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游戲

游文戲字

古今中外話奇幻:品游戲中的奇幻文學

游文戲字 小藤i 9411 2022-02-11 16:00:00

  說到現今的奇幻文學,那可真是多如繁星,由不同國度下不同的人文環境所構建起來的各式奇幻小說令人百看不厭。談起“奇幻”一詞,是由英文Fantasy翻譯而來。奇幻小說在國外的地位就相當于武俠小說在華人眼中的地位,這種可以稱之為“成人童話”的題材最早興起于歐美,隨后流傳至亞洲并逐漸興起。

  我們知道奇幻小說有著悠久卓越的歷史,其源頭可追溯至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北歐神話等。現存西洋文學中最早的作品是約紀元前2500年蘇美文明的《吉爾蓋美西》史詩,他締造了世上首部偉大的英雄傳奇。這一追求永生的主題和其中諸神的出現,都是奇幻元素的最忠實體現。而中世紀騎士文化與近現代哥特文化的廣泛傳播,也為奇幻文學的興起打下了堅實基礎。例如《亞瑟王傳說》便為當代奇幻小說提供了一個重要題材。魔法師梅林、圓桌騎士,這些浪漫又鮮明的輪廓,在眾多作者筆下呈現出紛然不同的面貌。

  而從形式上看,奇幻小說包括了長篇、短篇、角色扮演游戲和電影。依文化背景可劃分為東方式與西方式,故事結構多半以神話與宗教以及古老傳說為設定,因而具有其獨特的世界觀。奇幻小說的故事或發生在與現實世界規律相左的“第二世界”中,或是在現實地球中加入超自然因素。

  隨著科學的逐日發展,如今更多的奇幻小說已不再只停留在平面的書卷上,而是搖身幻化為更加瑰麗的數字場景充斥在大小不一的顯示器中在玩家眼前華麗上演。本文正是從一個追溯者的角度出發,悉數那些曾經在奇幻文化領域里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各大佳作。

  一枚戒指引發的奇幻巨作--《魔戒》

  英國作家J.R.R.托爾金以其特有的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構建出這一輝煌不朽的文學巨著《魔戒》。這是一部影響了世界范圍內幾代讀者,并將繼續俘獲新讀者的全球性奇幻名著。在本書中,托爾金用他驚人的智慧塑造出一個龐大的世界觀和詳盡的種族體系,以至于這樣的設定連續影響了好幾代奇幻文學作家并且大部分被沿用至今。其中,被譽為當世經典的《哈里·波特》系列作者JK·羅琳女士就曾表示,在創作“波特”時,《魔戒》系列幾乎從未離開手邊。

  托爾金是一名語言學家,專攻Anglo-Saxon歷史語言,并收集了英國許多古老的民間傳說,以自身豐富的才學融合希臘、地中海塞爾特島、北歐神話等眾多背景寫成了多部神話作品。在這其中,震爍古今的《魔戒》于1936年動筆,之后斷斷續續一直寫到1949年才完稿,1954年出版。這部作品的主要體系建構在一個龐大的虛構世界里,其中大膽的采用了很多自創的語句和文法,成功的讓讀者窺視到了隱藏在故事背后的龐大歷史文化。

  據托爾金自己說:有一天他正在批改試卷,突然發現某位學生的試卷有一頁空白。被這搗蛋鬼的惡作劇觸動,靈感從天而降寫下了“在地下的洞里住著一個霍比特人。”于是,托爾金獨有的性格決定了他要去發現霍比特到底是什么東西,他們生活的洞到底是怎么樣的,為什么要生活在洞里等等問題。1936年,女兒蘇珊看到了他的一份未完成的手稿,她要托爾金寫完它,并把它交給了出版社。結果反映出奇的好,于是《霍比特人》被出版了,立即獲得成功,至今仍然在兒童推薦書目名單上。出版社詢問托爾金還有沒有類似書稿,托爾金便把一些傳說體裁的故事交了出去。但讀者的反應并不好,出版社認為它不具備商業價值,便委婉謝絕并要求他再寫一部《霍比特人》的續集。但后來的創作證明有違初衷,這部作品很難再說是兒童讀物了,這部“續集”便是后來的《魔戒》。

  托爾金的作品詮釋了許多在善良與邪惡之間奮斗的原型,這部書還在世界范圍內投票選舉中被評為“世紀之書”。它為現代史詩營造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世界定下了基調。它向人們介紹了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英雄弗羅多,遇上了一場中土世界的神話戰爭。最重要的是,它贊美了誠摯友誼和個人勇氣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一種能讓最具毀壞力的黑暗勢力也無法抗衡的力量。托爾金曾斷然否認他的作品包含著諷喻含義,但是,誰都想在《魔戒》中找到內在意蘊的蛛絲馬跡。有人認為,它隱射了二戰以及環境保護主義者的主張,將索倫比做希特勒,將魔戒比做核彈;也有人認為索倫是大地女神的死敵,魔戒是工業技術。弗羅多的歷程是人類對自身本質的探求;弗羅多與魔戒邪惡面的搏斗是人類對權力枷鎖的反抗。

  《魔戒》系列小說無疑相當成功,于1997年榮獲了“最能代表20世紀一百本書”的第一名。鑒于其高得驚人的商業價值,小說后被新線電影公司拍成電影于2001年末率先在北美上市,隨即取得巨大反響,其后又在2002年和2003年發行了續集。

  繼電影之后,小說又被改編成游戲。先是推出了單機版的《魔戒:中土大戰》,隨后又將其網路化誕生了《魔戒OL:安格瑪之影》,國內由光通代理。《指環王OL:安格瑪之影》講述了中土大陸北方王國的自由人民,在安格瑪巫王及其麾下的黑暗大軍不斷進犯之下奮起反抗的故事。被稱之為“安格瑪之影”的安格瑪巫王黑暗大軍,成為了這個版本玩家所主要對抗的敵人。整個游戲發生在《魔戒重現》的前半段,玩家在游戲中不斷協助護戒小隊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并感受中土北方王國的人民在邪惡肆虐之下奮起反抗的不屈意志。

  點評:《魔戒》對于當今的奇幻作品來說可謂有著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托爾金在該作中原創的世界觀和獨特的種族設定破天荒的為原本很空洞的奇幻文學注入了豐富的元素和暢想因子,幾乎得到了現今奇幻作品的一致傳承。他用言簡意明的語言將霍比特人封印魔戒的這段征程生動形象地展示在人們眼中,跟隨魔戒遠征隊的腳步在觀眾的腦海中深深刻下那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明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托爾金甚至還耗費巨大心力創造出了“精靈族語言”,這種虛構的語言有著嚴密的拼寫規則和讀音系統,吸引了很多讀者饒有興味地鉆研。憑借豐富的歷史和地理知識,托爾金筆下的中土世界不僅具備科學可信的山川地貌和風土人情,還融合了歐洲各國真實的歷史文化背景,所有這一切都使讀者不得不佩服的五體投地。同時,《魔戒》作為奇幻文學的奠定者,其深遠的影響力與空前的價值觀也被載入世界文化長河之中跟隨時代的變遷流淌至今。

  綿延數十套的歷史小說~《龍槍》

  《龍槍》系列小說可譽為奇幻文學里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紙上角色扮演游戲設計公司TSR公司周邊產品生產商最為成功的一個典范。它與《被遺忘的國度》系列一樣,同屬為游戲設定的資料性內容。在互聯網上可以找到的介紹數不勝數,其同人小說更是多如牛毛,僅僅獲得TSR官方承認的書籍就有一百多本。除未出全的系列外,其他內容的書籍仍在源源不斷地推出。

  《龍槍》系列最開始時嚴格按照游戲設定的方式制作,就像《被遺忘的國度》起源于Ed Greenwood自己家用的戰役設定一樣。《龍槍》的主體舞臺克萊恩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Jeff Grubb在家主持的戰役世界。這個世界主要以三個最基本的價值觀構成,世界中的所有生物都遵循這個規范運作。精靈代表善良,半獸人代表邪惡,人類則在這兩個陣營間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龍則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生物,分別屬於這三個不同的陣營。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擁有善良和邪惡的天性,統領這些人物的半精靈則是同時擁有人類和精靈血統的生物。設計小組在Jeff Grubb原有設定的基礎上加以擴展改良,奠定了世界的基本框架后,游戲冒險模組和小說的寫作就正式開始進行了。

  和TSR日后的戰役世界不同,《龍槍》系列并不是一開始先推出一本戰役設定集,然后再推出冒險模組,而是先推出一系列短小的冒險模組和有同樣內容的小說來試探市場。這種銷售方式現在看來對小說十分不利,既沒有戰役設定在前面打出名頭,也不能依仗同期推出的自身還生死未卜的冒險模組,要成功就只能靠作者的名頭和自己的真本事了。更有甚者,這套新小說的作者竟還是兩位在游戲界和小說界都名不見經傳的新手。為此,TRS自己都顯得底氣不足。然而小說推出后的結果大家都再清楚不過,不但小說本身一炮走紅,還使得TSR為這個系列不斷推出新產品,造就了一個十分龐大的產品系列。更值得一提的是,《龍槍》在華語地區奇幻文學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部作品的漢譯版90年代末被引入臺灣,開創了現代英文奇幻作品翻譯出版的先河,第一次讓較大范圍的中文讀者接觸到了西方奇幻文學這一文學類型,并引發了近些年來不斷升溫的奇幻文學熱潮。

  《龍槍》系列既然以小說為主體,小說的數量自然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崔西?西克曼和馬格麗特?魏絲所著的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崔西是摩門教徒,于1981年進入TSR任職,擔任游戲企劃。馬格麗特畢業于密蘇里州立大學,主修創作與文學,在TSR公司擔任出版部門的編輯。兩人合作的暢銷作品有:《龍槍編年史》(三部曲)、《龍槍傳奇》(三部曲)、《龍槍傳承》、《夏焰之巨龍》、《暗黑之劍三部曲》、《死亡之門系列》以及合作的最后一部龍槍作品《靈魂之戰》。

  《龍槍》系列的第一部小說《龍槍編年史》,最初是為了配合由TSR公司以專家級“龍與地下城系統”(A.D& D)所設定出來的紙上角色扮演游戲而推出的,結果上市后好評如潮。在《龍槍傳奇》的推出擺脫了AD&D的束縛后,《龍槍》系列小說進入了全新的旅程。《龍槍編年史》三部曲中的故事就是所謂的“長槍之戰”,這是可與《魔戒》相媲美的宏篇巨著,也是這兩位作者在1983年第一次合作撰寫的奇幻小說。于1984年秋發行,在短短三、四個月后就登上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著實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而由《龍槍》系列衍生出來的電腦游戲自然也十分眾多。和系列中其它類型的產品一樣,《龍槍》的電腦游戲多把內容集中在系列故事主線上。《龍槍英雄傳》《烈焰之巨龍》和《幻影法師》都是橫版動作游戲,游戲中玩家控制龍槍英雄們與惡龍軍團戰斗。《長槍之役》是款戰略游戲,而《飛龍騎士》是款空中射擊游戲。龍槍系列的電腦角色扮演游戲共有三部:《克萊恩英豪》、《幽靈騎士》和《克萊恩黑暗之后》。

  點評:《龍槍》作為與《魔戒》并駕齊驅的經典奇幻小說,同時也掀起了紙上角色扮演游戲的新篇章。這部可以以一句“勇者斗惡龍”來概括的奇幻巨著,其出發點無非是惡龍肆虐人間,英雄去尋找傳說中的神器以拯救世界的套路。在《龍槍》的舞臺上,形形色色的龍、勇者、騎士不斷交替而出,籍由對人物性格上的刻劃讓讀者對這個世界產生認同與共鳴。從而造就出空前的影響,同時也使得這部起源于美國的龍與地下城之戰役世界在全球范圍內不斷熱播。

  中古黑暗時期的暢銷作~《時空裂隙之戰》

  多年前,由Sierra旗下Dynamix推出的角色扮演游戲《叛變克朗多》及其續作在歐美大受歡迎。然而由于語言和文化上的隔閡,國人對于該游戲卻顯得毫無興趣。但是假若有機會能認識一下游戲原著,興許我們會對它另眼相看也說不定。

  《叛變克朗多》系列游戲改編自歐洲小說家雷蒙·E·費斯特的《時空裂隙之戰》。這一系列小說包括《魔法師:學徒》《魔法師:大師》《銀刺》《塞斯農的黑暗》共四部;而以前作主角后代為主題的《時空系列之戰傳奇》系列小說包括《血之皇子》《國王麾下的海盜》《蛇人之戰》《暗后之影》《商業巨子的誕生》《魔王之怒》和《王冠碎片》。小說都發生在同一世界中,前四本劇情環環相扣,在時間上也幾乎沒有中斷。后幾本則在時間段上有不小的斷層,劇情間的關系也相對較為疏遠。該小說以歐洲中古黑暗時期為背景,地點是一名叫美凱米亞的大陸。那里諸侯割據,外敵環伺,戰亂頻繁。而故事就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展開……

  雷蒙·E·費斯特早年也是紙上角色扮演游戲的資深玩家,而《時空裂隙之戰》小說中的許多設計便是他和當時的許多同行玩家一起創造出來的。小說中所謂的時空裂隙是費斯特用來聯系兩個截然不同世界的一種工具。位于時空通道兩端的分別是皇權國家簇朗尼帝國和美凱米亞的艾爾王國。克朗多則是艾爾王國東方公爵的領地,重要性遠遠勝于王國首都。故事開始之際,艾爾王國剛好處于政權低落、諸侯蠢蠢欲動、國家面臨分裂之際。在這樣的動亂下,《時空裂隙之戰》就此拉開了浩蕩的帷幕。

  游戲《叛變克朗多》采用與原著相同的人物、相同的背景、不同的時間來推動整部劇本。一方面不會讓玩家有重復感,另一方面也不會讓玩家有不適應感。在時間上,制作者將其設定在兩本原著之間,時空變遷相對不大很容易讓玩家融入其中。另外游戲中有大量的角色精彩對白,使人物更加豐滿立體。游戲問世后,其精彩度甚至超越了原著本身,榮獲了多項業界光環。制作小組所做的并不只是將原著原封不動搬入電腦,他們做出了比原著期望的還要多的事情。除了對每一人物和物品做以精心展示外,還用了許多旁白加強玩家的印象,以及特別加入的黑暗精靈字鎖設計。

  點評:《時空裂隙之戰》系列可以看作是嚴肅奇幻領域的經典之作,有著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費斯特在創作中并沒有一味重復亞瑟王式的奇幻寫作或是過于沉醉在托爾金的奇幻世界。而是從普通的奇幻世界中精挑細選出各種元素,編織出這個由精靈、巨人、地精、矮人及人類組成的讓人似曾相識卻又與眾不同的世界。在讓人們津津樂道的同時又于細微之處提醒人們:這并不是一部簡簡單單的作品,它有著豐富的人文和地理。這些內容真實、生動、錯綜復雜;而且為了讓這個世界距我們更加近,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會出奇不意的賣力上演。

  包裝在劍與魔法的外衣下~《沙拉娜之劍》

  初識《沙拉娜之劍》是在1998年,當時的《大眾軟件》刊登了一部小說式攻略在雜志上連載,對于首次碰到如此攻略的筆者來說自然興奮了好一陣。由于攻略帶來的誘惑不僅將游戲打穿,更是網羅了一套原著小說細細品讀。

  《沙拉娜之劍》的作者泰瑞·布魯克身兼作家和律師雙重職位。他深受托爾金的影響,也從不否認1977年推出的《沙拉娜之劍》是刻意模仿《魔戒》的作品。當年由于出版社正在尋找能夠繼承托爾金寫作風格的人,遂與布魯克合作使《沙拉娜之劍》得以問世。小說出版后即刻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僅讓布魯克成為近代第一個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奇幻文學作者,同時也在20世紀末打開了奇幻文學興盛的大門。

  《沙拉娜之劍》雖然一開始是以劍與魔法來包裝,但漸漸的讀者會發現這個世界實則就是經過一場科技大災難之后的地球,在經過了各種蹂躪后逐一改變了整個面貌和歷史。故事初始也是以一個類似甘道夫的神秘巫師出場來揭開序幕。故事主角被告知自己是沙拉娜王室最后的血脈,必須找尋只有擁有沙拉娜血統之人才能使用的一柄神劍。如同《魔戒》一樣,具有不同能力的眾人漸漸聚集一起,護送主角取得神劍。這部作品隨后還出有后續和前傳,仍是以沙拉娜家族的后代為主軸。

  LEGEND公司曾推出過改編成冒險游戲的《沙拉娜之劍》,時間設定在原著小說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間。并憑借高超的改編技巧將游戲重塑為節奏明快討人喜歡的AVG。此外,游戲的繪制、背景、人物表現也極具特色,讓玩家清晰地感受到身處在那個魔幻世界中的豪情與興奮。

  劇情部分則是游戲的最佳看點。整套劇本一氣呵成,高潮的安排恰當合理,有許多令人叫絕的設計更是必須要看過原著之后才能體會,這讓看過小說的玩家可以輕易將游戲中出現的地點和人物與小說作以對比,頓添不少親切感。謎題設計部分精心卻不刁難,決不會象《天地劫》系列那樣讓人氣的吐血。綜合來看,改編成游戲的《沙拉娜之劍》于老讀者是重溫原著的第一選擇,于新朋友是取得神劍解救世界的成就感。這種憑吊當年古戰場的感覺,融匯那縷淡淡的與舊友重逢的思念情緒,想必才是游戲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點評:作為《魔戒》的模仿者,《沙拉娜之劍》無疑披著一件克隆成份很多的馬甲。然而與那種流行的奇幻作品相比,布魯克的《沙拉娜之劍》卻是透過遙遠的劍與魔法將讀者的眼光漸漸拉向現實,拉向災難,拉向失落的文明。透過魔法的肆虐對比先進科學背后所隱藏的恐怖。同時,筆鋒仍著重于幻想的領域,勾勒出這樣一個徘徊于奇想與現實之間的魅力世界。

  英雄騎士的凱歌~《羅德斯島戰記》

  TRPG是源自日本的一種紙上角色扮演游戲,它大致可看作是RPG的源頭,由玩家來扮演游戲中的角色完成游戲,從某種程度上講就像是玩家在演游戲。而曾經風靡一時的《羅德斯島戰記》所采用的便是TRPG系統中SwordWord的世界,該系統以中古時代幻想角色扮演游戲為核心,提供多種職業選擇,是日本最為出名的系統之一。

  當初創造出這個世界的原案人安田均邀請作家水野良將其中部分劇情撰寫為小說。水野良鑒于鑒于那時的日本TRPG很少有一套公式化的世界背景,因而發表了他從高中時代就開始構思的一套設定,并經由安田均的協助創造了SwordWord世界,其中《羅德斯島戰記》便是水野良為這個世界創作的第一套主干故事。小說第一卷《灰色魔女》推出后銷路奇佳,成為日式奇幻小說的代表作,再版不斷。出版社看中這一契機,結合龐大陣容并請來名插畫家結城信輝制作了《羅德斯島戰記》OVA,推出之后隨即一炮而紅。依照慣例,后續的動畫、漫畫、游戲也相繼出爐。同時也使得SwordWord所設定的世界背景,更加被日本的RPG迷們津津樂道。

  在這之后,小說方面當然沒有閑著,水野良繼續創作小說的后續情節。締造出包含《灰色魔女》在內、《炎之魔神》《火龍山的魔龍(上)》《火龍山的魔龍(下)》《王者們的圣戰》《羅德斯島的圣騎士(上)》《羅德斯島的圣騎士(下)》共計七卷小說。從第二卷之后的劇情發展開始跟動畫不同。全七卷的作品中,前五卷以帕恩為主角,到了第六卷變成了新主角斯帕克。伴隨著新一代英雄的崛起,開始有更多的角色活躍在舞臺上。同時還理順了前作中的一些遺留的情節和疑點,為整部作品劃下了完美的句號。

  小說中,作者在適當的地方穿插了整個SwordWord世界的背景設定說明,并以富含張力的劇情與文字使人沉迷于此。同時,作者還以各個角色的性格特征,讓他們在羅德斯島的舞臺上自由發揮。這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隨著主人公的情緒起伏不斷,同那些虛構的人物一起感受快樂、悲傷、無奈。這樣一套小說不僅使得許多RPG迷為之瘋狂,也吸引了其他眾多讀者。首卷《灰色魔女》在日本平成六年整整再版45次,至今仍有許多支持者,可見其暢銷程度有多高。

  在游戲方面,早期PC9801/21、X68000上曾推出過《灰色魔女》《五色魔龍》《福神漬》系列。世嘉上則有《羅德斯島戰記——英雄戰爭》。超任上的《羅德斯島戰記》,以及移植到PC上的《灰色魔女》等。

  點評:作為最大眾化式的描述驅散混沌,召喚光明的故事,《羅德斯島戰記》不僅在少年帕恩成長這條明線上有著諸多引領喜愛奇幻的少年們作為現實向往的追求,同時也時時刻刻都存在著另一暗線——灰色魔女卡拉。鮮明與灰暗彼此交織,為這片本就充斥混沌的大陸更多添了一絲獨特的氣息。此外,該系列作品不僅融入了對歷史的幻想,更體現了作者對人文,對正義的積極向往,使得作品超越了一般奇幻小說關于“善惡之爭”的主題,賦予作品更加深邃的內涵。書中氣勢磅礴的光明與黑暗的對決、正義與邪惡的交鋒、奇幻世界的探險,以及對未來世界的描繪等等,都對讀者充滿了強烈的誘惑力。

  國產奇幻的代表作~《誅仙》

  前面所提到的作品多是歐美東瀛之作,反觀國內的奇幻文學則是寥寥無幾。然而常言道后生可畏,后起之秀的鋒芒自然也是不容小覷的,《誅仙》便是一個絕好的例子。2003年以來,但凡網絡彪書族、且是武俠奇幻小說迷沒有人不知道《誅仙》的。用百度搜索,《誅仙》網頁竟多達14100000項,總點擊量更是達到5000萬人次。

  《誅仙》最早是連載于幻劍書盟網站上的一部網絡古典仙俠小說。書中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鮮明,反復探究的一個問題就是何為正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這部小說的核心思想。小說創作不久即在網上掀起一片熱潮,凡是網路書蟲,無人不知《誅仙》二字,它與同期的《飄邈之旅》、《小兵傳奇》并稱為“網絡三大奇書”。后《誅仙》結集出版,全套共8冊,并已發行簡繁雙向實體書。如今,該部作品早已被視為和金庸、古龍、還珠樓主并駕齊驅的經典小說。

  《誅仙》整部劇情是從一個叫張小凡的普通少年開始。機緣巧合之下,一位天音寺名為普智的高僧在臨終前傳授給他天音寺不外傳的真法“大梵般若”,希望能在他身上圓自己佛道雙修,參透生死的夢。其后草廟村遭遇屠村,張小凡被青云門收留。因其資質愚鈍,無人喜愛,在推讓中最后被大竹峰首座田不易收為徒弟。就這樣,逐漸掀起了一場跌宕起伏,氣勢如虹的奇幻仙俠小說。直到最后在古劍誅仙的召喚下來到幻月洞府成為誅仙劍的新主人且同時習得天書第五卷,并以此殺死了擁有修羅之力的鬼王,挽救世間百姓的夢幻之旅。

  既然說到《誅仙》,該書的作者蕭鼎自然有必要一提。蕭鼎原名張戩,1976年出生,FZ市倉山人。自小喜好讀書,從小到大概括起來就是文史老師眼中的寵兒,數理老師眼中的敗類。少年時特立獨行,鋒芒太露,屢有挫折,茫然度日,雖內心苦悶卻不與人說,唯有寄情寫作。說起《誅仙》的由來,當初是應《夢想者》雜志幾個朋友約稿而創。那個時候《夢想者》并未要求蕭鼎創作這個題材,而是蕭鼎想要自己開闊一下思路,所以選擇了這個作品。

  寫一部中國古典風味的東方仙俠小說一直以來都是蕭鼎的夙愿,這一想法是他小時候看《蜀山劍俠傳》便深植于心的。在看《蜀山劍俠傳》時,對于人物情感比較蒼白這一弱勢始終有些不滿,這也是蕭鼎當初寫作的動力之一。另外,中國古典文化如此深厚,為什么不能誕生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原創新作呢?所以蕭鼎嘗試著把中國古典文化和新興奇幻潮流相結合,因此架構出《誅仙》的整體世界觀。

  在網路上,很多人都將《誅仙》比做是小說版的《仙劍奇俠傳》,還有人認為《誅仙》是融合金庸《笑傲江湖》的“情”“武”以及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的“仙”“玄”于一體。而該書責編則認為,對于更多“誅仙迷”來說,他們真正在乎的不是什么“仙俠”與“武俠”的名分,作者筆下那時而唯美細膩、時而大氣磅礴的文字,以及書中感人至深的情感才是真正感動他們的地方。

  2007年5月,《誅仙》由BJ完美時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開發運營。制作商特邀任賢齊為形象代言人,力爭將游戲塑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真愛世界。繼承小說中的奇幻色彩,以情貫穿整個游戲,展示四大至情要素、八大原著看點、千種多情任務的概念,以帶給玩家至情至真的游戲體驗。

  點評:《誅仙》這部不知何時被冠以“后金庸時代武俠圣經”的經典奇幻小說,集愛情、親情、友情與波瀾壯闊的正邪搏斗和命運交戰匯集在一起。文筆起伏,故事生動,令人讀來不忍釋卷。然而與頗具勢頭的開篇相比,小說卻有著一個令人不甚滿意的爛尾。由于前面伏筆過多,收尾過急導致無法自圓其說倉惶落幕,這不能不說是《誅仙》全系列的一大敗筆。也難怪有了諸多憤怒的“誅仙迷”這樣一句:蕭鼎不仁,以碧瑤為芻狗。

  結語

  將古代的傳說加以夸大,或者在根本不存在的世界里賦予鮮活的生命個體,修飾成符合讀者期待的書卷和詩篇,使得原本平淡無奇的故事變成了精彩絕倫的文學著作。無論是眾英雄在海上冒險的《奧德賽》,還是單槍匹馬的英杰Beowolf,或是尋找圣杯的圓桌武士,這些都是奇幻文學的著名產物。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躍進,早已習慣了最前衛的生光效果,有配置一流的電腦主機陪伴的我們,似乎對這類以最傳統形式呈現的讀物頗顯的不屑一顧。但是細究之下,以小說方式呈現的奇幻故事往往擁有更豐富深厚的背景語言與幻想空間,同時也是很多知識的寶貴來源。古樸退色,甚至殘缺一角的封面,微微泛黃卻吐露遠古氣息的內頁,這不能不使我們想起握在大法師手中,蘊涵無限力量的上古魔法書。

  或許有那么一天,當我們用顫抖的手指打開扉頁,就如同因一個無知或好奇打開潘多拉魔盒。隨之躍出的并不是108個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而是來自奇幻世界的,那一個又一個令人目不暇接、瑰麗無比的奇情夢景……

  刊于2009年9月《電腦游戲攻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宁强县| 信阳市| 中阳县| 玉溪市| 海淀区| 郧西县| 甘洛县| 沿河| 龙泉市| 玉环县| 安丘市| 阿瓦提县| 长丰县| 宿迁市| 黄冈市| 武隆县| 金阳县| 阳曲县| 正定县| 浑源县| 瑞丽市| 白河县| 合山市| 柘城县| 山西省| 澜沧| 泾川县| 阿克苏市| 汝南县| 乌兰察布市| 上虞市| 鄂托克旗| 莲花县| 厦门市| 嫩江县| 东乡| 岗巴县| 苏尼特左旗| 涪陵区|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