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人榜新鮮出爐啦,一眾閑人立馬圍上來看熱鬧,頓時又是好一陣驚嘆。
“何九怎么回事,怎么老占著位置啊?是不是不想突破嗷?”
“感覺還是狼王厲害,這又贏了一場啊,以后必成大患!”
“江女俠,好厲害!”
“顧小桑,嘿嘿,顧小桑……”
……
雖然一眾發言中好像混進來什么奇怪的東西,但不重要。一眾人還是瀏覽著榜單。
突然,有人疑惑到:“唉?之前那個十一歲的哪去了?”
“就外號清風劍那個,叫啥來著?朱什么?”
另一個人遲疑道:“是叫朱常吧,我記得在上一個人榜他是在十八位來著。”
他瞧著十八位上的另一個人,有些疑惑:“人呢?不會是死了吧?”
“那肯定是死了啊。”另一個帶著些許快意的聲音傳來,是一位世家來人,他環顧四周:“大家都知道,只有晉級為外景和長期沒有戰績,又或者死亡才會下人榜。”
“他才八竅,總不能是突破外景了吧。”那人十分得意:“肯定是死了!”
那人目光四處巡游,試圖觀察周圍人的反應,卻只見到一群呆滯的目光和一張張震驚的臉龐。
他心知有異,不敢大意,順著眾人的目光瞧去。
那是一張附在人榜最后的說明。
“原人榜十八位清風劍朱常,一步登天晉升外界,故而下榜。”
后面解釋了何為一步登天,以及在上一次人榜后朱常的幾次出手。
雖然對于生死無常宗突然冒出一個實力高強的圣子有些驚詫,但在朱常突破外景這件大事之前,一切都變得不重要了。就連朱常的修為從八竅突然跳到眉心祖竅修成這件事都變成了細枝末節。
“十一歲的外景!”良久,終于有人喃喃道:“還是一步登天的外景!”
上一次一步登天還要追溯到百年前了,那人后面一年一重天,快速成為了法身。
而就算是一步登天,比起十一歲來說又低了不止一籌。古往今來,能在這個歲數成為外景的,可都是神話中響當當的大人物,個個都在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難道我們這一代,要出一位高居九重天的仙神了?”有人低聲說,帶著些許懷疑。
被這人警醒,眾人忽地領悟:這就是抱大腿的好時機啊,現在投資一點資源,那可是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回報!
因此一眾人風風火火地奔回本家回報去了。
---------
少林寺中,某位明明想當白衣劍客卻迫不得已修行金鐘罩走上肉坦路線的孟奇疲憊地回到禪房,卻見到一群人正圍著一張榜單議論紛紛。他不免好奇,亦是走上去。
“那可是十一歲!我同你講,他朱常必然成為一個拋不開的歷史重要人物。后世人想要研究我們這個時代都得從他的事跡上著手!”
‘咦?’聽到熟悉的名字,孟奇精神一振,拉住身邊的小沙彌:“這位師弟,他們說的朱常是?”
“師兄還不知道嗎?”那位沙彌用驚訝地眼神看了孟奇一眼,仿佛在看一個孤陋寡聞的人。
“我常在后山修行,所以不知。”孟奇倒不在意沙彌的眼神。
那沙彌也就老實回答了:“神都一個小家族出了貴子,十一歲就修成了外景。眾師兄正在討論他呢。”
“外景?十一歲!”孟奇大為驚駭,幾乎懷疑與自己的隊友不是一個人:“怎么會這么快就成了外景?”
“是啊,就是這么快。也就是這樣,才顯得他天資出眾。”沙彌有些憧憬:“據說他善使劍,就連江湖名號也都是清風劍。”
‘還真是他。’孟奇有些錯愕:‘他不是才兩竅嗎?怎么幾個月不見,就沖到了外景去了。’
轉念一想,孟奇又有些擔心:‘隊伍中出了一個實力遠超平均值的隊友,這也不一定是好事,下一次任務難度會不會大幅度增加啊。’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孟奇有些擔憂地睡下。
同樣的場景在一處處大宗門中上演,安靜已久的修行界仿佛被投入一塊巨石一般泛起了漣漪。無數人開始審視這位十一歲的外景。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詳細的情報傳開。
“小半個神都的陰陽魚異象。”有人捏著情報冷笑:“道家的小輩?得找機會除掉。”
有人恨自然也有人歡喜,沖和道人摸著胡須:“好啊,要不是我在北周不方便,抽空也得過去見見這個后輩。”
“不過,似乎有點問題啊。”沖和道人忽地察覺到情報的缺失:“一步登天的劫難呢?”
不止沖和,許多人也陸陸續續發現了這個問題,頓時朱常身上又籠罩上一層迷彩。
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朱常有所猜測。
他本來做的準備是讓八景宮這個具有鎮壓功能的彼岸物件幫忙拖延些許時間,結果一直到自己的蛻變完成,都沒有感受到來自上天的劫難。
這很不正常。
遠的有人皇一步登天四劫加身,而未來孟奇也會是四劫加身。所以才常常有人驚嘆孟奇的天資之高。
而朱常沒有了劫難,也就沒有了吹噓的地方。
‘怎么回事呢?’朱常心中迷惑,卻難得其解:‘我身上有什么特殊的嗎?’
遍觀諸技,他忽地恍然大悟:‘我是道德天尊傳承,修得也是和他一樣的法相。能當做小號的存世之基,世界開心還來不及,又怎么會用劫難阻我道?’
‘原來如此,如果對世界有幫助的話,世界也會幫助你。’朱常若有所思:‘這算什么,功德?’
功德當然不是如此簡單的事,但朱常卻敏銳地意識到:‘一旦世界擁有自我意識,哪怕混沌難明,卻也會本能地對有利的事情示好。’
或許這些知識現在沒什么用,但等到日后有需要的時候,這些平日里的經歷和積累就會化作助力,讓朱常跨過難以逾越的高峰。
又在家等了幾日,朝廷居然還是沒有派人來過問,朱常也就知道多半是世家和朝廷達成了妥協,都不許在明面上拉攏他。
嘆了口氣,朱常念叨著:“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啊。”
“看來接下來要好好安生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