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是自己命題自己考,沒有可比性。但沅鴻平均分85分,還是明顯高于其余班,因為題目也大同小異,所以顯得四班成績很突出。
一些家長很顯然對這個年輕、水平高、教學成績好、孩子還特別喜歡的老師充滿了感激,所以不遺余力的贊美;一些正氣的老師領導也感受到了沅鴻的付出和班級的特色,交口稱贊;一部分老師拭目以待,不知在期末全鎮統考怎么樣。
子虛鎮全鎮五個鄉,除了子虛鄉和烏有鄉,還有東蕩、沙石和西嶺鄉,后兩個鄉相對較小,三個大鄉有四個初一班,沙石鄉三個初一班,西嶺兩個初一班,合計17個班,1032人。
每期子虛教育辦都組織統考,然后對統考年級的教師和學生進行排名和獎勵。教師算排名和超過平均分兩筆獎,學生獎勵前一百名。這在全鎮教育系統是一件大事,對學校的影響不可小覷。
子虛中學未下放前不參與統考,每年中考考不了幾個一二三中。下放后,在全鎮的統考中,教師至今沒有拿過名次。學生前一百名,一般十到二十個,看上去沒有吃多大虧,但是明白人明白,三個大鄉還不到二十人是吃了虧的。加上子虛中學環境最差,成績一直是上不去。好多優秀生源流往臨近的烏有鄉和沙石鄉中學。
槍打出頭鳥,沅鴻班級在學校四個班中各方面表現是最好的。所以背后遭人嫉妒也是正常,遭人算計也正常。沅鴻也全不在意。沒有人傻到當面來指責或打擊他。沅鴻埋下頭繼續做自己的事。
對于班級活動開展,沅鴻組織了兩次戶外。一次戶外是到河對岸的插天山。這次是全班參加,沅鴻親自組織和設計節目。青山尋寶、登頂爬山等幾個節目。
買了一些糖和本子筆書做獎品,用小紙寫好獎品名稱,然后揉作一團丟在一塊區域的隱蔽處,學生再去尋,找到后按照所寫兌換。學生忙得不亦樂乎,接近一個小時的尋寶完了,絕大部分學生都有所獲,大家興致勃勃。
然后是登頂爬山比賽,最后十名同學取勝得獎。然而天公不作美,一下子陰云密布,沅鴻仰觀天色,立即組織撤離,一下子大家到了渡船上。大雨滂沱,河水暴漲,狂風肆虐,渡船飄搖,學生尖叫,好不容易到了對岸,沅鴻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學校后,龍建校長正在新教學樓徘徊,見到沅鴻大發雷霆,劈頭蓋臉一頓罵。“你搞什么鬼,下這么大雨行船,要是船翻了,你該坐牢!”
沅鴻被嚇得不輕,低著頭不敢做聲,一些學生在旁邊也像做錯了事一樣,陪著沅鴻低頭挨罵。好在家長見到孩子回來安全無恙,幫著打圓場,“沅老師是好老師,犧牲休息時間搞活動,我們很感激的。下這么大雨,我們擔心而已,已經回來了,龍校長就不要批評他了。孩子們可喜歡沅老師了,回家都是我們沅老師我們沅老師的”。
原來下雨后,很多家長到了,從來沒下過這么大的雨,很多家長擔心出安全問題,懷疑會翻船,都來逼問龍校長。龍校長被家長提到冷水里一樣,不知發生什么事。沅鴻根本就沒有跟學校報告。雖然挨了罵,但一次活動帶給沅鴻的是孩子們的親近,沅鴻徹底被孩子們認可和接納。
又一個周末,在孩子們的要求下,組織班級搞野炊。這次沅鴻吸取上次的教訓,沒有過河,就在一個比較寬廣的河岸邊。有水有材,農村娃很多本就手藝不錯,大家都很盡興。
兩次課外活動的開展,進一步的拉近了沅鴻與孩子們的距離。親其師而信其道。沅鴻的親和力和威信都樹起來了。交代做的事包括作業,大家都會盡力完成。班級凝聚力越來越強。
沅鴻批評學生也很講究方法。采取“夾心餅”教育策略。學生單個談話,先表揚實在的優點,很具體;然后提出不足,也很具體;最后寄予希望,提出看好他。學生往往出來后會臉帶微笑,大家都會以為老師表揚了他。
跟家長交流也很講究技巧。一般都是“夾心餅”似的交流,家長學生老師形成正循環。很多學生纏著沅鴻去他們家里家訪。沅鴻也把這家訪當做獎勵,誰這周量化分排在前五(已家訪的剔除),他就去家訪。
第一次家訪是去伍松家,伍松與汪兵一個村,中午去的,伍松還在學校上課。他的母親在家,父親去外做事去了。伍松母親很高興,或許如他所說的,讀這么久書沒有誰家訪,沅老師真的不一般,沅鴻謙虛道:“哪里哪里,這是與家長溝通,更有利于培養孩子。伍松在學校表現很好,很尊重老師和同學,禮貌謙和,不驕不躁,讀書扎實,讓人很放心的。
“做老師的幾乎找不出他的缺點,當然如能更膽大更主動的與人交往就好,即使這個也是農村孩子的通病。這個孩子,家長,培養得好,將來一定前途無量,一中是一定能上的。好好培養!”
家長聽得眉開眼笑,心花怒放,忙不得的謙虛。沅鴻走時,家長對沅鴻是佩服和感激,按農村的最高禮遇,用手巾包了幾十個雞蛋給沅鴻,沅鴻說使不得使不得,逃也似的離開了。
接下來的周一,伍松把他推辭不要的手巾和雞蛋帶來了,沅鴻不得已收下。伍松對老師的眼神明顯不同,感覺很佩服和尊敬,也更多了一絲親近。伍松是期中考試班級第一名。
李梅是班級最后一名,一個女同學。她家離學校最遠,在花海村,沅鴻利用周日休息家訪,走了半天才到。他父母都在家。
看到老師來了,李梅害羞的跑了,成績倒數第一,自知杜明的她以為老師來家告狀了。沅鴻跟她父母寒暄過后進入正題。沅鴻說:“李梅這個孩子,人品很好,很善良,尊重兩個字做得很好,也很活潑可愛。學習上暫時落后了點,但學習勁頭還是很足的。相信通過努力,期末會有很大的進步。”
家長很老實,也沒有多話,但感激是真的,走時硬是要送一只母雞給他。沅鴻內心交戰,考慮再三,還是收了。她父母真情實意,不收都不好意思,收了也會讓孩子感覺更親近。
家訪后,李梅對老師態度變了,學習更認真。隨著兩次孩子家訪的成功,孩子們也不怕老師了,因為沅鴻不是告狀老師。
期末如期而至。沅鴻卻在省府東湖省師范大學搞自考本科的論文答辯。沅鴻在大學就報考了本科漢語言文學自考,文化科目在畢業時都過了。
最差的古代漢語六十分,現代漢語也六十分,足夠他在同學中自豪了很久,因為沒多考一分,沒多浪費一分。沅鴻其余科目還是很不錯的,除了電影文學八十三分,其余都在九十分以上。但論文答辯還是沒來得及答辯。
在畢業時報了名,考慮到在家里沒有任何參考資料,他選了個《紅樓夢》上的題目,“試論賈探春的世俗”。暑假里邊,沅鴻把《紅樓夢》又整體看了一遍,把相關章節折出來,反復研究了十七變,趴在沅鴻家二樓寫下了這篇5000字的論文。
用信紙抄好寄給了指定的老師。可寄出后卻石沉大海。同在到了10月份,他實在沉不住氣了,跑到同在夷化縣的大學同班同學去問,他說已經打回來改過兩次了。
沅鴻只好嘆氣,自己的肯定是沒過,可能是論文太糟糕了吧。沒有參考資料,就是自己的胡言亂語。在沅鴻徹底死心后卻意外的接到了師大來信,通知他一個農歷十二月十四去師大答辯。沅鴻又從失望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自豪狂喜,居然沒發回來重改,這是一種榮譽。
按著師大的要求,沅鴻如期去答辯。沅鴻找到了初中同學后來在師大考研的康里溫同學。里溫究竟來了一段時間,居然知道他的答辯老師,先天下午,在里溫的帶領下,沅鴻買了幾斤水果來到了答辯導師家。
跟答辯導師交流了一下。導師問:“是自己寫的嗎?”沅鴻忙說:“自己寫的,寫得不好,在夷化縣邊遠鄉鎮,沒有參考資料,只有一本《紅樓夢》,請導師多關照。”導師說:“自己寫的就好,明天好好答。”
沅鴻究竟入世不久見識不多,以為沒多少效果,倒是里溫認為導師很好,明天肯定沒問題。
第二天沅鴻懷著忐忑的心走進答辯室,已經坐了十多位學生,后面陸陸續續來了十來位,到正式開始總共有三十來位學生。
導師主持好幾個題目的答辯,把沅鴻這個題目的六位同學放第一組,他前面兩位。導師提三個問題,對每個人提的問題不同,導師反駁前面兩個人的觀點與沅鴻的相同,沅鴻就放心了,也清楚自己最終沒有被發回來的原因。
等到沅鴻回答問題時,沅鴻介紹了自己的寫作情況,“我是來自夷化縣邊遠鄉鎮的,只有一本書,沒有參考資料,在反復的研讀中寫出來的。因為沒有參考資料,如果與前人觀點重復,敬請老師諒解。”
導師點點頭,微笑著說:“既然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很不容易,那我就提三個簡單的問題……”沅鴻一個一個問題按自己的真實理解回答了。導師沒說什么。結束后就可離開。沅鴻心里沒多少底,但也只好回來等消息。
回來是第三天,開始已經結束成績已經出來了。回校遇到的第一個人是劉英的媽媽游美麗老師。
游老師第一句話就是:“恭喜你啊,語文全鎮第一。前一百名學生你班占12人。如果數學考得好點,你們班學生會有20人進入前一百名的。”沅鴻徹底石化在那里,巨大的喜悅沖刺著腦殼,“第一名?”他反問游老師。
游老師點點頭,“我還騙你?我小孩全鎮第六,全班第三。剛回來去我那吃點飯。”沅鴻又是一愣,全班第三,全鎮第六?那豈不是前十名至少有三個?沅鴻趕忙問下,全鎮前十多少,全鎮前二十多少?這又是一個驚訝的數字,全鎮前十名四個,前二十名七個。全鎮17個班級,這可是真的了不得了。
沅鴻不知本校其余班情況,連忙問:“其余班怎么樣?”
游老師說:“別說了,老實人有好報。當初聽學校的沒擇班,誰知當領導的有特權,有人換班了。我們當時也很氣憤,但學校說是班主任自己換的,學校不知道,所以我就沒鬧了。誰知考試其余三個班前五名沒有一個名次,你們班數學第六也是學校第二個名次。前一百名學校加起來也才19個。據說那個換的學生連一百名都沒進,伍松可是班級第一全鎮第二呢。也據說個別班主任腸子都悔青了。你好啊,當時有大量,不吵不鬧撿個寶。”
沅鴻內心狂喜,但還是努力鎮靜,跟著游老師吃了飯,立馬去看成績去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全鎮的第一彌補了所有的付出和所有的委屈。當初擇班之痛,后來各種流言,在絕對的成績和絕對實力面前不堪一擊。全鎮第一的語文和全班12個前一百名成了沅鴻最大的亮點。子虛中學下放后沒有過前五名的名次,這次沅鴻成了第一個。揚眉吐氣的感覺真好,沅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