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送別
隨后她又看向面前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一雙美眸之中充斥著濃濃的不舍之色。
“此去秦國,日后恐再難相見。
今日,麗質在此拜別父王母后,日后女兒不在承歡膝下的日子里,還望父王母后保重身體。”
說罷,便跪下對唐王李世民與長孫皇后三跪九叩,以作拜別。
在這交通閉塞的年代,遠嫁的女子想要會娘家一趟困難重重。
尤其是遠嫁到國外的女子,可能此生都再見不到自己的父母一眼。
這一次的相見,很有可能便是永別。
長孫皇后見到自己的女兒這個樣子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
李世民看著叩首的女兒,眼中也是充滿了濃濃的不舍。
至于周圍的那些文武百官們,以及那些老百姓們。
看到這一幕也是紛紛落淚,至于是真心還是假意就無以得知了。
李麗質叩首過后,起身看著沒有個對她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家人的臉。
仿佛是要將他們的臉印在自己的眼中一般。
“麗質……”
看到自己的王兄時,李承乾喊了她一聲。
這一聲里,包含了太多的不舍。
“你在那邊,要好好的。
要是贏楷那小子欺負你,你就寫信告訴王兄,王兄會率兵踏平秦國,迎你回國!”
李麗質點點頭,從小到大,這位王兄便是最疼愛她的。
只要是她要的,李承乾便會想盡辦法弄來給她。
而旁邊的李世民看著了眼李承乾。
雖然此時李承乾說這話有些不對,但是李承乾能說出這番話來,他還是很欣慰的。
在與眾人一一拜別之后,李麗質轉身便走向秦國的車隊。
無論身后的長孫皇后如何呼喚,她都沒有回頭。
她怕自己這一回頭,就舍不得再走了。
李麗質離開后,贏楷和幾位秦國的使者走了過來。
現在輪到他們拜別唐王李世民了,這是該有的禮儀。
贏楷攜使團眾人對著唐王李世民行了一禮。
“贏楷攜秦國使臣,拜別唐王陛下。”
唐王李世民并沒有說什么,只是大手一揮,便有幾十輛馬車行駛過來。
贏楷不知道這里面裝的都是什么,不解的看向他。
唐王李世民開口解釋道:“麗質是寡人最疼愛的女兒,如今她出家,寡人自然不會吝嗇她的嫁妝。
況且,寡人也很看好你,這也是對你的一筆投資。”
說罷,唐王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一眼贏楷:“希望你不要令寡人失望。”
他如此說,贏楷瞬間便明白。
這些明面上都是李麗質的嫁妝,是不屬于兩國交易之內的東西,他可以自由支配。
而唐王李世民之所以這么做,也是為了李麗質。
為了日后在贏楷在秦國有能力護住李麗質。
現在秦國,大公子扶蘇成為下一個接班人的呼聲最高。
唐王李世民自己便經歷過奪嫡之爭,他是弒兄才登上王位的。
所以他深知爭奪王位的殘酷。
若是贏楷在王位之爭時死了,那李麗質便會成為寡婦。
雖說有唐國在,秦國依然會善待她,但是唐王李世民依舊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兒守寡。
更何況他也看好贏楷這個人,所以他愿意投資他。
贏楷自然明白這一點,故此,他對著唐王李世民深深一拜。
“多謝唐王陛下。”
不管唐王李世民是出于何何意送他這些東西。
但單就是這些東西,唐王李世民值得他這一拜。
唐王李世民將贏楷扶起,說道。
“好了,快走吧。”
贏楷上車,馬車緩緩啟動。
唐王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看著馬車離去的影子,眼中皆是不舍。
畢竟那馬車中載著的可是他們最疼愛的女兒。
待馬車的影子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中,唐王李世民攜帶唐朝的文武百官回朝。
而馬車內,待看不見自己父王母后的身影后,李麗質的臉上留下兩行清淚。
在父王母后的面前,她還能強裝堅強。
但是如今唐王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已經看不到了,她才讓一直強忍著的淚水落下。
坐在一旁的贏楷看著傷心的少女,并沒有開口安慰什么。
他知道現在無論怎么安慰,都安撫不了她遠離家鄉,遠離家人的悲傷。
至于蒙毅,因為車上坐了李麗質,他不便再坐馬車,便騎馬跟在馬車的周圍護衛著兩人的安全。
哭了一會,李麗質從慢慢止住哭聲,看著坐在他對面的贏楷。
有些好奇的打量他。
贏楷感受到李麗質的目光,回望著她,但是李麗質半天都沒有說話。
贏楷也沒有開口說話,兩人就這么靜靜的望著對方,不知道對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最后還是李麗質扛不住,率先開口:“當初你在書法大會便認出我來了。”
一句疑問的話,她說的很篤定。
贏楷點點頭,這事并沒有什么好隱瞞的。
“那你當時為什么不說?”
李麗質很好奇,當初贏楷明明知道他就是長樂公主,為什么他還能裝作不認識的幫助她。
贏楷笑了笑說道:“若是當時你知道我便是秦國的九公子,你會說么?”
李麗質想也不想的搖頭。
若是當時知道他就是秦國九公子,她才不會接受他的幫助。
贏楷摸了摸她的腦袋,不知道她為何會在這件事上糾結。
認出與不認出有那么重要么?
而李麗質,在看到贏楷的手伸過來時,本能的想要多躲開。
這么對年,除了他的父王與母后外,還沒有人對她這么親密過。
即使是他的王兄李承乾也沒有摸過她的腦袋。
但是不知為何,看著贏楷的那張臉,她想要躲開的的腦袋又怪事神差的停了下來。
只是她的臉上,紅暈早已蔓延。
看著李麗質紅紅的小臉蛋,贏楷笑了笑。
隨后他便閉目養神。
來的時候是一路順利,可回去的時候就不見得了。
他要養好精神準迎接接下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