;于外,三面梁軍,虎視眈眈。

  已成孤軍、已處絕境的魏軍偏師眾將士,紛紛棄戈請降,再無戰斗下去的勇氣。

  望著垂頭喪氣的魏軍將士,蕭紹瑜感覺他們多是漢人。

  北魏胡漢雜居,漢人多有鮮卑化,鮮卑人在習俗上亦有漢化。

  從服飾、相貌、語言、名字等中,很難分辨誰是鮮卑人,誰又是漢人。

  然蕭紹瑜亦非憑空臆測,而是觀身形得出的判斷。

  在北魏,鮮卑人享受的物質條件,要比普通漢人好很多。

  從營養學角度看,于身形鮮卑人要更強壯,普通漢人則要瘦弱很多。

  確如其想,實際上此魏軍偏師,皆是北魏州郡兵。

  除少數高級將領,基本都是漢人。

  北魏軍隊分為三部分,即京營臺軍、鎮戍兵、州郡兵。

  京營臺軍是魏軍的絕對主力,負有宿衛京師、出征作戰之責。

  建國初期,皆由鮮卑人組成,此際已有鮮卑化的漢人強宗子弟充于其間。

  鎮戍兵設置于南北邊界,戍邊守土為主要任務,戰時則配合京營臺軍出擊。

  兵員組成上同臺軍,戰力亦不容小覷。

  州郡兵的主要任務是維持地方治安,防范百姓反抗。

  顯而易見,無論戰力還是戰斗意志,他們都無法與臺軍、鎮戍兵相比。

  這正是蕭紹瑜斬魏將,而魏軍偏師盡降,原因所在。

  同時,這也是元沐敢于兵行險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州郡兵皆漢人,即便盡殲于梁軍,元沐也不心疼。

  漢人數量遠多于鮮卑人,且人命如草芥,死了再招便是。

  然在蕭紹瑜的心中,卻無歧視之意。

  梁魏兩國的漢人,皆華夏血脈,同文同種。

  今日之南北之分,不是他們造成的。

  他們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掌控,又怎能左右國家民族之命運呢。

  歸根結底,他們也是無辜的苦命人。

  蕭紹瑜有心安置他們,除了道義,他還有其他考量。

  兩國相爭,實國力之爭。

  國力的構成,主要是軍事和經濟兩種硬實力。

  暫不提軟實力,單就硬實力而言,北魏強于軍事,南梁勝在經濟。

  此梁魏對峙,勢均力敵,原因所在。

  受過后世高等教育洗禮的蕭紹瑜,視野遠比時人開闊。

  他深知,不論個人的優秀,還是國家的富強,首先應著眼于傳統優勢,并將優勢做大做強。

  于南梁而言,經濟基礎取決于人口數量,畢竟仍是農業社會。

  受限于貨幣制度,商業的繁榮是有限的,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源于農業。

  在農業科技落后的情況下,農業的發展必依靠人力的充足。

  當然,自然條件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故蕭紹瑜欲安置降兵之舉,核心邏輯是增加人口。

  環顧降兵,他朗聲道:

  “眾位漢家兄弟,悠悠華夏衣冠,在梁不在魏,大梁歡迎你們回家!

  凡入大梁者,家有耕田傳世,子孫香火不絕?!?p>  自五胡亂華以來,北方漢人為了生存,逐漸為胡虜所用。

  存亡斷續之際,漢家王朝南渡,棄之如敝履,此怨已有百余年。

  蕭紹瑜的正朔之論、華夷之辯,能消弭此怨,喚回百年游子么?

  他們自出生,便生活在外族統治之下。

  不像薛子都因有家族傳承,而有對漢家朝廷的懷念。

  然于他們,正朔、華夷之辯,不如一飯。

  所以,蕭紹瑜許諾以田,實利誘也。

  北魏鮮卑貴族大肆圈占土地,致流離失所者眾。

  為了滿足貴族的奢靡生活、戰爭所耗之巨資,北魏朝廷盤剝之重,百姓苦不堪言。

  降兵及其家人,亦不能幸免。

  如蕭紹瑜所料,真正打動他們的,正是那句:

  “家有耕田傳世,子孫香火不絕。”

  “殿下說的,可當真?”

  膽子壯些的降兵,問出了所有降兵的心聲。

  他們當兵不過是為了果腹,很多人已是家無至親,了無牽掛。

  可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若于南梁,能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他們不介意扎根南梁。

  須知漢人對土地的眷戀,是融于血脈的,是與生俱來的。

  所以,他們更關心的是:蕭紹瑜能否兌現承諾。

  “本王若不能兌現承諾,愿傾囊相贈,放爾等北返?!?p>  蕭紹瑜當即作出回應。

  他的意思很明確:有田可耕便留,無田可走,并贈路費。

  等一等,看一看,又不吃虧,何樂而不為呢?

  察言觀色,蕭紹瑜目力所及,降兵皆有喜色躍然于面。

  “吾等愿從殿下!”

  降兵皆拜服。

  蕭紹瑜的思想工作,成效斐然。

  然其滿面春風之下,心中所想卻是另一番風景。

  “大梁之租、調、稅,也不輕呢,先穩住人心吧。

  若于戰后,父皇賞功授本王主政一方,或能有所作為。

  否則,破財承諾吧?!?p>  《梁書·武帝紀》載曰:

  帝臨陣,斬魏將,降魏眾,論正朔,辯華夷,許以田,收其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广元市| 平安县| 揭东县| 汉中市| 三河市| 防城港市| 常州市| 拉孜县| 邮箱| 建宁县| 玛沁县| 长岭县| 雷山县| 禄劝| 玉环县| 兴国县| 阆中市| 夏河县| 金秀| 洱源县| 丹凤县| 正安县| 江口县| 溆浦县| 衡南县| 义马市| 莲花县| 永泰县| 娱乐| 河津市| 佛坪县| 云浮市| 金坛市| 庆阳市| 射阳县| 墨脱县| 闵行区| 霍州市| 施秉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