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扶蘇發明火爐
公元前212年,扶蘇在上郡過了自己來到這個陌生世界的第一個除夕!
恍惚之間,來此雖然不滿一年,但在此地的扶蘇已經做了自己前半生不敢想象的事:提領三軍、沖鋒陷陣、鎮守一方,造福百姓。
普通人窮其一生只要能達成這其中的任意一項成就便是功德無量了,可扶蘇畢竟是從后世而來,也許是天命所歸,不足一年時間,扶蘇已經解鎖所有成就,但這些對他來說還遠遠不夠,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所要做的事,是以一人之力,改變歷史!
自從開采煤礦,大秦百姓現在已經全部解決了用火的問題,雖然此時全國只有扶蘇一家擁有煤炭,但一心造福百姓的他并未借機肆意抬高價格,這使得尋常百姓都能夠用得起的煤炭。
現如今到了春寒之際,不論是王公大臣還是平民百姓,對煤炭的依賴已然十分嚴重,扶蘇在上郡所開采的一座煤礦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扶蘇專程培養了一支勘測地理的隊伍,奉他的命令在大秦各地尋找其他煤炭資源以應對當下的局面。
雖然百姓不再受嚴寒之苦,但自從煤炭進入千家萬戶后,扶蘇不斷聽到轄境內有百姓身患疾病,正在扶蘇正打算一查究竟之時,家中妻子王瑤送來急信告知扶蘇朝中有不少人為此在皇帝面前彈劾他。
朝中早有人對扶蘇現在的聲望感到畏懼,更有危言聳聽之輩密諫皇帝要打壓扶蘇,不然扶蘇領軍在外,恐對帝位有所威脅。
始皇帝自然知道扶蘇的秉性,知他不會做出窺視神器之舉,但無論皇帝怎樣的信任,也耐不住每天有人攛掇,這為首的便是府令趙高,經上次侄子通敵陷害扶蘇之后,趙高懾于龍威,從不敢在皇帝耳邊言及政事,如今風聲早已過去,看到民望日益加強的扶蘇,趙高知道,即便是自己的兒子,皇帝也總不愿看到自己還在位時便有如此威望!
每日陪在皇帝身邊,趙高已然發現其中端倪,這日私下前來拜訪丞相李斯……
“李丞相,陛下今日以來總是心煩意亂,你作為一國丞相,就不知為陛下排憂解難?”
趙高一臉奸笑,暗示李斯道。
“如今天下安定,百姓生活安逸,皇上有何煩憂?”
李斯向來不屑與趙高這類閹黨談論政事,在他心中,這些人只管照顧好皇帝的衣食起居便是盡了分內職責,至于這天下大事,有他這樣的得力大臣操心便是。
“呵呵呵,如今海晏河清不假,但丞相就不曾想過這一切都是從何時開始的,又是社誰的功績呢?”
趙高不斷試探李斯,他自然也知道李斯看不起自己,但只要達成目的,面對漠視他仍然笑臉相迎。
“這一切當然歸功于陛下治國有道,百姓生活富足,四方安定?!?p> 李斯心中了然,扶蘇親自領兵擊敗匈奴,又大肆發展經濟,若是憑良心說,如今這一盛世,有一半都是扶蘇的功勞。
“哈哈哈……”
聽到李斯的回答,趙高大笑起來。
“趙府令這是何意?”
“丞相難道不知,那上郡如今被私下稱作第二個朝廷,那扶蘇之威風恐怕已經蓋過天子了?!?p> 趙高眼神陰冷,不再和李斯兜圈子。
“扶蘇公子自是才學過人,這是我大秦之福啊?!?p> 李斯為人處世自是滴水不漏,他又怎知這番話不是皇帝讓趙高來考驗他的。
“李丞相啊,你就別和老臣說此等冠冕堂皇的話了,你是陛下的丞相,可不是那扶蘇的丞相……”
趙高這番話明顯是說到了李斯的心坎里,他也知道,扶蘇向來和前丞相王綰交好,真正即位后,還會不會任他為相尚未可知。
聽到此處,李斯便不再言語,趙高便知道這話顯然是達到了該有的效果,于是繼續說到:
“老奴可聽說,扶蘇所開采煤炭運往全國各地,但百姓們偏偏在用過那東西后身患重疾……”
“丞相,機不可失吶!”
“哼哼哼哼……”
趙高又是一股陰笑,轉而徑直回宮。
翌日,朝堂之上。
“眾愛卿可有事要奏,無事退朝!”
自從匈奴禍患去除,百姓用上煤炭,這天下已經很久沒有什么大事發生,朝堂之上可議之事也少之又少,始皇帝顯然是已經習慣了這種節奏。
“稟陛下,臣李斯,有事啟奏!”
李斯表奏。
“哦?丞相何事,且說來?!?p> “臣建議暫停上郡城內運往各處的煤炭!”
李斯一本正經的說道。
“嗯?為何?”
“稟陛下,自那煤炭被百姓使用,如今已有數位百姓身患重疾,皆呼吸困難,頭暈目眩,臣懷疑是那煤炭所燃燒煙霧會損害身體,輕則患病,重則減人壽命!”
聽到李斯這般說法,皇帝身后的趙高心里樂開了花,這李斯不愧是丞相,一句話就道出關鍵所在。
始皇帝一統天下后無所畏懼,唯一懼怕的便是衰老和死亡,經過李斯這樣一說,勢必會引起皇帝的高度重視。
“丞相所言也有些道理,不過此事還需查明,奉朕旨意,命御醫去民間診斷,查看百姓所患病癥是何原因,是否與那煤炭有關,屆時再作定奪,退朝!”
始皇帝雖然沒有直接采納李斯的意見,但他的話卻受到了高度警示,就連自己宮內也在使用上郡的煤炭,若真如李斯所言,自己豈不是也要受到牽連,當即命人撤去火盆。
此時扶蘇已經通過王瑤的信件知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這一切當然是朝中的王賁與章邯告知王瑤的。
“將軍何事煩憂?”
蒙寅看出了扶蘇看過信件之后心事重重。
“與上郡一樣,咸陽也有百姓用了煤炭之后身體有所不適?!?p> “會不會是巧合?”
蒙寅是相信扶蘇不會故意將對人身體有害的東西讓百姓使用。
扶蘇搖搖頭說到:“這煤炭燃燒確實能釋放出有毒氣體,但只要能夠通風,一般不會對人造成危害……”
“這火盆一般都安置在室內,煙霧又怎會通向別處……”
蒙寅說道。
“有了,我居然忘了火爐!”
一出生就過上優渥生活的扶蘇居然忘了自己父輩那個年代,都是用火爐取暖,用一節中空的鑌鐵就能將煙霧通向屋外。
扶蘇隨即來到冶鐵行,向鑄造鐵器的師傅告訴了他的想法,又憑借自己的記憶畫出了火爐的圖紙,命令工匠按照圖紙打造。
半日,工匠們按照扶蘇的要求制出一個“火爐”,扶蘇當即將點燃的炭火放入,又讓林鴻去燒制陶器的作坊加工些許陶制中空管,作為收集排放煤煙的導管。
這些工作全部完成,扶蘇將二者組裝起來,眾人看到煤炭在火爐內燃燒,而產生的煙霧卻通過陶管送向屋外,不僅達到了取暖的效果,而且不用受到煙熏。
實驗成功后,扶蘇立刻命令批量生產,在工匠們夜以繼日的趕工下,兩日時間就造出五百套火爐,扶蘇派人將這些東西立即運往朝中,并帶上扶蘇向始皇帝請罪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