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決賽輪
眾人登上五樓,唐敬和張昭連忙起身迎接,一陣寒暄之后,紛紛入座。
好巧不巧,陳時趙勝分別入座兩邊首位,針尖對麥芒。
“諸位才高八斗,驚艷絕倫,實乃潭州儒門大幸,今日能主持如此盛會亦是我唐某人之大幸,詩會最后一輪,唐某人愿拿出珍藏多年的寶貝,為第一名添點彩頭。”
午飯后,最后一輪比拼即將開始,唐敬臨時加碼,吊足眾人胃口。
他示意身邊人端出一個蓋著紅布的托盤。
紅布揭開,托盤之上是個陳年卷軸。
眾人的好奇目光中,唐敬虔誠的揭開紅布,將托盤之上的卷軸置徐徐展開。
“許圣真跡,軒轅執(zhí)劍圖!”一個眼尖的儒生率先尖叫出聲。
“真的是,不愧是唐儒”
“唐儒高義,今日得見即擁有”
許圣,即許清濤,生活于距今兩千多年的庸朝,儒門最后一位亞圣,儒學造詣最接近孔圣之人,庸高祖親封世圣公,世襲罔替。
哪怕九州王朝更替,世圣公府卻不動如山,備受歷朝歷代推崇,延續(xù)至今。
這彩頭太大了,許圣真跡,何等珍貴,就連皇宮大內(nèi)也不見得有幾幅。
當然真跡珍貴并不僅僅只是因為其藝術(shù)價值,更重要的是儒學價值。
相傳許圣真跡留有許圣余韻,一千多年前曾有儒生參悟真跡,一日之間證道一品大儒位。
一時間廳內(nèi)眾儒生除陳時外紛紛摩拳擦掌,欲得之而后快。
“小子,那卷軸之上有異世之魂獨有的氣息。”消失一天的玄遠突然出聲提醒。
許圣,許馨,世圣公府,異世之魂。
陳時聰明的小腦瓜立刻理清了其中關(guān)系,趙勝手里的唐詩怕就是來源于世圣公府。
什么世圣公,不就是穿越過來的文抄公么,有什么好稀罕的,天下文章一大抄,他陳時也會。
想到這,陳時對儒門的印象更加不好了。
“小子,那卷軸得拿下,老夫有直覺,卷軸可能有老夫本體的線索。”玄遠嗅到一股熟悉的氣息,就在卷軸之上。
“難哦,只剩九百多花骨朵了,那趙勝先出牌便絕殺了。”陳時有些擔心,對于場上形勢看的很清楚。
陳時憂心忡忡的同時,趙勝卻暗自得意,卷軸非他莫屬,雖然娘親給的冊子同樣出自世圣公府,但畢竟是傳抄本而不是真跡。
“唐儒高義,既然如此,本官便也拿出點彩頭助助興。”一旁的張昭跟風加碼。
張昭拿出的是一個通體瑩潤的玉牌,玉牌光華流轉(zhuǎn)一看就知道必非凡品。
“小子,注意,那縣令是個道門修士,另外他拿出的玉牌與你那便宜爺爺給的秘境鑰匙是一個媽媽生的。”玄遠眼尖,一眼看出端倪。
德朝人道鼎盛,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樂忠于人皇道和儒道,個中道修鳳毛麟角。
修士、秘境鑰匙,這張昭與陳氏族人是何關(guān)系?
看來今日要與趙勝拼個你死我活了,陳時對第一名勢在必得。
“唐儒、張大人,小女子有個提議,今日這最后一輪必然留名青史,眼下天已放晴,不如將賽場挪到一樓廣場,讓島上儒生共同見證。”何蓮兒提出建議。
“大善,今日我潭州儒門必定名揚九州。”
“可,何蓮首此議甚好。”
唐、張二人皆表贊同,立即吩咐下人在廣場上好好布置一番,眾人便下樓。
五樓眾人到達一樓有個短暫整修,既是為了儀表也是為了彰顯地位。
廣場上,那些沒上五樓的儒生們聞訊而來將正中央的決賽場圍了個水泄不通。
不僅如此,湖心島外未被荷葉覆蓋的水面上,密密麻麻的停了十幾艘畫舫,都是青山城消息靈通的達官顯貴們。
更有聰明人已經(jīng)架起賭局,賭趙勝贏得一賠一,賭陳時贏的一賠二十,情況則是押趙勝的占大多數(shù),押陳時的不及前者零頭。
一切妥當之后,唐張二人領(lǐng)頭,十位儒生魚貫而出。
儒生之中,趙勝走第一位,他一出現(xiàn)圍觀人群便爆發(fā)出雷鳴般的贊揚吶喊聲。
身為紈绔子弟,趙勝自然見過不少大場面,但面對這眾星捧月的場面,他還是破防了,激動得脖子通紅青筋畢現(xiàn)。
陳時對此見怪不怪,只是他沒想到自己出場時也有稀稀拉拉的肯定與贊揚,喝倒彩和非議聲幾近絕跡。
“陳兄,咱們?nèi)σ愿埃斱A看淡,不服就干。”最后一輪有專門的侍者,書童用不上了,臨近別離小胖子朱茂拉著陳時的手說道,經(jīng)歷今日起伏他似乎變得成熟穩(wěn)重了。
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第五輪題面揭曉,由自擬題變?yōu)槊},題面朔北,限時一刻鐘。
趙勝心領(lǐng)神會,暗自得意,剛剛
一樓修整之時他就命人將調(diào)查來的陳時生平轉(zhuǎn)交給了唐敬。
對于一輩子沒有出過潭州府的陳時來說,朔北這個題目就是他趙勝為陳時“量身打造”。
文以載道,文以詠物,他陳時一輩子未曾到過朔北,還能繡出一朵花來?
唐敬一聲令下,萬荷園賞詩會決賽輪正式開始。
陳時確實對朔北沒什么印象,但他以不變應萬變,任他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那邊,文抄公趙勝動筆了,一支筆在雪白的宣紙上刷刷刷。
隨著他寫下題目《雁門太守行》,湖心島四周溫度陡降,明明時值盛夏,卻如處寒秋,北風嘶吼,角聲陣陣。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趙勝寫下第一句,半空突然烏云翻滾,烏云之中傳來刀劍和戰(zhàn)車行進的聲音,轟隆如驚雷,延綿不絕,場上眾人為之一驚,鴉雀無聲。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隨著第二句落筆,半空烏云更加濃厚低沉,四周北風刮的人站立不穩(wěn),濃烈的血腥味止不住的彌漫,氣氛之壓抑仿佛眾人心上插著一把冷若冰霜的刀劍。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趙勝第三句還沒寫完,眾人便仿佛置身千鈞一發(fā)的古戰(zhàn)場,奔襲的腳步聲,殺機凜冽的交戰(zhàn)聲,絕望的吶喊聲,悲壯的戰(zhàn)鼓聲,一聲高過一聲,聲聲重擊在眾人靈魂之上。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寫第四句之前,趙勝停頓了一息,之后飛筆寫下第四句,然后落筆。
只見半空之中出現(xiàn)一名身著盔甲手握寶劍的將士虛影,渾身浴血,將士眼神堅毅的面對如墨鉛云,緩緩提起寶劍,用盡全力沖著烏云狠狠一劈。
那一劍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悲壯,有慷慨赴死的果敢,恐怖武的氣勢如同盤古開天辟地。
“轟”
烏云被將士劈開,金光乍現(xiàn),烏云在日光下如冰雪般消融,異象也隨之消散,溫暖回歸,金光之中的趙勝衣帶翻飛,飄飄欲仙。
“《雁門太守行》成績946朵。”何蓮兒發(fā)布趙勝成績時,眾人仍沉浸在異象的震撼之中,甫一回神便爆發(fā)出排山倒海的喝彩聲。
“這就是實力,潭州府鄉(xiāng)試第一的實力”
“來年會試,趙生必當問鼎三甲”
贊美之聲不絕于耳,946朵,今日賽詩以來最好的成績。
唐敬也相當認可趙勝的表現(xiàn),他難掩高興的捋了捋花白的山羊須,趙勝真孺子可教也,也不枉他臨時改題,沒有浪費他的一番心意。
一邊的張昭則一臉玩味,不置可否。
趙勝對此非常滿意,現(xiàn)如今湖中只剩一朵花苞,那陳時縱有潑天本身,那也于事無補。
官二代的修養(yǎng)讓他抑制住了內(nèi)心的狂喜,目光如有形的利箭般射向陳時。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陳時依舊沒有動筆。
人群里,朱茂和謝懷德焦爐的目光鎖定陳時,內(nèi)心期盼能有奇跡出現(xiàn)。
雁門太守行真的是占據(jù)天時地利人和的作品,既符合題目要求,也暗喻忠君愛國,取得這樣好的成績一點都不奇怪。
但是,陳時要如何破開這迷局,卷軸和玉牌難道就這樣拱手他人?
距離交卷,還有最后五分鐘!

西瓜燉月餅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我又灰溜溜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