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事畢,待到趙隸一行再次來到松州城時,天氣已然轉涼。
重走在松州城街道上,趙隸一時間只覺得唏噓不已。
“一來到這,就又想起當初北歸的時候。還記得初見十三叔時,那威風霸氣的模樣,著實讓人心顫啊。”
“當時還想著,老天哪里生得如此大漢,那般大的長刀,叫嚷如雷好似霸王轉世似的。”
說著趙隸轉過頭,笑吟吟道:“十三……嗯?十三叔人呢?”
“拍馬屁也不看看人在不在。”
景陌雪翻個白眼,嘟囔道:“一進城就不見人影,鬼知道去了哪。”
‘這不知羞的狗東西……’
趙隸嘴角微微抽搐,轉過身繼續閑逛。
不同上次,這次再來松州城,他卻是發現了些許不同。
行人往來面多帶笑,街巷口尾亦是不見聚眾乞兒。
正細細觀察著,忽見前頭一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掉落一只荷包。
這男子也不曾察覺,依舊往前走。
而另一名衣衫稍顯破舊的少年卻是迅速彎腰拾起,快步追上。
兩人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互相道謝致意。
“此地之民,到有向善之心。”
呂泰輕聲開口。
趙隸亦是點點頭。
一地風氣如何,同本地父母官如何行事是離不了干系的。
官貪喜樂,周遭有求于他的人也就會投其所好,正所謂上行下效,久而久之自然就蔓延至百姓中。
同樣的,若是官明公義,同樣能把這公正良善的風氣蔓延開來。
腳步不快不慢,轉過幾條街巷,一掛著濟善堂匾額的門堂就映入眼簾。
左外立著一塊木牌,上寫著:白粥稀飯,一日一舍。
不少年歲不大的孩提在其中跑跑鬧鬧,盡是歡聲笑語。
“自您回長安后,朝廷確有旨意傳至此地。陛下親自嘉獎此事,還點了這松州刺史與青竹縣令的名字。”
呂泰瞇眼道:“能讓陛下下旨點名嘉獎,此二人勢必前程無量。這事更是民望政績,就算有朝一日此二人離任松州,后繼官吏也絕不敢改濟善之政。
沿途還聽說,不少地方官吏都開始爭相效仿。
這般安民之舉若細論起來,應當皆是國舅之功。”
“這孫大人辦的不錯,沒糊弄事。”
趙隸點點頭,站在街對面又細看了好一會,才轉頭看向一家酒樓,“若如此,到不必藏著掖著了。我去樓上坐坐,你去請他過來。切記,萬不可驚動任何人,最好找到能單獨見面的時候去請他。”
“喏。”
呂泰離開,趙隸一行當即便進了這家酒樓。
進了二樓包廂,趙隸獨自站在臨街窗前,看著街面上的過往行人,面露沉思。
一旦開戰,松州城勢必為首沖之要地,那時候這城內的百姓,怕是就沒此刻安逸笑臉了。
至于這松州刺史……
此人心智堅定與否,將直接關系城池穩固。
他固然可以派人留其身邊,威脅逼迫他不得不抗敵。
可那樣一來,本就處境艱難的松州城,怕是就要難上加難。
上至官吏下至百姓,眾志成城的抗敵,這才算最好。
否則其中無論何方勢力有了間隙,都有可能使松州城危在旦夕。
“人來了。”
這么快?
趙隸聞聲轉過頭,只見身上還穿著便服的孫刺史,正一臉震驚的看向他。
“真……真是國舅爺來了。”
孫刺史面露驚喜的匆匆進來,“下官松州刺史孫德行,拜見國舅爺。”
呂泰早早關上房門,隔絕外間雜亂耳目。
“孫大人坐。”
趙隸笑呵呵伸臂一請,安若上前。
孫德行面色紅潤的坐下,興奮的訴說起來。
說的都是趙隸走后,他如何如何施政,如何如何改過自新。
他也不出聲打斷,就這么笑吟吟的聽著。
“唉,說起來陛下還降旨嘉獎,著實心中有愧啊。他人不知,可下官心中怎不明白?這都是國舅爺教導有功,才使得下官洗心革面。”
孫德行嘆氣道:“想當初,國舅您不因下官齷齪而責罰,反而悉心調教,給了下官重新做官的機會。每每想到此,下官便夙夜難寐,覺得若是不干出一番政績來,著實對不起國舅您如此苦心。”
說著他突地想起什么,“對了,您這次微服而來,可是……”
點點頭,“確有差事。”
說著,趙隸示意呂泰將圣旨印璽,一一擺在桌案之上。
孫德行剛想起身行禮,就被趙隸制止。
在其示意下,膽顫心驚的打開桌面圣旨一瞧,剛剛還喜不自勝的心情,霎時跌落谷底。
“這……”
“方春陽怕是要反了。”
趙隸平靜開口,“陛下命我前來,統南地官軍嚴加防范。松州之地要,孫大人當心知肚明,若一旦戰起,這里是要扛起大梁來的。我此前已走遍劍南、江南二道各地的都督府與軍府。
但聞我帥令,頃刻間便有數萬將士從各地而來。”
沒有說北邊顧淮直的事,也沒有說著數萬大軍是個什么樣,他在盡力不讓這孫德行覺得惶恐。
可即使這樣,孫德行捧著黃絹的手,仍是顫抖個不停。
心中一嘆,趙隸起身來至他身后,伸手輕輕按在他肩膀上,“孫大人,我之所以開誠布公的與你講明,其一乃是因為你為松州刺史,這事你必須知道。其二則是我真的希望,你能擔起這份擔子來。
在地方上做一番政績是不夠的,若想進長安,想在六部謀個侍郎之類的實權位置,還得再拼一把。”
孫德行抬起頭,帶著一絲希冀詢問,“方春陽欲反,會不是消息有誤,是假的?”
“那是最好的結果。若真如此,就權當我們白忙活一場吧。”
緩緩將圣旨放在桌上,孫德行低下頭沙啞道:“國舅爺,下官輾轉數地,在南地當過七州刺史。下官不傻,南地軍府是個什么樣子我心知肚明。
就當方春陽真要反,那您能不能給下官一句話,關內會派軍南下嗎?”
果然,這位孫大人還是從此間種種,猜到了一些。
“北地……也不安寧。”
換言之,關內衛軍恐不能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