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兵力調動
淮南的趙軍兵力,相較于開戰前,已經少了許多。
但淮江上的水師力量,絲毫沒有減弱。
艦隊力量比大齊要高出數倍,即便大齊已經又下水了幾艘戰艦,依舊沒能填補落后的空缺。
南邊敵軍占據江面主動權,不時對北岸齊軍進行挑釁。
雙方的戰事沖突,在江州一帶愈發激烈。
反而在中游淮北三州一帶,趙軍以及藩王軍的動作漸漸減少。
如今正處八月,淮江汛期,中游水流湍急。
前些日,已經有一艘趙國戰船,在淮江上觸礁沉沒。
現在江州的下游地帶,成為趙軍的主攻方向。
雙方已經對峙數月,戰線沒有任何變化,如此看來,完全是來發展為長期對抗。
若長久下去,淮南之地,恐怕會被趙國漸漸吞沒。
身為叛國者的越王李瓚,面對趙國卑躬屈膝,毫無尊嚴可言,割讓戰略要地銘山八郡,只換來數萬趙軍入主淮南。
不管是淮南各地,還是銘山八郡,齊國無論如何都會收復。
身處凌陽的李衡,在九月臨近之際,下大了一條命令,對大齊的軍隊進行調動。
現在戰事整體相對平穩,給了李衡調動軍隊的機會。
如今整個大齊的兵馬,三支主力軍。
其中關中軍負責拱衛京畿,淮北軍與南邊敵軍對峙,而黃文敬率領的代州軍,條件更為艱苦一些。
經過征兵,數月的訓練過后,目前朝廷仍有不少新增兵力,用以增援大齊各地。
九月二十一,一支兩萬兵力的齊軍部隊,從關南而出,駐守在了淮北許州。
而與此同時,位于許州的關羽部三萬大軍,從許州撤離,往北返回關中。
如此的兵力調動,似乎只是一次普通的部隊輪換。
江北有不少趙國安插的細作眼線,得知齊軍動向后,從楚國境內偷偷回到趙國,將此事稟報給了趙國皇帝。
這是兩國開戰一來,齊軍首次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調動。
趙國朝堂上下,對此兵力調動之事完全不在意,認為不管齊軍怎么調遣兵力,淮江之險依舊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防線。
也確實如此,齊軍與趙軍對峙了數月,齊軍從未渡過淮江進攻,戰場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趙軍手中。
即便趙軍抽調出不少兵力回國平叛,憑借聯軍的總體兵力,依舊能夠穩固地守住淮南。
齊軍水師的組建以及訓練,已經遠遠超出李衡的預期。
但水師終究是齊軍薄弱的一環,想要徹底反超,絕非易事。
李衡的目光,開始轉向西面的代州。
代州收復了也有一段時間,如今整個西面,楚國的威脅已經沒有這么大,甚至齊軍也逐漸掌控了一些主動權。
黃文敬曾率部攻入楚國境內,試圖奪回當初被割讓給楚國的城池,但猛攻數次后,依舊是無功而返。
齊軍的兵力損耗已經不小,黃文敬也不敢再冒險,先鞏固好西山關防線,上書朝廷等待命令。
相較于開戰前,李衡現在對代州更為重視,幾個月前,李衡只想著能夠守住代州防線便可,但是現在,他的計劃開始變了。
向西進攻楚國。
為此,朝廷所新征召的兵力,大部開始調往代州之地,負責防御與楚國接壤的地帶,填充整個邊境線,甚至就連夏州西面邊境的荒涼之地,李衡也調遣了少量的部隊,以防楚軍偷襲。
數數十年間,楚軍基本沒有對夏州發起過戰事,因為夏州西部極其荒涼,大多是黃沙大漠,行軍以及后勤極為困難,相對于代州,確實不是一個合適的進攻方向。
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夏州東南以及中部地區,在當初李衡的經營下,已經開始變得富庶起來。
中部的夏州馬場,給大齊軍隊提供了數萬的戰馬,而東南部的禮水一帶,其糧食產量在今年秋收更是大大提升。
夏州早已不是當初的貧瘠之地,與合州一同成為大齊北境糧倉,也是代州軍的重要后勤補給地區之一。
朝廷軍與夏州地方軍,一同守衛著整條漫長的邊境線。
與此同時,新部隊逐漸抵達代州,而常駐代州的守軍,也開始了休整,被調回關中后,整頓幾日便開始南下,目的地便是淮北三州。
關羽所率領的兵馬,半數已從淮北撤出,回到關中重新整備后,并沒有返回淮北防御,而是繼續往北,調派到了西面的代州。
當關羽抵達代州后,負責代州軍事的主將黃文敬,方可從前線撤離,回到凌陽覲見皇上,隨即又率領軍隊南下,獲得了一個新的職位。
淮北江防主帥。
如此一來,關羽的部隊與黃文敬的大軍互換陣地。
關羽部負責進攻西面,黃文敬部負責鎮守淮北三州。
淮江的上游,流經楚國東南,而翻過東南的山脈后,便是淮南安州。
李衡的戰略意圖,也十分明顯。
進攻楚國,奪取淮江上游之地,隨即大軍從上游出越過淮江,從西面向東進攻越王李瓚所在的安州府。
當初大齊軍隊進攻幽州時,也因為燕水阻擋無法速攻,便由關羽率部,繞道冀州,從燕水下游渡江,奇襲幽州府,獲得了戰爭勝利。
如今,有一個機會放在齊軍面前。
目前的形勢,大齊已經與楚趙兩國同時開戰,完全沒有什么通行權可言。
齊軍如今的首要任務,便是進攻楚國以東,除了收復五年前丟掉的失地外,更重要的一點,便是經由經過上游渡過淮江,而后一路東進,收復淮南。
楚軍也在向東面增兵,對于齊軍而言,攻楚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當初關羽部駐守在淮北三州時,曾經有過要借道楚國渡江的想法。
但最后因為兵力不足,否決了此進攻計劃。
因為在云山西面,同樣部署著不少楚軍部隊。
云山山脈是齊國秦州與楚國的分界線,地勢險要,有多處重鎮。
齊軍若從這個方向進攻楚國,必然會承受巨大的代價,傷亡不少。
既然齊軍無法從秦州方向進攻,那就只能從代州出發,攻占楚國東南之地,來一個戰略包抄。
此時齊軍的戰略目的,并非殲滅云山的楚軍,而是借道渡過淮江。
而想要往淮江上游進攻,齊軍就必須先攻克一道難關。
位于楚國東部的重鎮。
巴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