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招商引資
在蒙寅與李由將煤炭分發給咸陽百姓的第二日,這煤炭便成了大家日常討論的主要內容,百姓反響強烈,竟已驚動了朝堂,始皇帝雖然在扶蘇的奏疏略微了解,但還未親眼見過,于是下令李由將此物帶到朝堂上當中演示使用。
李由按照扶蘇教他的方法,先將柴火點燃,再將煤炭放入,沒過多久煤炭便燃燒起來,始皇帝也沒見過此物,十分驚奇,通過李由的介紹,終于知道扶蘇奏疏中所言之物。
幾番思量之后,始皇帝接受扶蘇奏疏中的建議,當即下令咸陽,洛陽等地各大商戶可攜帶貨幣前去上郡統一購買此物,再賣給當地百姓,讓百姓能夠度過嚴冬,此外,扶蘇有權根據煤炭的開采難度與消耗人力自行定價,但一定要能夠讓絕大多數百姓都能夠承擔的起。
皇帝詔令比任何的宣傳都有效,此時不光是跟隨蒙寅出發的幾人,全國各地皆有商人起身前去上郡,打算和扶蘇做這樁生意。
皇帝詔令與蒙寅一行人同時達到上郡,得到皇帝的支持,扶蘇便可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來到上郡的眾商戶先是在扶蘇的帶領下參觀了開采煤炭的礦山,眾人哪里見過這等場面,皆是十分驚訝,同時對這樁買賣的成功又是增添了幾分信心。
參觀完的眾人來到扶蘇府上,不作過多客套,開口便問到:
“將軍,我等觀此物數量十分龐大,不知你打算以何等價格售出?”
看見各位商人這般心急,扶蘇同樣感到開心,只要大家有興趣,那煤炭進入尋常百姓家便是指日可待。
“不急,父皇已經下旨洛陽等地的商戶也可購買,我聽說已有不少商戶在前往上郡的路上,等他們到來,我再與大家一同商議定奪!”
畢竟是按照旨意行事,眾人也不好多說什么,只得安心在上郡等著全國各地的其他商人。
扶蘇此舉,除了讓更多地方的人能夠通商買賣,同時又為避免些許商人低價購回煤炭,再以高價售出,只為自己謀取暴利而不顧百姓。
隨著皇帝詔令下達,全國各地的商人接二連三的來到上郡,到此時已經達到五六十位之多。
見各地商戶已經來的差不多,扶蘇派盧公橋帶著這些商戶在上郡城內各家各戶進行走訪,扶蘇知道這些煤炭最終的受眾便是普通老百姓,只有讓這些商人親耳聽到老百姓的看法才會放心購買。
整整一日的參觀,眾人一致認為此物必定能夠被廣大百姓所接受,于是一同前來和扶蘇商議,準備購買。
“將軍,此物未曾流于世,我等不知其價值,還望明示!”
扶蘇自然早有計算,當時一枚半兩錢可以購買四斤粟米,等價計算百斤煤炭需要五枚半兩錢,八銖黃金便可購得千斤煤炭。
扶蘇考慮到欲大肆開采煤礦,勢必要雇傭大量勞動力,便定下十銖黃金換購千斤煤炭,眾商戶從未在市面見過此物,只得依照扶蘇的意見。
眾人與扶蘇協商一致后,都十分默契的不言向百姓售出的價格,此時扶蘇雖有意干涉,但思來想去如果自己此時干涉,勢必影響銷路,倒不如看這些商戶回去各自定價,若其中利潤過于巨大,他在出手調控也不晚。
協商一致后,扶蘇囤積的百萬斤煤炭竟被一搶而空,對此,扶蘇并不感到吃驚,古往今來的商人一旦發現商機,便會毫不猶豫的投資,這些商戶此時所購買的煤炭,轉過頭去不知要以多少倍的售價賣出。
通往大秦的各地的商隊從這座位置偏僻的北地小城出發了,扶蘇看著運出的煤炭,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這些煤炭一旦被廣大老百姓使用,從此便不會在嚴冬受苦,畢竟他補位盈利,煤炭的價格并不高,必定能夠讓所有百姓受益。
有了各商戶所繳納的財產,扶蘇便立刻著手雇傭上郡境內的勞動力參與到開采煤炭的隊伍中來。
時值深冬,不需農務的百姓們紛紛響應扶蘇的號召,前往城西作為勞動力開采煤礦,每人每日可得到八枚半兩錢,就這樣,大秦第一個煤礦浩浩蕩蕩的開業了,而扶蘇也借著源源不斷運向全國各地的煤礦開始了原始財富的積累。
通過不斷地擴大經營規模,上郡漸漸出現了更多商人,不光進行煤炭的倒賣,上郡所產的各糧食土產以及牛羊也通過商人之手通往其他地方,這座原本荒涼的北方小城,在扶蘇的經營之下儼然成了大秦一大商業重鎮。
原先負責治理城防等事宜的盧公橋,現在專負責進行商業管理,扶蘇在開發這一產業之后,便將這些事宜悉數交給手下人打理,而他仍然將重心放在軍隊的組建與治理上,畢竟在這個時代,光靠經濟改善民生還不夠,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夠保證百姓長期的安居樂業。
隨著煤炭,糧食,牛羊等產業的不斷興起,上郡的人口數量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百姓們這時候不光可以在扶蘇的礦山勞動以獲得財富,也可自行開耕種田或者養殖牲畜。
各行業如雨后春筍一般源源不斷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商人在上郡購置房舍田產定居于此,原先忌憚此處兵荒馬亂的百姓看到此時一派生機勃勃的上郡,又重新回到這里安家立業,娶妻生子。
時間一天天流逝,扶蘇所治理的上郡完全按照他預想的軌跡發展著,沒有了戰爭與匈奴的襲擾,百姓們的日子越來越好,甚至一部分農戶通過自己的勞動已經擺脫了貧農的身份,成為有一定產業的中農。
上郡發展的過程中,扶蘇允許胡人進入上郡互市,只要這些人遵從大秦律法,不傷害百姓,他們也可租住上郡的房舍,如此一來,許多胡人的物資特產紛紛通過上郡流入中原,扶蘇的這些舉措,不僅僅大大推動了上郡的發展,更加使得大秦慢慢變成一個兼容包并的世紀大國。
不光是邊地百姓沒想到,就連朝中的文武百官也不敢想象,短短一年之際,原本人跡罕至的上郡,如今已然成了大秦的軍事商業重地,而扶蘇的聲望也隨之水漲船高,朝中自然有些自詡忠臣的在始皇帝面前說三道四,這使得始皇帝不得不對扶蘇的權利以及威望心生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