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的期末成績后,第一反應是孩子的成績不算太壞但總感覺和自己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孩子不算不聽話,但小的毛病也不少,所以這段時間腦子被思緒擁堵著,感到很茫然,通過和老師溝通和這段時間的反思總結如下。
在生活中,家長總是一廂情愿地以自己的方式愛孩子,總覺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常常只想到了自己的好心好意,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孩子的年齡和個性特點,最主要的是忽略了孩子的正常需求,以至于對自己深愛的孩子并不了解,對孩子的心理需求更是茫然。
在學習上,沒有教會孩子那是她自己的事,而是過度投入當成了自己的事,以至于自己比孩子還認真還細心。由于自己職業的習慣,總要求孩子也能夠做每一件事時能盡善盡美,卻忘記了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只有七周半的孩子,以至于孩子做什么事都缺少自信,甚至沒有她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想法。我記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有一段話,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們的教育重點是要保護好孩子的自我修復能力,就象種一棵樹,固然需要我們花心思去澆灌、修剪,但過多的培育只會有弊無利,甚至導致樹的死亡;教育孩子也是這個道理,孩子天生就具有修復能力,我們更多的是尊重他,培養他的獨立能力,遇到問題不要過多干涉、批評,更多時候只需點到為止。當然對于孩子的身上屢次不改的毛病也要痛下決心去糾正,讓她一次就長記性。
再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自己缺少靈活的應用,雖然溫老師的日志里給我們家長總結了那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但自己只知道從上面生搬硬套卻不會靈活應用,教育是一門永遠研究不完的學問,哪怕是再優秀的父母,再專業的教育學家,面對著生靈活現、迥然各異的孩子,是無法用一套簡單的教育理論來應對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好教育的尺度靈活的用身邊的事來影響孩子。
同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老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要多和老師交流。通過和老師交流,我的視野開闊了,明白了家長其實是一門特殊的職業,溫老師具有豁達的胸懷與豐富的教育經驗,我為孩子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而感到非常慶幸,為自己能遇到這樣的益友感到幸福。
總之,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場持久戰,勝負需要通過長時間才能印證,我們家長會持之以恒的陪孩子一起成長。
吳婭迪家長
20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