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中午放學兒子說:“慘了,今天數學老師拿什么杯賽的題考我們,太難了,做不完?!?p> 下午放學他又參加“儒家經典朗誦”排練,6:30才出校門。
晚飯后,兒子說上午數學考試他得63分班級第一,馮佳樂60 分班級第二,其余人都不及格,成宇凡55分。12班沒有及格的。全年級高分98。
我和老婆都夸他考的挺好,競賽題難度之大,往往不是努力就能會的。
兒子說:“這次是啟智班選拔考試。”
我說:“考完了就別管了,選不上也沒關系?!背鲇诿孀涌紤]他肯定希望能上啟智班,論輕松他一定不想再上什么啟智班了。
2019年3月5日,下午放學接著排練“儒家經典朗誦”,接回家已是6點42分了。
晚飯后,班主任周老師單獨轉發一個文件給我,接著發私信:“請七、八年級班主任每班推薦一名學生參與‘新時代好少年’的評選,認真學習文件要求,準備材料!”
周老師:“請于3月7日(周四)下午下班前提交紙質和電子材料!每班一個名額,請準備材料。”
我先是向周老師道謝,然后豈敢怠慢,立即學習文件并著手準備。
2019年3月6日,晚上,兒子說:“今天去‘信息學社團’上課了?!?p> 我說:“哦,開課啦。”
兒子說:“老師也讓我們自學,有問題就問?!?p> 我笑道:“你看,我雖不是老師,但沒教錯吧,正規老師也以自學為主吧?!币娔飩z不說話,我又說:“信息學以及計算機編程,關鍵是要有自學能力,因為道長且阻,困難與挫折是連綿不絕,靠以苦為樂的鉆研精神?!?p> 2019年3月8,早晨我沒喊兒子起床,讓他自己起,結果他便自己起了,以后就這樣吧,畢竟這是他自己的事。
今天是他好同學成宇凡生日,昨天他讓媽媽給他買了賀卡,昨晚寫好了,早晨帶上了。
上午,電視臺去學校錄制“消防應急演習”,我從發在群里的視頻看見兒子和同學們都抱頭蹲在操場上。
下午,兒子參加“儒家經典朗誦”錄制,老師說當場不評分,錄制后再評。
2019年3月9日,下午春光明媚,我們決定去戶外活動,我帶兒子先理發,然后會同老婆一起逛體育主題公園。
公園里體育設施很多,但兒子基本都不太會玩,也不認真玩,以前來玩也一樣。就拿單杠來說,初學很簡單——引體向上,他一個也做不了都沒關系,我讓他盡量多抓一會,多練練總會有進步。還有“曲位體前伸”項目,也不難,認真練練總會有進步。
我批評他態度不認真,他便有點生氣了。
從公園去爬山需過條車和人都多的大馬路,他過馬路根本不看車,從停在路邊的車旁經過還能弄一身灰,遇到老人和小孩也不會安全避讓,我氣不過又說他幾句。
這下他兩股氣會聚一起便氣粗了,就不理我和媽媽了。
回到家,兒子在我們仨的微信群里發:“我不想再做好孩子!”
我略沉思回:“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壞孩子?什么是好父母?什么又是壞父母?你是需要想想了?!?p> 做人當然不免辛苦,豈分好壞。
好人辛苦,合法,能見光,心安理得,受人尊重,終能得其所。
壞人亦苦,非法,避著光,心虛害怕,為人鄙視,終難逃法網。
社會制度文化法律教育倫理道德等等,都按做好人的正常秩序而設計。因而做壞人便是逆著這一切,只會活得更辛苦。成長必然要學許多東西,難免犯錯誤,不及時指出錯誤便是好父母嗎?指出就是壞父母嗎?
2019年3月10日,下午2:30,我心平氣和開導他,關于昨天他說不想當好孩子的想法。顯然那是他一時氣話,但卻真實反映了他覺得“好孩子”不好做,有太多的規則要遵守。
4:30,我陪他去小學跑步、跳繩、打乒乓球。遇到老婆上司程主任及其兒子程軼凡,小程同學比正慧高一屆,是聞山中學的學霸。
晚上,兒子自學信息學,我輔導他做編程練習,感覺他有很大進步了。
2019年3月11日,晚上,兒子說下午校長準備給8班頒獎,因為8班申請“錢學森班”獲上級審核通過,結果發現8班學生在宣誓臺下唧唧喳喳,校長一怒之下棄所備演講稿不用,直接訓話。
兒子還說下午去報名乒乓球,老師讓他打了十幾球就說可以走了,他問可不可以,老師不答。學校在選學生參加區乒乓球賽。成宇凡也去報名了,結果和他一樣。
我笑道:“老師認為你和成宇凡的水平都不可參賽,你可知道乒乓球各種小技術項目約有上百個之多,你只會正手攻球怎能打比賽。”兒子不信,我便對他說一些旋轉技術,又播放教學視頻給他看,他才信了。
2019年3月13日,早晨上學兒子說:“昨天,音樂老師剛準備上課,結果數學老師就走了進來,音樂就被數學占了?!?p> 我笑道:“音樂有什么呢?不就是1234567嗎,數字當然數學老師更擅長啦?!?p> 兒子說:“上初中,音樂美術基本都上不起來了?!?p> 我笑道:“別說美術了,如果有什么副課叫‘丑術’的話,那也一定會被占?!?p> 下午,臨上學前,兒子發現他涼開水杯中涼水不夠調帶往學校的溫水,時間來不及等涼水,所以他非常氣憤揚言要報復,然后把桌子上所有杯子都倒上熱水,我勸不住。
天氣涼時涼水不用那么多,而他卻經常涼滿杯水用不上,于是媽媽就只讓他涼很少的水或將他涼多了的水用掉些。現在天氣熱了,需要多涼些水,大概他媽媽沒注意到而將他的涼水給調節掉了。
我也沒辦法哦,似乎。
2019年3月16日,下午,兒子讓我幫他改改周記——《<三個火槍手>讀后感》。我說:“我讓你先聽聽《世界名著大師課》之《三個火槍手》那個單元,看看大師們是如何評說的。聽完以后,你先自己改改讀后感,之后我再改好不好?!?p> 兒子不愿意,找各種理由和我扯了20多分鐘。最后他說:“你先看完,然后我謄到周記本上之后再去聽大師課。”顯然他把周記當個任務去完成。
我指出:“讀書作文這些能力在平時就要培養。審美,同理心,三觀等,也都是平時學習中去思考而形成。不能僅當個任務去完成了事?!?p> 他又說還有一篇“錢學森征文”要寫,沒時間在讀后感上花太多時間。于是,半小時又過去了。眼看一次說服不了他,我便放棄了。
我覺得兒子學習比較刻苦,但學習態度和認識上還有些問題。如他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我糾正道:“考試只是檢測手段,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才是最終目的。”他不能從善如流,好建議也聽不進去,大概有面子或叛逆因素作祟。
在寫“錢學森征文”時又出問題了——不知道如何寫。
我讓他先查閱錢學森相關資料,然后選取幾個典型事跡,提取其中蘊含之精神,最后結合自己情況表表決心。差不多就是“夾敘夾議”手法。
他又說:“我知道但不知怎么寫?!?p> 我建議:“既然你知道,那先寫個提綱,我看看你打算如何寫?!?p> 他寫好提綱拿給我看,我發現他并沒有按“夾敘夾議”的思路來,就建議他改提綱。于是,他開始哼哼嘰嘰,不愿改,索性啥事也不做了。無奈只得又與他談話,這次我作了錄音并保存為“20190316錢學森征文引起的沖突.mp3”。將來有機會讓他聽聽。
“為什么你說的話,我不相信?”小子今天多次持這樣論調,那語氣神態像極了他媽媽往常指責我的樣子。找機會我要對老婆說:“你常常罵我,以為‘殺雞儆猴’呢,猴現在也學會了殺雞?!?p> 今天與兒子的沖突中我總結幾點認識如下:
1.以后遇到類似問題,可以嘗試以文字形式給他指導?;蛟S可以避免他的抗拒。
2.根本原因還是他對不會做的事心存恐懼。其實誰都是呀。
3.好成績在培養他信心的同時,還滋生了他的傲氣。
4.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過關,而是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