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嬸,最近飲食要清淡些,我給您加一味山藥,有助于脾胃。”林醒一邊輕聲叮囑,一邊熟練地在病歷本上記錄。張嬸感激地點點頭,滿是信任的眼神讓林醒的心中充滿了滿足感。
這樣的日常,雖然忙碌,卻讓林醒感受到了作為一名醫者的責任與喜悅,充實而有意義。
傍晚時分,隨著最后一抹夕陽消失在地平線上,府里的馬車會在醫館門口等著接她,林醒終于得以卸下一天的疲憊,正準備爬上馬車時,車簾被突然掀開。
春芽和小蘇的笑臉露了出來,歡喜的叫道:“小姐,你終于下班了!”
林醒好奇的挑眉,“你們怎么來了?”
春芽和小蘇一起伸手,邊拉著林醒上馬車,小蘇還邊回道,“來接你啊!今天春芽姐姐正好出來買些東西,我看你下班時間快到了,就求她帶我出來一起來接你了。”
“給你找的醫書看完了嗎?有不認識的字嗎?”林醒習慣性的問,她每次下班后,都會抽出固定的時間去指導小蘇學習,識字和背書,在輔導她的時候,林醒也會把當天學習到的新東西整理成筆記記錄,都很忙碌。
小蘇還未來得及回答,春芽倒是先問了個問題。
“小姐,你的醫術已經很高了,都有獨立診室自己開方了,為啥你還要不斷地學習呀?”小蘇學習她是理解的,但小姐每天都還要做功課忙碌學習就不太理解了,春芽早就想問這個問題了。
林醒微微一笑,正好給他們普及醫學常識。
“醫學是一門深奧且不斷發展的科學,它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好像靜止不變,它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河流,每一代醫者都是這條河中的擺渡人。”
好像說得文藝了一些,兩人有聽沒有懂。
林醒調整話術,重新解釋,“你們應該知道,每個人的身體體質不同,同樣的病癥但治療手段與方法卻不一樣,每個藥方都要結合個人的情況來開,而且古人云,‘醫者,意也,思慮精則得之,粗則失之。’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疾病,更是生命的奧秘,而這個奧秘,永遠不會完全展現在我們面前。并且醫學有自身的局限性,并非所有疾病都能完全治愈,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會有醫者不斷的探索,找到攻克的方法,作為醫者,就需要保持對醫學知識的敬畏之心,別想著醫術高了就不用學了之類的,它是需要去持續學習,了解過往和最新的醫療技術與手段,并且要不斷探索與學習。”
春芽和小蘇這次聽懂了,看著林醒滔滔不絕,聽得一愣一愣的。
林醒停頓了會,想起書架上大哥和爹幫助她收集到的醫學古籍,雖然已經盡力去找了,但現在的積累連一個書架都沒有擺滿,古代醫書在世面上流通的實在是太少了。
現代信息的發達,你想要找到什么醫書基本都能找到。
中醫大學里面更是非常系統的課程學習,各個科目從基礎到專業課更深層次的延展都有,但大多數學醫的學生,讀完本科加讀研用了八年的時間,也只是基礎理論學得扎實,獨立診療臨床經驗嚴重缺乏,在醫院里病人看見年輕醫師都不想掛號也是有原因的。
林醒在現代時曾被作為榜樣在省醫院里面宣傳,年紀輕輕就是主任醫師很少見。
她是因為有道長爺爺的加持,本身道長爺爺就是民間特別知名的道醫,行醫七十余年,她幫助整理出來幾十年的看診病例和實用藥方用法,出版發表給了她不少加分。
她自己更是從小被道長爺爺手把手的帶教傳授,才積累了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這些傳承讓她受益良多。
而民間還有多少專精的中醫大醫師們未被發現,比如現在回春堂的各個大夫,都有各自擅長的部分,她當然要抓住機會更用心的學才好。
林醒思緒晃蕩一圈之后又拉了回來,眼神變得深邃:“而且,小蘇,你知道嗎?古代中醫的許多寶貴知識,由于種種原因,沒能完整地傳承下來。有些療法,有些草藥的功效,或許早已被遺忘。這正是我們要不斷學習、探索的原因。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更多失落的醫術重新煥發光彩。”
小蘇聽得入了迷,她開始理解林醒那份對醫學的敬畏與熱愛。“林姐姐,我會更加努力的,我也想成為像你一樣的大夫,能救人于危難之中,還能不斷探索未知。”
林醒欣慰地笑了,她鼓勵的拍拍小蘇的手。
春芽在一旁看的眼紅,無奈她真的沒有那個腦子,小蘇記憶力驚人,曾試著教她背誦草藥,她上午背完,下午就忘了。
林醒望著小蘇那雙求知若渴的眼睛,她回想起小蘇背誦藥理時的專注模樣,那些復雜的藥材名稱和功效似乎對她來說如同兒歌一般朗朗上口。
然而,醫學并非僅憑書本就能精通,它是一門深奧且實踐性極強的學問。
林醒深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藥材的識別,不僅僅是通過書中的圖片和描述,更需親見、親觸、親聞。
而望聞問切的精妙,更在于與病患面對面的交流中捕捉微妙的線索。
小蘇還是需要在臨床實踐中才能成長為更快。
林醒想了想,交代她道:“你明天早起,和我一起去回春堂一下。”
小蘇一聽,興奮的差點跳起,雙眼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回春堂內,藥香撲鼻,各式各樣的藥材整齊排列。
林醒和楚大夫正站在柜臺里,和他聊小蘇的事情,先說了她的身世與心疾,又著重描述了她幾乎過目不忘的天賦,然后又重點強調了下她的認真與努力。
“你別看她小小的,這才沒多久時間,幾本醫書的理論知識都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而且這孩子也特別熱愛醫學,這真的是個人才,如果好好培養的話未來絕對是個優秀的大夫,所以我想帶著她一起在回春堂學習。我家里也沒那個環境。”
楚大夫笑容可掬地點頭認同,林醒的醫術其實可以獨當一面了,本來他是想安排個學徒給她的,不過自己想要帶人,他肯定支持。
“你的徒弟?”
“我才多大,現在說不上是徒弟,就是教她學習醫術,就想看看她能走到什么地步?”林醒沒想那么多。
“好吧,那就讓小蘇跟在你身邊當學徒,你看診時候她在一旁幫忙搭手,閑時你安排她學習就行。”
這一個兩個的女孩,學習醫術都這么用心且有慧根,而且人還在他們回春堂里,也是讓人欣慰的事情。
楚大夫看著眼前顯得有點瘦弱的小女孩,眼睛倒是跟林醒一樣亮,想起林醒說起她的身世和天賦,他忍不住憐惜,鼓勵她道:
“小蘇,醫學之路漫長而艱辛,但只要心懷熱忱,必有所成。你遇見林醒,是上天給你的機會,你需得把握住機會,好好學習!”
小蘇認真地點點頭,心中涌動著前所未有的激動和責任感。
她跟隨著林醒,開始了一天的學習。
從辨別藥材的外觀、質感、氣味,到觀察林醒如何運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每一個細節都讓小蘇感到新奇與挑戰。林醒耐心地講解,時不時提問,引導小蘇思考,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這味黃芪,你看它的斷面,紋理清晰,色澤均勻,這就是優質的表現。而這個……”林醒拿起一片葉子,輕輕一嗅,然后遞給小蘇,“試試看,這是薄荷,清新的香氣能直入心脾,有助于提神醒腦。”
小蘇接過葉子,閉眼深吸一口,清涼的氣息瞬間貫穿全身,她驚訝地睜大眼睛,仿佛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感知世界。
午后,林醒給一位腰疼的老人進行針灸治療,指給她認識相應的穴位,以及針灸要扎的深淺度和時間,小蘇在一旁安靜地觀看,眼中滿是敬佩。
藥館里面的大夫看著林醒更加忙碌,都不知道做什么表情了。
這才一個月而已,林醒就在回春堂站穩了腳跟,治療過的人還都認可了她,她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良醫。而且她的針灸之術名聲在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女性患者慕名而來。
現在,竟然還找了個記性這么好的孩子當學徒。
一時之間,幾個大夫心口酸酸的,人與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非寧的愿望
有喜歡看的書友們嗎?看過留個言吧,反饋反饋想法,我會認真學習與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