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告白”當然非彼告白!
不然豈不是團長一發瘋,世界又要搞得一團糟?
當然上面只是調侃,這個片段主要是在阿虛返回現實后,與長門有希進行了一段對話,對故事的結尾進行一個總結。
原著中關于這個情節著筆不多,而在定下由八田真一負責這個情節后,監督武本康弘與編劇志茂文彥專門商量了一下,不定下固定的腳本,而是給八田真一最大的發揮空間。
在八田真一的預計中,這將是一個長達6、7分鐘的片段,如果有人將這部電影稱為“世上最壯麗的告白”,那這個場景將是最后的高潮,算是對全篇的總結與升華之處。
而由于人物與場景的限制,這種戲碼只能是站樁對話,即兩個人沒有大幅度空間關系改變的靜態對話。
這種要素極其缺乏,畫面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增加信息量,所有的信息都來自兩個角色的臺詞的普通戲,著實太過考驗演出家的功力。
就京都動畫自身而言,關于站樁對話的戲是有兩個佳作的,其一是日后的《冰菓》19話,用一集的站樁對話來展示折木與千反田二人在社團教室聽廣播推理的過程。
其二還是后來作品,《吹響吧!上低音號》第二季中第5話,在七分半里,以完全不變的空間位置關系進行了TV動畫史上前所未有的完整交響樂演出,所有人站樁吹奏,只有音樂,連臺詞都沒有。
當然,那些都是后話。
而八田真一需要做的不僅是將這場站樁對話拍出趣味,牢牢勾住觀眾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這一段必須營造情感爆發點,以此作為這部動畫電影的最后高潮。
雖然這段戲之后還有大概五六分鐘的結尾戲,但那些只是填補一些前面挖的坑,給觀眾一個交代,這里才是決定性的地方。
結尾是很重要的,有時甚至可以提升整部作品的格調。就像《魯魯修》第二季,前面的故事都快兜不住了,但結尾《零之鎮魂曲》一出,立馬神作。
甚至不客氣地說,這場戲如果沒做好,那么京都動畫從漫無止境的八月開始鋪墊到現在的所有工作都是白費。
漫無止境的八月指的是京都動畫用不同的分鏡做了八集相同的故事,目的還是為了給劇場版做鋪墊。
要畫分鏡,首先要了解故事要表達的東西。和很多華夏作品要表達的大格局不同,霓虹的作品經常是在宏偉的世界背景下表現人與人之間的羈絆。
那么阿虛與長門有希的羈絆到底是什么性質呢?
八田真一端了杯茶,細細品了兩口以解酒乏,他先在紙上寫下阿虛與長門有希的名字,又畫了幾個箭頭。
這個羈絆并不難懂,阿虛對長門有希是友情,長門有希對阿虛卻是愛情。
是的,愛情。雖然書中將其解釋為之前重復五百多年的錯誤導致,但在進行動畫處理時,無論從表現力還是觀眾的接受度來講,突出這種若隱若現的愛情成分是有必要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阿虛是長門有希的全部,所以長門有希可以放棄原來的世界;長門有希對于阿虛來說是特別的,但這個隊伍中還有其他的團員,他們一個也不能少,阿虛不能放棄原來的世界。
那我呢?
八田真一的手突然有些顫抖,原來的世界被我放棄了嗎?
想到這里,他突然有些莫名煩躁,推開了椅子,在書房內來回踱步。
一步、兩步、三步,慢慢地不由自主地跑到了窗邊,今天是農歷的八月十二,橢圓的月亮有些清冷。
但屋內的燈光顯然有些惹人厭,真一干脆將燈按滅,方才感受到了美妙。
那句話怎么說?
“吹滅讀書燈,一身盡是月。”
清冷的光將心中的陰影埋藏,時光還是將一些東西沖淡。
八田真一終于還是將思緒轉回了動畫身上,他盡量地想象著阿虛與長門有希的對話。
首先是場景,小說里這段對話在病房里,動畫里肯定不行,表現力太弱,要有一個可以足夠發揮的場景,最好在室外。
分鏡也要豐富一點,避免單調與無聊,所以場地最好在天臺。
一定要有明月,月光要柔和,也要清冷,天空要有黑云,剛開始要遮住大部分月亮,只剩一個月牙,伴隨著兩人的對話,黑云慢慢褪去,月牙增大。
這個過程可以作為一些鏡頭之間的轉場,阿虛之前不也吐槽過,不知道怎么拍就拍天空吧。
“誒?不對。”八田真一望了望天上并不完美的月亮,心中加了一句,最后的月亮還是不能完全圓,因為這個現實的未來并不是長門有希想要的未來。
還有一點,盡管長門有希否認過,但各種跡象都說明她是可以連接各個時空中的自己的,所以某種程度上,長門有希是知道固定的結局的,那么她為什么仍然要去做這一切?
只是為了賭阿虛是否會改變決定嗎?不應該只是如此的,長門當初因為阿虛在圖書館為她辦讀書證的舉動而心生愛慕,那么現在應該也有一個同等重要的理由。
雖然書中有那些阿虛威脅資訊統合思念體的話語,但如果再加一個關心的動作也許會更好。
八田真一重新將燈打開,坐在椅子上,手指輕輕地拍著桌子。
這動作不能曖昧,也不能冷淡,因為兩個方面過度都會導致阿虛被認為是一個渣男,度必須把握好。
搭衣服如何?那就必須下雪了,嘿,真是忒俗的套路啊!
捏了捏眉頭,這段還得依靠微動作、微表情的表演來展現長門的心情,最好讓觀眾一下子就泛出同情,,那么眼神演技就很重要了,或許還得讓堀口和西屋來親自下手。
分鏡必須得多樣,長遠俯仰結合,這樣畫面才更具有表現力。
想到這,真一突然笑了,要是石原叔來做這個,說不定還得加一個旋轉鏡頭,這沒結婚的老光棍對于愛情戲的演出倒是很拿手。
但旋轉鏡頭不能要,盡管加上演出效果會很棒,但愛情戲里這種旋轉鏡頭用得太多,會讓觀眾發生理解誤差的。
畢竟,阿虛對長門有希可不是愛情。
但也不能不滿足觀眾的窺視欲,或許可以在其中一些對話上,將“機位”放置在掩體處,營造出一種狗仔“偷拍”的感覺,讓觀眾的八卦心理來滿足一下?
沒辦法,這種心理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特別是那些CP黨。
畢竟這部電影說實話就是粉絲動畫電影,預計一百六十分鐘的時間過長,想回本就必須最大程度地吸引粉絲。
八田真一并不覺得這有什么,有自己的藝術理念是好事,但吃飯也不能耽誤是吧。
而且能盡情展示演出的機會也不多,《消失》也是因為是公司作為進軍動畫電影的敲門磚才下大功夫的。
……
夜黑,月高,人微醺。
微風透過窗紗拂過身旁,清冷的感覺卻使八田真一困意更深。
潦潦草草地將想法記在本子上,真一也不著急做分鏡,畢竟這部動畫的監督是武本康弘,很多東西雖然自己能做,但還是需要尊重監督的,探討之后再做也不遲。
至于現在,不如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