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川背著包走在山間小路上,三位村長在前面領路,他和李雨萱落在后面。
山路前半段和上山游玩挖野菜的路線重合,還算平坦。過了這一段以后因為有人走的關系也算不上崎嶇,但卻比較狹窄。
隨著路程的深入,兩旁的樹木逐漸茂密高大起來,清晨陽光還沒有直射,山上水汽散發的慢,路邊的雜草上還有露珠,幾人走過以后,鞋子和褲腿都被露水打濕。
趕路的途中李雨萱也給姜川做了介紹,從南山村出發走大約一上午,先到達的是桃花村。再往里依次是響竹村和青石村,三個村子之間相比于南山村來說挨的比較近。不過越往里山路越崎嶇蜿蜒,所以走起來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不過還有一條近路,從山脈里流出來有一條叫做青溪的河,主脈流入南川河,還有一條支脈流入南山村的湖里。三個村子都是依托青溪河生活的。
但是它上流的水流比較湍急,桃花村到南山村這段還好,落差沒有那么大,劃船是可以上來的。再往里人力就不容易對抗水流了,這是小船而且只載人的情況下。如果說船再大一些,或者裝上貨物的話就更困難了。
姜川聽的很認真,因為每一個信息都有可能影響到他們最終目的達成。
聽完以后姜川詫異道:“你是說通往山里還有一條水路!三個村子也是依水而建的,但是因為水流速度的原因,桃花村往上人力行船非常困難!”
李雨萱點點頭:“是的,就是這個意思?!?p> 姜川又問:“那走水路出來可以嗎?”
“可以的,竹排木筏和小船可以順著水道直沖下來?!?p> 繼續趕路,中途他們還在一個小屋里休息了一會。
李村長告訴姜川,“那是以前獵人進山打獵休息的小屋。里面會存放一些水和食物,緊急狀態下可以給人使用。現在獵戶少了,這些小屋也都變成了巡山隊和護林員的落腳點?!?p> 經過一上午的行進,繞過山澗跨過溪流,終于在中午之前到達了第一站——桃花村。
到了李村長家,李雨萱進門喊人:“媽!我們回來了?!?p> 聞聲從屋里走出來一位婦人,“回來了!快進屋,你們看的怎么樣???”
李雨軒的母親看著女兒額頭上的汗珠,拿著毛巾給她擦一擦。又向門口望去,只見丈夫帶著兩位村長已經進了家門,后面還跟著一個帥氣的小伙子。
她心里有些疑惑,“丈夫和兩位村長一起下山到南山村去她是知道的,怎么回來還帶了一個不認識的帥小伙。但既然進門了,那就是客人不招呼是不行的?!?p> 念及此處她快步向前,迎上兩步:“你們這一路累了吧,先進屋坐一會,飯菜馬上就好?!?p> 李村長走在前面,把姜川領到屋里坐下。而外面的李雨萱,被她母親拉進廚房幫忙,順便問問情況。
進屋以后眾人落座,李村長先是給幾人倒了杯水,稍微緩一緩趕路的勞累。
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左右,李雨軒和村長夫人從廚房過來,把酒菜擺上了桌。
看了看座位上的姜川道:“你就是小川吧!事情我都聽雨萱說過了,辛苦你親自跑一趟,我們這心里也是過意不去,中午一定要多吃點?!?p> 姜川聞言趕忙站起身:“阿姨您太客氣了,我這是冒昧來訪,還希望您不要見怪才是。”
李村長在旁邊拉著姜川坐下,又提起酒壺道:“來小嘗這個,這是咱桃花村特有的酒,你在外面肯定沒喝過。”
姜川端起杯子先看了看顏色,不同于普通的白酒和啤酒,這個是淡粉色的。聞聞味道,有一股桃花香。
“李叔叔這應該是用桃花釀的酒吧?!?p> “沒錯,這就是我們村的桃花釀。”
酒桌上的氣氛很好,但是姜川來這里并不是為了喝酒的,但桃花釀卻是一樣很好的商品。
咱們的酒文化嘛,大家可以不喜歡,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事情都是在這樣的情景下談成的,況且我們也沒能力去改變這些不是嘛,所以只能去適應了。
“不能再喝了李叔,這一杯就好,吃完飯我想到村里轉轉?!苯ò聪铝死畲彘L準備倒酒的手說道。
李村長放下酒壺道:“你都來了,不差這一會,再說咱們趕了一上午的路也累,下午休息明天再轉也一樣?!?p> “就在村里走走,不到遠處去,就當散步消食了?!?p> 李村長看姜川態度堅決,也沒有再勸?!澳且残校易屝≥鎺闳ィ肴ツ睦锬阒苯痈f?!?p> …………
李雨萱帶著姜川來到了村里的桃林,“進村的時候你應該也看到了,我們村整個被桃林包圍。從村子前面一直到山坡崖壁都是桃樹?!?p> “現在這個時節桃花都落的差不多了,樹上已經掛果,甚至有些早上市的品種過些日子就可以采摘?!?p> “村里還開辟了水田,種水稻的同時也放養了一些魚蝦,還有的人家會放螃蟹。在這方面三個村子其實都差不多。”
姜川認真的聽著李雨萱的講述,等她說完以后接著道:“我聽師父說過,這里在桃花盛開的時節非常漂亮。雖然我沒有親眼見過,但此時看著眼前的桃林也可以想象一下?!?p> “對了這些桃樹一直都是這些嗎?會不會換?”
李雨軒甜甜一笑:“你是想問會不會砍吧!”
“其實呢有些種類的桃樹,年限長了以后就會老化,四周枯萎不長葉子,掛果率下降。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把這樣的樹砍掉,然后栽上新的樹苗。不過崖壁上有幾顆樹,一直在掛果,沒有換過,而且很好吃?!?p> “那這些砍下來的桃木你們有保存下來嗎?”姜川高興道。
“當然有了,這些年下來家家戶戶都存下了不少木頭?!?p> “你下一句話是不是要問,村里有沒有人會雕刻呀?!?p> 姜川直接露出了笑容:“聰明?!?p> 李雨軒翻了個白眼:“這算哪門子聰明,很容易就能猜到好不好?!?p>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再奉送給你一個消息,桃膠我們也有收集和保存?!?p> 姜川有些差異,對李雨萱道:“看你的情況,應該有專門了解過這方面的事吧!”
李雨軒有些沮喪:“是啊,我也想村子能過的好一些,但是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還有一些思想方面的事,都不是賣幾個桃符幾瓶桃膠能夠解決的。”
姜川一臉正色:“可以的,現在可以的。南山村能夠作為榜樣,有游客有交流有改變,都會好起來的?!?p> “看來這次南山村不全是來幫忙的,還能沾沾你們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