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出事了
前世就是合作伙伴的二人臭狗離不開臭茅廁,再一次的談起了合作。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統計過,咱們城區有可能會被清退的磚廠一共有7家,都梁大酒店那家我已經談下來了,老鼠窯那家你談了。現在就只剩下5家。”
“九年制學校后面一家,玉帶橋那邊一家,天心橋方向一家。這三家看規模都是是二三十噸鐵左右的小磚廠,比較好談,但利潤也不大。剩下的兩家都是機械化比較高,能拆上百噸鐵的那種,都是在春光大橋附近。”
劉秋生滿臉的認真說:“全哥,不愧是你啊。市場調研居然這么清楚。”
他猶豫了片刻,壞笑的問道:“今天報紙上的那篇文章,該不會就是你的杰作吧。”
“咳咳。”
這種損人的事李全可沒直接承認。
看著劉秋生一臉我懂的表情,他趕緊轉移話題道:“那三家小磚廠先放一邊。我們主要的難點是春光大橋那兩家,他們規模大,設備新,污染相對來講沒那么大。而且后臺硬,可能不會那么容易被清退。”
“這個全哥你倒是不用擔心,我環保局的朋友說,這次上面是下了死命令的,一切對環境污染有影響的工廠企業,必須搬遷。誰也擋不住環旅游經濟圈的政策。”
李全點了點頭,既然上有政策,一切就好辦了,頂多就是時間問題。
“那春光大橋的兩家磚廠我們先留意留意,盡快把另外三家談下來,免得被別人捷足先登。這樣吧,九年制和玉帶橋的兩家我來談,展輝學校的那家你去談,盡量今明兩天搞定。”
“行,聽你的。”
一頓酒下來,李全還是掌握了話語的主導權。
雖然他還是將劉秋生當兄弟。
在商言商,自己畢竟多了幾十年的經驗,還多了很多對時代先知性的了解。自己在合作中占主導地位,總歸是要好過劉秋生的。
分工明確,兩人也不是墨跡的人。
稍微醒了醒酒,就往目的地出發。
李全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九年制學校旁邊的磚廠。
這家磚廠其實是被下達通知最早的,左邊是職業中專,后面就是九年制學校。
兩個學校夾在中間,這個磚廠還能開著也算是之前政策太松。
待李全找上門的時候,這家磚廠早就已經關門了。
在門口徘徊了好久,李全才等到一個身穿中山裝的大爺牽著條狼犬走了過來。
“小伙子,你在這是干嘛?我們磚廠現在不賣磚了!”
大爺拉扯著想往李全身上撲的狼狗,好心的提醒道。
李全狠狠的瞪了那狗一眼,嚇得那狗立馬往后退了退。
人慫狗兇,人兇狗慫。
“我不是來買磚的。大爺,我跟您打聽一下,你們磚廠停工多久了?”
李全給大爺遞了根煙,問道。
大爺擺了擺手,自己掏出了根煙桿,說:“得有半個月了。他媽的,也不知道是哪個生孩子沒屁眼的把我們做磚廠和做造紙廠的登了報,早上上面又來人,催我們搬遷。”
說完,他打臉了李全一圈,然后笑道:“小伙子,你是想來收我們磚廠的廢品吧。”
李全忙打了個哈哈,說:“大爺眼光真毒,我確實是想來談談這個事情。對了,您怎么稱呼?”
“我姓夏,談好說,這磚廠我看著建起來的,用料也是我一手過的。一共用了26噸多的鐵,價格呢我也替你算好了,鐵廠那邊是800塊錢一噸我打聽過了,一共就是兩萬零八百。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雜鐵,我估計得有個小幾噸,這些剛好給你抵人工。”
“一口價兩萬五也好,還是拆了按稱論價也行,你自己琢磨。”
李全愣了。
這次是真愣了。
大爺不愧是大爺,算的真深。
“夏老,你這價我利潤太低了啊。”李全一臉的苦澀。
“低,小伙子你別唬我。我去鐵廠問價是800一噸,那是因為我是生客。你們老客的價肯定還會高一點,這些利潤肯定不會少。我跟你講我現在也就是上年紀了,懶得折騰,不然早就自己上手拆了。”
“得,您老江湖,我就不跟您玩套路了。那咱們就這樣算,拆出來多少算多少,800一噸,您也別管我賣多少錢行不?”
其實這種利潤低的,相對來還是有一個好處。
按重量結,就等于李全不用墊付錢。需要花錢的地方就是請工人和挖機的錢。
這里鐵一拆出來,直接拉到鐵廠過磅結賬,這邊再結給夏老。
對于現在李全這狀況,這種方式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在夏老這種老江湖面前,玩套路賣聰明其實沒意義。
收廢品本身也是看碟下菜,不會每筆生意都很好掙。
“行啊,你什么時候叫人來拆?”夏老問道。
“明天吧,我得去聯系點工人。”
“那你把我號碼記一下,明天過來提前聯系我。要不然我遛狗去了你們找不到人開門的。”
“行嘞,夏老晚年福氣好啊,遛遛狗也挺自在。”
“可別,膝下也沒個孩子,也就遛遛狗打發打發時間了。這磚廠我開了這些年也折騰累了,拆了正好。”
李全:“……”
又和老人閑聊了幾句,無非就是順著老人的興趣養狗方面去。
聊完正往玉帶橋趕呢,大哥大就響了起來。
“喂,誰啊。”
“全哥,是我,劉秋生。”
“咋啦?”
“出事了,你趕緊來展輝這個磚廠一趟,我被人圍了。”
“對面是什么人?”
“就是磚廠的,說我不安好心,上門剛剛發通知說要清退,我就來談拆廠,還說我和登報的人是一伙的。”
李全:“……”
“行,我馬上過來。”
得,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本來借著王老師的手登報這事有點損人,發生這種應激的情況倒也正常。
只是沒想到的事自己沒遇到,先讓劉秋生遇到了。
從九年制到展輝學校還是有點距離的。
一個在都梁城東,一個在城西。
十來公里的距離,李全十分鐘不到就趕到了。
就是苦了路上的行人,沒少吃灰。
“大哥,那報紙真跟我沒關系。我只是接到上面同知,所以才能您這碰碰運氣。”
還沒進去磚廠呢,李全就聽到了劉秋生的解釋聲。
“TMD你繼續給我扯,哪有這么巧的事情?早上磚廠和造紙廠污染被登了報,環保局的人就來了。這才剛走,你就來談拆廠子的事?你這不是有預謀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