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眼睛
周末,陪孩子是常事,陪玩、陪學習,更有陪他們去吃美食。
這次也是,周六下午,去爬山、去看花,可是孩子們真的調皮,看完半山腰養殖的雞,非要帶一只回來當“寵物”。為了不掃興,只能采取緩兵之計,先買來一只,讓他們帶回。
一路上的興奮,也只有他們特別懂了。又是給它吃樹葉,又是給它取名字,還要陪這只雞聊天,徹底進入“寵物”模式。
只是,家里真不適合養雞,即便一只也不行,我是有些潔癖的人,聞到雞大便的臭味都很難受。再說,小孩與這只雞,靠太近了,他們就去摸摸雞。更讓我郁悶的是五歲的女兒,都要和它親嘴了,氣得我把她教訓一番。
因為周六比較晚回來,也不適合殺了它,就勉強留到了第二天??蛇@兩個家伙,只要我不看住他們,就立馬跑去和它玩,還去抓蟲子,拿米粒給它吃。這雞也是有趣,來啥吃啥,把自己吃得飽飽的,精神得很,就是不知道這兩個小主人可是不能呵護它太久。
為了讓孩子能徹底離開雞的世界,我只能把它趕緊宰了。問題是,孩子的爸爸不在家,左鄰右舍的男士也沒有人。我從上午等到下午,看著孩子們和它玩的歡,又沒有辦法解決它,也是很煩躁。
實在等不了,我把女兒帶去洗澡,洗完后給她看動畫片。把兒子趕去看書,然后把水燒上,決定自己來宰它。
多少小時候還有記憶,家里的大人殺雞,拿把菜刀,在雞的脖子上一抹,把雞血放了,很快就不動了。
就這樣,我帶著砰砰跳的心,抓了那只雞,可是軟綿綿的,暖呼呼的,還有雞的那雙眼睛,一直看著我,還真是要我自己的命。可是,箭在弦上了,只能硬著頭皮繼續。
我把雞頭按好,另外一只手拿了平時用的菜刀,在它的脖子上一抹,怎么沒有反應?我自己的頭皮倒是麻了起來。再來一次,再來兩次,終于,一股鮮血噴了出來,嚇得我差點把它扔了。
堅持住,把雞血放一下,就死了。只是雞的眼睛就不肯閉上,死死看著我,而且還在掙扎。
我等了一會,感覺不對,怎么還在掙扎?雞的眼睛還沒閉上?從它的眼神中,似乎叫我給個痛快。我一直對雞念叨:“sorry!…”然后又拿刀在它的脖子上抹了一次,這才發現,雞終于斷氣了,眼睛很快就閉上,不再掙扎。
我知道,這回,雞是真的死了,為什么那么久才死?是我的宰雞方法不夠干脆,根本沒有割破它的氣管,只是割到動脈,血是噴出來了,但是雞的氣管沒有受傷,依然呼吸。這是多么受傷的痛,怪不得它的眼睛一直看著我。
尋著這雙眼睛,突然想起了“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多少人的眼睛都在訴說自己的心,幸好沒有幾個人能懂眼睛的語言。
也許正是這事,我開始控制不住地回憶起見過的那些眼睛:學生的眼睛,亮晶晶的,有著靈氣,即使他們很調皮,那雙眼睛卻是清澈可愛;大人的眼睛,特別是成熟的人,眼睛里就很少能看到清澈的眸光,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經歷過一些歲月的眼睛,不是暗淡就是骨碌碌地轉,讓人捉摸不透他的想法,更不懂他想要做什么。
就是這么莫名,我開始越發關注一些人的眼睛,自然最愛看孩子的眼睛,因為那里有亮色,最美的顏色;那里充滿有趣,沒有欺騙;就是有謊言,也會被他自己透露出來,清澈明朗。
特別怕那種時刻不停轉動的眼,在那樣的眼里,看不到多余的色彩,除了那僅有的貪婪之色,或者說是鮮紅的血色,時刻嚇著人,盡管他自己覺得隱藏得很好,可是眼睛不配合他的心靈。
是悲是喜?多懂一雙眼睛,也是多了一分恐懼,若不是這只雞的臨終眼睛嚇著了我,也就不會對人的眼睛有這么多的敏感。
4.媽媽“說”……
那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說的是不是,因為沒有了爸爸呢?我們是有媽媽的孩子,但是自從開始上學,媽媽和我們相處的時間真的不多。
為了孩子的學習,媽媽總是在外打工,只有過年的半個月是全家人能整齊相聚的時光。直到現在也是一樣,她沒有特別多的時間與我們相聚相守,總是匆匆來,匆匆離去。
不過,我們都習慣了媽媽的“存在”方式。在我們的印象中,可能我們的媽媽就是這樣的,她也是我們的驕傲。
我對媽媽印象特別深,也是我和媽媽有些分歧的地方,便是她的信仰。我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喜歡去寺廟求神拜佛,她的任何事情都要問過“菩薩娘娘”,只要菩薩說“行”,她便全身心投入,必信無疑,結果對她而言,都是能如她所愿。
不僅如此,媽媽也喜歡幫我們去叫先生算命,或者問菩薩,我們長大后怎么樣。有趣又不有趣。
媽媽說,我是靠讀書吃飯的人,只是忙忙碌碌一輩子,如做夢一般。小時候的我不懂,也不信。但是一心認真讀書。兄弟姐妹三個,也就我,是穩穩的讀書人。
媽媽聽從了“菩薩”說的,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還是堅持讓我讀書。終于,我走入了吃“國家飯”的隊伍,風光無限。
只是,好強又單純的我,在這條路上,走得很辛苦,很傷感。為了生活,堅持也好,不舍也罷,還是繼續行走。只有我自己知道,風光的是他人,受傷的是自己。
今年竟然還受了“內傷”,盡管我說沒事,我覺得沒什么,但是每次被人無意觸碰到傷口,都要疼痛好久,好久。我知道,這不能怪誰,是我自己沒有愈合傷口,或者是自己還不夠堅強。
我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媽媽??梢财婀?,媽媽總是勸我,要放下心來,她說,她去幫我問過菩薩了,這是好事,以后會好的,只要好好干。
媽媽還告訴我說:菩薩說了,我原先呆的地方不好,那里不是我能生存的地方。
多么有意思的媽媽,看來她比我還傷心,所以她只能繼續尋求菩薩的指點。
有時就是那么玄乎。媽媽說,心誠則靈,她對佛的敬重勝過她自己。因為她的每次選擇,都是佛的指點。
在她很辛苦的日子里,佛說,她的未來會很幸福,很富有,至少是很多人羨慕的日子,所以她堅持著,堅持著,似乎真如此。
媽媽對佛的虔誠,真是不一般。這么多年的心酸,她都靠著佛的指引過來了,撥開云霧,見到了她想要的很多很多。
后來發現,和媽媽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她們都和媽媽一樣,做生意選擇地址都是沐浴更衣,問過菩薩。若是菩薩指引不理想,便作罷。她們都在訴說自己的需求,把希望寄托在佛的“回答”中。
我是個無神論,對媽媽的行為,不反對,也不參與。
媽媽說,她是有“佛骨”之人,她相信佛的指引。
媽媽還說,一個人,可以不相信佛,但是一個人的命運是早已有了定數。
我,不想輸給命運的安排,可是卻在冥冥中被命運安排了。
不過,現在,我可以依然遵從自己的內心,相信命運把握在我的手里。只是,我不想再和媽媽說,佛拯救不了誰。
因為媽媽的信仰,媽媽的生活,都是她的選擇。只要她自己開心,何必傷她的風景。
我能做的,也是盡量給她一些開心的事,能力范圍之內,一定要盡力。
雖然小時候,媽媽與我們又遠,又近。但是,為了我們,她所有的付出,遠超過一個普通的媽媽。
媽媽說,知足常樂,學會愛自己,愛生活,愛此生的擁有。
我說,好的。
可能,因為我也是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