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突發意外!【求收藏、推薦】
第一次點火實驗取得成功,使原“星火”項目組部分成員不再冷眼旁觀,也積極地投身于新型項目中。
實驗結果和數據已經呈報上去,這次陳和同意把項目成果公布,除了常溫超導材料。
在國家主流媒體的宣揚下,一時間國人為之沸騰!
而全世界也都對這個項目持觀望態度,原因沒別的,只是僅僅維持200秒而已,國際ITER早就能維持1600秒以上。
但是模擬球狀閃電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這種技術早在半個世紀前就有人研究,也沒有一個結果。
國人可管不了這些,短視頻下面各種留言:
“雖然我不太懂,可還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然后帶了一個紅心表情。
“厲害了,我的國,加油!”
“當然厲害了,核聚變懂嗎?氫彈爆炸,轟,毀天滅地!”有懂王開始扶貧。
……
隨后網上出現了一些稍微懂得其中一些知識的民科,他們提出疑問。
一篇名為《可控核聚變僅僅可控200秒?》的文章在網上被迅速轉載。
其中不停暗示國家不惜改變原有計劃,浪費巨大資源就是僅僅為了這200秒?
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
是有人居心叵測騙去經費,還是另有隱情?
陳和他們都很奇怪,為什么項目重新更換的事情這篇帖子的博主會知道。
轉載數迅速破十萬,雖然很快被和諧,可還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給記錄下來。
這其中就有一個陳和的同學,章揚。
當他看到項目負責人有陳和時,瞬間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原來陳和被華清和京大搶著招收,是讓他搞這個項目去了!
而且還鬧出這么大的動靜!
這就好像自己機緣巧合好不容易以為打敗了對手,卻突然發現對手已經上升到另一個層次去玩了,自己所謂的勝利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一種油然而生的嫉妒讓他忘乎所以。
高考成績出來了,他考了699分,華清大學肯定穩了。
他在短視頻平臺上,利用自己學霸身份,加上張揚激烈的言辭風格,已經迅速積累幾十萬的粉絲。
他深受學弟學妹和一些即將高考學生父母的追捧。
每天開開直播,被一群人奉承著,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很讓他滿足。
只是這幾天看到可控核聚變的消息后,像吃了一只蒼蠅一樣難受。
這天晚上又在搞直播。
“揚揚哥,你怎么看起來悶悶不樂?”有一個女粉絲問了一句。
“為國家的前途擔憂啊!”章揚隨口說了一句。
“我揚哥不愧學霸,思想境界跟我們都不在一個層次。”有人開始吹捧,并隨手來了一發火箭。
“唉,你們不知道,最近可控核聚變的那個負責人就是我同學!”
章揚一語驚人,迅速吸引眾多人的注意。
接著他明里暗里貶低陳和,把看得那篇文章內容又說了一遍。
最后抱怨國家用一個高中生去負責這么重大的項目,實在太兒戲了。
他的關點引起這些不明就里的粉絲的共鳴。
后面幾天時間,章揚查閱大量關于可控核聚變的資料,在視頻賬號上連續發了幾條關于可控核聚變實驗的視頻,無一例外都是貶低。
這些視頻引發大量點贊和評論,在章揚控制下,他刪除了所有反對的留言,保留的全部都是同意自己觀點的評論。
這又引發了大量關注,一時間他似乎處于輿論的中心,那種被關注的快感又回來了。
后來是與一個粉絲量巨大的科技博主的PK,吸引了幾百萬人得圍觀。
兩人在直播中,發表不同觀點,你來我往,最后章揚在一個神秘大佬連續刷出50個嘉年華的情況下勝出。
經過這次PK,章揚粉絲在網上組建一個“章牙舞爪”的家族,自稱“章家軍”,風頭一時無兩。
章揚飄飄然,似乎感覺自己能左右民意,再次與陳和站在了同一層面去競爭。
國家需要爭議,而不需要刻意摸黑!
互聯網的發酵本來就很快,章揚的偏激言論在剛形成一點勢頭時就被安全局盯上。
他們本以為此人背后有境外勢力支持,就按兵不動地在做了一番秘密調查。
當結果出來后,都愣住了,原來只是為了嘩眾取寵的網絡噴子,而且還跟項目組負責人之一的陳和是校友。
其中一個工作人員氣笑了,隨后聯系當地相關部門,讓他們擇機行動。
“不過那篇《可控核聚變僅僅可控200秒?》文章的作者很雞賊,IP地址做了處理,真實的已經被特殊手段抹去,如果他再發一個文章,肯定能跟蹤到,可是只出現一次就沒了。”
一名工作人員嘆氣。
“那篇文章專業人士看了,內容水平很高,不是一般民科或者憤青學生能寫出來的。”
另外一名人員微微點頭:“如果這樣,我們的排查范圍可以縮小很多!”
……
陳和肯定看不到這些,他平時連回消息的機會都沒有,一心撲在項目上,只盼趕快完成。
實驗初次成功,眾人想請聶老前來,只是得到的消息是聶老突然病了,現在在醫院躺著。
上層本來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要求是不要落后其他國家就行。
第一次實驗成功,相關專家都對此寄予了厚望,上層也把重視級別提升了檔次。
在第二次實驗前,派遣了許多相關機構的人來把守。
華夏科學技術大學實驗室有全國最先進的可控核聚變裝置,這不是什么秘密,稍微對這方面感興趣的人都有所了解。
每年實驗室會進行數十次實驗,在校的學生也見怪不怪。
可這次氛圍似乎有些莊重,通往實驗室的路這幾天被人把守,周圍也都布有暗哨。
甚至一些好奇的學生想拍些視頻都被制止。
好奇的人心里同時產生了一個念頭,國家這次是要玩一把大的!
而項目組也不敢大意,他們把成員分成數個小組,在每天的工作結束后,小組組長需要輪換值班。
陳和率領所有人,對裝置經過十多天的檢查修整,決定再次點火時間。
這次點火的時長準備提升到史無前例的三個小時,也就是10800秒。
若是成功,那基本可以宣布可控核聚變能進入生產實用了。
實驗前夜,眾人再次檢查裝置,陳和與尹啟航、吳旭三人一向走得最晚。
只是這次潘黃河也堅持留到最后,這讓他們都嘖嘖稱奇,不過也沒多想。
誰不想在這劃時代的成就當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第二天,實驗再次開始。
這次大家似乎不再那么緊張,都樂觀地認為一定能成功。
只是,意外發生了!
核聚變反應進行到一半時,突然電腦屏幕上溫度數據線忽上忽下。
接著是報警裝置的聲音大響,尖銳刺耳。
眾人紛紛驚呼,陳和腦子嗡地一聲,他連忙控制情緒,大聲喝道:“切斷反應材料注入,關閉電源!”
工作人員被他的聲音驚醒,連忙照做。
當一切都平靜下來。
陳和領著眾人來到反應倉室內,現場一片狼藉,還在冒著白煙,許多裝置都被燒毀。
陳和紅著眼睛,看著眼前一切,他在腦海中拼命思索。
不可能,不可能。
所有一切都是按照腦海中那些儲備的知識來的,而且自己在昨天晚上還檢查了無數遍。
“陳副總。”
洪向前在他身邊輕聲叫了一句,見他沒反應。
“陳和!”他提高聲音。
陳和茫然看著洪向前。
洪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道:“我們先回去!”
隨后他又安排人員清理現場。
陳和經過眾人時,無意間看到潘黃河,只見他眼中似乎閃過一絲興奮。
陳和心中猛然一驚,一股寒意透過脊背。
……
這次失敗沒有隱瞞住。
實驗室方向升騰的濃煙和傳出的悶響聲驚動了在校學生。
雖然已經放假,可華科大還是有不少留校生。
許多視頻鋪天蓋地的傳到了網上。
學校出面辟謠,說是一個化學實驗室倉庫起火,但是質疑聲卻越來越多。
章揚和他的“章家軍”及時搜羅許多資料,一時間鋪天蓋地的批判聲充斥在整個網絡上。
網絡安全局開始對這些聲音做出了管控。
幾天后,一條報道出現在官媒,承認了這次實驗因為失誤而出現意外情況,承諾已經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并未造成人員傷亡情況,項目組會深刻反省和總結經驗。
報道后面還附帶了一則視頻。
是聶醒民!
他蒼老的臉龐上沒有任何悲喜,說話的聲音很是吃力。
時間長達五分鐘,講話大致內容是他要為這次事故負責,請求大家相信國家,相信他們的科技工作人員。
報道一經發出,下面剛開始有許多是對他的理解和支持。
但是后來卻多出許多冷嘲熱諷的聲音,最后直接又把他前幾年反對粒子對撞機建設的事拿了出來。
“獨夫”一詞再次出現!
民眾從對可控核聚變項目的質疑變成對聶醒民一個人的人身攻擊。
陳和看著短視頻,眼睛通紅,他已經幾天沒有休息好。
他何嘗不明白聶老的用意,這次又是他幫自己扛下了所有!
“陳和,你振作起來,這次事件我們已經匯報給上面,上面的意思依然支持你,只是你要去一趟京都述職。”
洪向前在他身旁,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