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緩緩被推開。
“這邊再來兩人,丹桂不夠了!”
“你到底買不買啊,這是最低價了,三百兩銀子,一盞唐高宗時期的紫砂壺,這個價良心吶!”
“萎陵菜、海風藤、使君子、補骨脂、青風藤、澤蘭、貫葉金絲桃還缺什么?!”
“六百文還嫌貴?大哥,我家吃飯用的碗還百文呢!”
……
嘈雜的聲音一下子爆發出來,好像沒人發現門外進來一伙人,四郎向四周瘋狂的打量,這里簡直就像繁華的街道,賣什么的都有,那里有人正在為顧客推薦它的菜刀,那邊有人正在搬運書籍,還有的人在販攤上推銷他的壯陽藥。
好不熱鬧啊,朱允炆拉了拉小川四郎的手,示意他跟在自己后面。
兩人來到一座小木屋,這里好像是哨臺之類的東西,朱允炆拿手敲了敲木屋的門,門吱呀一聲開了,走出來一位十幾歲的小孩,小孩留著蘑菇頭,眼睛吧嗒吧嗒眨著,看到是朱允炆,兩眼放出光來,嘴上的笑容也活潑起來。
“菊老!你怎么回來了,這個月不是你值班吧。”男孩稚嫩的笑著。
“小米,這個月是你媽媽值班?你娘呢?”朱允炆摸著小孩的頭,非常的慈愛。
“下去看貨了,您別小瞧我,我也是可以看門的,畢竟咱這地方偏得很。”小米顯得非常開心,看朱允炆就像看自己的爺爺一樣。
“來,認識一下,小米,大名……你大名叫個啥來著?”朱允炆禮貌的指著小米,卻尷尬地忘記了他的大名。
“菊老,你真的很適合當個不問世事的隱士呢。認識一下,我叫王四六,小名小米,我爹叫王雙七,他在福州抗倭呢。”小米天真的看著小川四郎,無瑕的笑容融化了小川四郎的心。
“你好,我叫言明合,老家徐州……額,老家……老家……忘了。”小川四郎忘記了自己身處異世,近乎脫口而出,說到一半才想到自己還修仙的呢。
“忘了?好吧,無所謂了,看你是明人,諾。”小米從衣兜里掏出一塊麥芽糖,“給你糖吃,你可千萬別相信那些鬼迷溜眼的倭人,我告訴你吧,他們鬼著呢,昨天我娘賣藥的時候,碰見個跟倭瓜一樣矮的倭人,那人鬼的很呢,二百七文一斤的茯苓,那人偏說貴,扯開嘴皮子就和娘砍價,硬要二十買。
我娘倭語不識幾個,看在都是民間的,最后給他抓了四斤半,那狗東西就給了一兩!你說我們賺幾個錢容易嗎,死倭鬼,真想扒了他們的皮。”小米好像非常健談,小川四郎接過糖本想走,見小米拽著他的衣角,只好認真的聽。
掙脫掉小米,二人向里面走去,“對了對了!言哥哥,你的牌!”小米在他們身后叫著,跑過來遞給小川四郎一塊木牌,牌子上刻著隸體“游者”的字樣,背面雕刻著宮殿外隨處可見的龍頭。
朱允炆看了看木牌,繼續拉著他向里走:“這個是你的身份牌,既然你能進來,自然是收到認可的,以后憑借此牌可以進入此地,你要知道,這里的結界范圍很大。”
小川四郎摸摸木牌,感覺自己以后會和這里有不少交集。
“剛那是小米,王四七是他的真名,這里除了管理員,都用真實姓名,但是你太特殊,請你記好自己的假名。”朱允炆語重心長的叮囑四郎。
兩人穿梭在小販之間,這里非常大,天花板離地恐怕有好幾十丈,買東西的人支著一個小帳篷就能販東西,這里不止一層,向上看去會看到有很多的小販在二層,三層,四層支著自己的小帳篷,這讓小川四郎想到了百貨商場。
朱允炆一邊穿梭在商販之間,一邊給他介紹:“正如老夫所說,這里是一個民間修行者的集市,一層是賣雜物的,也是最大的一層,這里有各式各樣的稀奇玩意,比如古玩,”朱允炆指了指旁邊給顧客介紹鼻煙壺的中年商販,商販見朱允炆看他,連忙站起身舉了個躬。
“還有賣武器的,賣衣服的,賣餐具的等等。”朱允炆邊走邊指,凡事他知道的人,都尊敬的給他作揖或鞠個躬。小川四郎知道他在這里地位不淺,心里又安了下來。
“這里當然不止有倭人,還有明人,高麗人,有時候也有幾個南洋的,大鼻子藍眼睛的……”朱允炆剛要繼續說,小川四郎打斷:“還有大鼻子藍眼睛的?他們也修仙?不是說‘亞者可求仙問道’嗎?”朱允炆點點頭,“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聽說他們那里有什么卡徒,什么魔鬼尊需要靈藥之類的。”
小川四郎的疑惑一會兒就消失不見了,他看到了師傅停了下來。
“這個叫升降,是便利的交通工具,目前只有修仙的能運作它。”朱允炆拉著四郎走進升降,按了一下按鈕。
“零,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這么高?零是什么?”小川四郎看著流金字寫的按鈕,不解的問。
“一會兒就知道了。”朱允炆敷衍他。
二層馬上就到了,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吊燈,那吊燈格外的耀眼,像是一輪小太陽,每個玻璃罩子都被做成龍頭狀,十分華貴。
“那燈是蘭老做的,蘭老是個了不得的藝術家。”朱允炆帶著四郎走出升降,向中央走去。
這層樓呈圓筒狀,兩邊是高高的書架,書架一直通到上面的天花板,最中央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桌子,不少人安安靜靜的看著書,有的人手指不停的動,一看就是在學習術法。
書架前擺放著梯子,這種梯子可以移動,方便了讀者取放書籍。
“這是第二層,圖紙是一個灰眼睛棕頭發的人給的,他的眼睛上還長了一對兒玻璃,他說這是他們那邊的圖書館,說是能更好的方便人找書,后來宮主覺得不錯,就花錢建了。目前看來還不錯。”朱允炆找了個地方坐下,“你可以到處看看,宮里很大,你不用著急。”
小川四郎并不著急參觀,因為他已經到過這種地方很多次了,他更關心朱允炆在宮中的地位:“師父,你為什么被人叫做菊老?有什么寓意?”
朱允炆正在安逸的品味自己在客棧賣的上好淮安綠豆酒,“嘖,嘛,告訴你也無妨,老夫是這御海長生宮的管理人員之一吶。”
小川四郎在朱允炆旁坐下,朱允炆見他不愿走,只好繼續介紹:“行宮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所以要有很多管理人才能保持它的運轉。御海長生宮的管理人員有二十五位,這里的老板是宮主,宮主主要是為行宮的經濟來源做保障,并不一定是最強的,但是沒錢什么事都做不了,宮主反而最受人愛戴。
宮主的下一階是四位長老,御海長生宮這邊以梅蘭竹菊作為四長老的代號,我的代號就是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不正是這樣的嗎。
四位長老的下一階是八吏長,宮里用八個東瀛的惡鬼來作為代號,狂骨,酒吞童子,大天狗,雪女,河童,玉藻前,八岐,座敷童子。再下一階就是十二衛,以十二生肖作為代號。
宮主是宮里的經濟來源,宮里的各位都是民間修行者,大多都是窮光蛋,所以宮主一般都是某個富賈,也有可能是朝廷中的官宦。剩下的二十四位負責行宮的安全事項,這里的結界就是二十四位管理員共同維持的。”
“這里也有等級劃分嗎?為什么我的牌子上寫著游者?”
“宮主,四長老,八吏長,十二衛,高階宮員,上階宮員,中階宮員,下階宮員,游者。”朱允炆把酒壺蓋住,站起來拍拍小川四郎,“既然你對第二層不感興趣,來,我讓你了解一下等級制度。”
小川四郎跟著朱允炆走上升降,兩人片刻之后就到達了第三層。
“這里是各種各樣的委托,這些委托就是宮里提升等級的方式,當然十二衛以上不光要完成相應的委托,自身修為還得達到一定程度。”
這一層的四面都貼著各式各樣的紙,紙上介紹著委托的內容。“采集八十斤當歸,六十九斤肉桂,兩公斤金銀花。報酬:十一兩。注:沒有修為要求,八月十四日之前提交到鳥取琴浦鎮蘇子村田塢藥鋪。”
“尋找有價值的真實的東瀛禁術的線索。報酬:一百兩。注:歸元以上,時間不限,可將線索提交到鳥取縣鳥取市八頭郡枯布府。”
……
各種稀奇古怪的委托看的人眼花繚亂,有求購豬肉的,有想搭個船到暹羅的,有想組隊去探險的,還有襲擊上杉家族成員的委托。
“這里的委托也是有限制的,有的委托不需要修為,有的委托就要較強的人才能接取。”朱允炆指了指最里面的柜臺,“接取委托需要找柜臺的人蓋章,需要出示你的身份牌,蓋了章以后的委托才有意義,不然就無法獲得報酬。”
小川四郎了解了行宮的大部分事情,這可真是一處隱居避世的好去處,能看書,能購物,無聊的時候還能挑戰挑戰委托。
兩人又上了一層。
“第四層,一個茶館,休息的地方,沒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有時候會有商人來這里簽合約。”
小川四郎樂此不疲,又來到第五層。
這里非常宏達,像是一個類似歌劇院的東西,一排一排的座位從高到低鋪下來,前面是一處寬大的舞臺,舞臺上正在有幾個人站著聊天。
“這里是競購場,是為一些有錢的修仙者提供的,看那里。”朱允炆指著一扇黑洞洞的門,那扇門很普通,不仔細看都發現不了。“這里是對外人開放的,一些官員或商賈從那扇門進來,那扇門直通我們經過的那條峽谷,很長的一條路。”
小川四郎點點頭,“這里沒有家族修行者嗎?一個也沒有?”朱允炆不屑的說:“除了你,一個沒有。這里很排斥家族修行者,他們很不得把家族修行的都殺掉,這就是我為什么再三跟你強調要隱藏自己的身份。”
小川四郎頓時感到有些不安,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接下來呢?上面是什么?”小川四郎看到朱允炆沒有繼續帶他參觀的意思,忙問。
“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分別是十二衛,八吏長,四長老,宮主的辦公區,高階宮員一下不能出入,高階宮員也要申請才能進入。”
小川四郎看朱允炆態度堅決,只好作罷。
朱允炆看著他的反應啞然失笑:“哈哈,小子,你可真是天真,老夫都帶你進來了,怎么可能讓你失望而歸呢。我們先在這里等等,宮主還沒上班呢,老夫帶你去見宮主。”
四郎一下激動起來:“見宮主?宮主是個什么樣的人?官員?大名?還是富賈?”
朱允炆面帶笑容:“別著急,你見了就知道了,御海長生宮的宮主,沒有修為哦。”
“沒有修為!居然還能做宮主。”
朱允炆帶著小川四郎來到八層,“小子,你去別處逛逛吧,老夫去找老梅要壺酒。”四郎倔強的要求師傅讓自己也見識見識四長老之一,還說不讓見就不認他這個師傅了。
“好好好,老夫帶你去找他,你可別嚇哭了,長老級別的都是創世下階以上的大能,一根指頭就能把你吹的灰飛煙滅。”
朱允炆向里走去,這第八層只有一條直通深處的走廊,走廊兩邊是酒紅色的墻壁,顯得非常古樸。
兩人繼續向里走,途中小川四郎看到了三扇門,第一扇上畫著一副淡雅清新的菊花,白衫門配上古樸的水墨畫,門上還寫著“菊”,是草書。這是師父的房間?他有這么好的家居然還到外面當乞丐,真不知道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第二扇是竹,這扇門是白鐵的,上面刻著一副幽竹圖,楷書大字“竹”就刻在門的最上面,門檐上還掛了一塊匾,寫著楷書的“天道酬勤”,看來是一位書法愛好者。
第三扇是蘭,這扇門的材質好像是紅木,門上畫著一個男子在賞蘭花,旁邊是一首贊美蘭花的詩,是用東瀛文寫的“生世本幽谷,豈愿為世娛。無心托階庭,當門任君鋤。”四郎不懂東瀛書法,只是草草看了一眼。
終于來到第四扇門,這條走廊大約有幾十丈,兩扇門之間就有二三十丈,這一間房得有多大啊。四郎想。
第四扇門連圖都沒有,白樺門上只有草書寫就的“梅”,除此之外還有一扇鏤空的窗,窗被雕成梅花的樣子,后面用粗油紙遮擋著。
朱允炆在門前立了立,單手推開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