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對王位可感興趣?
最終贏楷只是說這個不好說,畢竟說出來有點拉攏唐國將領的意味。
眾國公將軍這才作罷。
很快,秦國使團便在大唐待了快一月有余。
自從之前宴會過后,諸國的使團盡皆返回了自己的國家。
只有秦國使團還留在長安城中與唐國商議交易甲胄兵器一事。
之前他們給唐國的那些戰馬可不是無償贈送的。
畢竟秦國與唐國又是結盟又是聯姻的,不都是為了這些。
談判這些事贏楷不懂,便全權交給了跟著一起來到唐國的使者們。
這也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最終在雙方的談判下,大唐的朝廷最終決定給秦國馬鞍馬鐙五萬副。
而鎧甲,戰刀、弓箭與長槍則各三萬副。
秦國的裝備遠沒有唐國的精良,有了唐國的這些裝備,秦國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強大精良的軍隊。
而唐國在這一方面并沒有吝嗇,很快就將這些東西交割完畢。
就在秦國使團在返回秦國的前一天晚上,唐王李世民突然將贏楷招進宮中。
且只讓贏楷一人前往。
在鴻臚寺中的贏楷聽到唐王李世民召令的時候就知道他找自己是什么事。
一臉平靜的跟著傳令宦官進入大唐的王宮,就連蒙毅項想要跟著一起都讓贏楷拒絕了。
唐王宮的御書房中。
唐王李世民看這淡定的站在他面前的贏楷說道。
“贏楷,你讓我感覺到很意外!”
一句話,贏楷并沒有感覺到意外。
也沒有說話,而是靜靜的等待著唐王李世民的下文。
“麗質我的最寵愛的女兒,若不是為了聯盟,寡人不會將她嫁出去。
更不會將她嫁給一個籍籍無名的王子。
當寡人知道秦國是派你來聯姻之時,寡人雖然同意你們的的聯姻。
但是寡人的心中還是多有不滿。”
贏楷靜靜的聽著唐王李世民的話,笑了笑,說道。
“此乃人之常情,若是外臣有個女兒,外臣自然也不希望嫁給一個籍籍無名之人。”
唐王李世民聽后,隨后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
隨后又緊緊地盯著贏楷,語氣變得嚴肅。
“贏楷,大秦至今還未立太子,雖世人皆說秦國的大公子會是秦國未來的儲君,但寡人知道那不過是世人所說,而不是秦王嬴政所說。
寡人將你叫來,只想問你一句話。”
贏楷在唐王李世民的注視下,依然淡定。
“不知唐王陛下是想問何事?”
“贏楷,你對秦國太子之位不感興趣嗎?”
說罷,唐王李世民便緊緊地注視著他的雙眼,仿佛是要將贏楷內心最深處的想法看透一般。
但是令他失望了,即使面對的是唐國的君王,即使他問的問題事關秦國的未來。
但是贏楷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
既沒有興奮,也沒有憤怒。
有的只是無盡的平靜。
平靜的讓李世民反而有些看不透。
“唐王陛下,外臣也有個問題想問你。”
唐王李世民挑眉,還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就先來提問了么。
“問吧。”
贏楷直視著他的眼睛,問道:“當初,玄武門之變之前,唐王陛下對唐國的王位是否感興趣?”
“哈哈哈哈哈哈——”
贏楷的問題剛出,唐王李世民便爆發出一陣大笑。
隨后他的眼神變得銳利兇狠,緊接著一股獨屬于帝王的威壓便向贏楷襲來。
“贏楷,你知不知道玄武門之變在唐國是一個禁忌,一個任何大唐的臣子都不敢在寡人面前提起的禁忌。”
但是贏楷并不畏懼他的眼神,無畏的與唐王李世民對視。
“贏楷乃秦國的王子,并非大唐的臣子!”
看著依然平靜的贏楷,唐王李世民收起了他的帝王威壓。
“很好!
日后若是有什么事,可來大唐找寡人。”
一句話,贏楷便明白了唐王李世民的意思。
聰明人之間不需要將話說的太清楚,若是太過清楚,反倒是沒有任何意思。
而唐王李世民在贏楷的反應中便知道了贏楷的想法。
看著贏楷,他的眼中滿意之色愈加濃重。
現在他才回味過來,自己在麟德殿之上試探贏楷,而贏楷又何嘗不是在借助他的試探一展自己的才能。
若贏楷想要隱藏鋒芒,他有太多的借口可以推脫。
唐王李世民已經可以想象贏楷這這邊的表現傳回秦國后。
秦國的朝野會引起怎樣的震動。
而贏楷此行之后,必會引起秦王李世民的重視。
而贏楷也沒有拒絕他的好意:“多謝唐王陛下。”
唐王李世民哈哈大笑,而后擺擺手,讓其回去。
贏楷回到鴻臚寺中,蒙毅很識趣的沒有去問唐王李世民與自家公子都談論了些什么。
第二天,秦國使團已就要返回秦國了。
長安城中的所有大門盡皆打開,儀仗隊伍甚至擺出城外。
而李世民更是攜大唐的文武百官親自送秦國使團回國。
城外的隊伍浩浩蕩蕩,幾千人的隊伍綿延數十里。
大唐帝王的掌上明珠要遠嫁秦國,李世民為她安排了上千人的奴仆侍女隨行。
光是宮中的御廚就安排了百人隨行。
生怕李麗質吃不慣秦國做的飯菜,會受委屈。
如此豪華的陣容,也足以證明李麗質在李世民心中的重要性。
長安城門下,李世民與長孫皇后,還有李麗質的兄弟姐妹們一起同李麗質做著最后的告別。
李麗質今日依舊是一身華麗的宮裝,整個人恍若是九天瑤池走下凡間的仙女一般。
“麗質,到了秦國后記得常寫信回來。”
人群中,同樣是一身宮裝的長孫皇后拉著李麗質的手,哽咽的說道。
在得知自己的女兒就要遠嫁到秦國之后,她昨日一夜未眠,今日雙眼通紅。
李麗質看自己的母后這個樣子,安慰道。
“母后放心吧,兒臣到秦國后會常寫信給您的。”
相比于母愛如水的長孫皇后,唐王李世民便是父愛如山了。
“麗質,你是寡人的掌上明珠,但同樣也是我大唐的長公主。
在秦國,你代表的便是我大唐的顏面。
嫁過去后當守婦道,尊女德,不可忘記女子的三從四德。
一定不要失了我大唐的顏面。”
唐王李世民的語氣頗顯嚴厲。
李麗質自然知道自己在秦國的一舉一動都是代表這唐國的臉面。
“兒臣明白,定不會失了我大唐的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