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陳子公。”
劉恒有些意外,問道:“陳子公?。。。。。。是誰?沒聽過。”
王旭:“陳子公原先是劉肥的部將,后來為了報恩,向賁赫通風報信,救了賁赫一命,也算為誅滅劉肥間接的立了功。陳子公也因為這件事,受到了劉肥的懲罰。后來,我去齊地巡視的時候,再次起用了陳子公。在他的幫助下,我很快就清理了一大批的貪官、惡霸。陳子公此人,有情有義,有勇有謀。這次任務,我希望能帶他一齊去金城。”
劉恒感慨道:“沒想到,劉肥帳下,除了田祿伯,還有陳子公這么一號人物。只能怪劉肥不識貨,不然也不會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就一敗涂地。”于是,劉恒批準了王旭的請求。
隨后,王旭向劉恒告退,回到家中,將征討羌人的事兒告訴了莫負。莫負質問:“平定羌人叛亂,你有把握?”
王旭:“沒有。”
莫負埋怨道:“沒把握,你逞什么能?連李廣都搞不定,你就不該接這活兒。”
王旭委屈的說道:“你是沒看見劉恒今天那眼神,恨不得把我生吞活剝了。我要是不答應,劉恒非把我們抄家問斬不可。”
莫負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說道:“戰爭不是兒戲。可惜歷史被攪得一團亂麻,我也理不出頭緒。你和郭翁伯都不擅于領兵打仗,陳子公倒是有勇有謀,你們不妨多聽聽陳子公的意見。”
王旭:“明白,戰場上不是逞能的地方。”
莫負責備道:“你必須要平平安安的凱旋歸來,否則我饒不了你。”
王旭無奈的回了一句:“我回來,你的寶貝女兒和兒子也饒不了我。”
。。。。。。
數日后,陳子公收到軍令,千里迢迢的趕赴長安,與王旭會合。于是,王旭、郭翁伯、陳子公集結三軍,向隴西進發。王旭一行經過長途跋涉,與李廣會面。李廣正在煩惱,就跟王旭等人訴苦:“以前打羌人,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簡單。這次真是邪門,羌人不知何故,戰斗力爆棚。我是一敗再敗,敗到懷疑人生。你們前來增援,簡直是雪中送炭。”
王旭:“您受苦了。你跟羌人苦戰良久,不如坐鎮后方,稍事休息,讓我們替你到前方打探打探。”李廣如釋重負的接受了。短暫停留后,王旭、郭翁伯、陳子公與李廣辭別,率軍來到金城。
王旭、郭翁伯、陳子公登上城墻,望向黃河對岸,隱隱約約看見遠方有幾座羌人的營寨。郭翁伯看了一會兒,心中犯難,說道:“羌人大營就在河對岸,如果我們貿然渡河,羌人必定會趁我軍半渡之時偷襲,咋辦?”
王旭也無計可施,倒是一旁的陳子公淡淡說道:“我有辦法。。。。。。”
當晚,郭翁伯、陳子公趁著夜色,率領兩支小分隊,兵分兩路,讓戰馬銜枚,悄悄渡過了黃河。渡河之后,漢軍趁著羌人尚未察覺,立即安營扎寨。到了次日天明,羌人一覺醒來,這才驚訝的發現黃河岸邊突然多了一座堅固的漢軍大營。
王旭甭提有多高興,率領著一萬騎兵,就在羌人的眼皮子底下,舒舒坦坦的渡過黃河,進駐大營,與郭翁伯、陳子公順利會合。王旭十分欽佩的稱贊陳子公:“這次能順利過河,多虧了你的銜枚夜渡之計。”
陳子公微微一笑:“這招兒也不是我首創,我不過是有樣學樣,向章邯偷師罷了。當年章邯擊敗田儋、周巿、項梁,靠的就是這一招。”
王旭這才猛然醒悟,連聲嘆道:“當年,我曾親歷秦末的戰亂,而你卻沒有。然而,我沒能想起這招兒,卻被你想到,說明你的天賦遠在我之上啊。在齊地做個校尉,真是委屈你了。”
王旭等人還在攀談,突然帳外急報:“不好了。羌人派出百余名騎兵,已經逼近我軍大營。”
王旭、郭翁伯、陳子公連忙到營前察看,只見那百余名羌人騎兵就在營門跟前叫囂。郭翁伯不禁有些躍躍欲試,說道:“這羌人也太囂張了,就這么點人,也敢到我們大營前放肆。我軍渡河,士氣正盛,我愿帶一千名騎兵,親自出營剿滅這伙人。”
王旭觀察了一會兒,勸阻道:“羌人就這么點人,也敢來叫陣,著實蹊蹺,我等不可妄動。況且,我軍剛剛渡河,稍有疲倦,不如暫作歇息,養精蓄銳。打仗,旨在消滅敵軍主力。為了這一百來號人犯險,劃不來。”郭翁伯、陳子公覺得有理,就按兵不出,任由羌人在營前叫罵。過了好一會兒,羌人罵的口干舌燥,卻見漢軍不為所動,只得空手而回。
羌人走后,陳子公根據地形,派出輕騎到四望峽中偵察,探得羌人在此地沒有布防。陳子公就對王旭、郭翁伯說道:“羌人果然不善于打仗。倘若他們提前扼守住四望峽,我軍將寸步難進。”于是,王旭連夜率軍通過四望峽,駐扎在落都山。此后,王旭任由羌人多次來叫陣,每天只是在營中設宴款待三軍將士。將士們紛紛請命出戰,都被王旭拒絕。
過了一段時間,羌人見漢軍堅守不出,以為漢軍怯戰,漸漸地放松了警惕。王旭察覺以后,突然集結三軍,冷不丁殺將出去,殺了羌人一個措手不及,斬殺、俘虜羌人無數。有好幾個小部落的首領也在受俘之列,他們被關在同一間牢房,相互埋怨道:“要不是聽你的餿主意,反叛大漢,我們就不會被漢軍一鍋端。如今,大伙兒都身陷囹圄,眼瞅著就要上斷頭臺了,這下你滿意了嗎?”
然而,羌軍主力尚存,他們再次集結,與漢軍對峙。漢軍沉浸在獲勝的喜悅中沒多久,突然收到急報:“不好了,羌人截斷了我軍的糧道!”
王旭大驚,就要率軍出營,奪回糧道。陳子公勸道:“羌人既然敢斷我軍糧道,就必然另有防備。羌人多騎兵,善于野戰。倘若我軍貿然回救糧道,而羌人在半道設伏,我軍就危險了。”
王旭這才冷靜下來,問道:“糧道被斷,情勢堪憂,時間一長,軍心必然動搖。我們該咋辦?”
陳子公淡淡的回了一句:“有辦法。還是要去奪回糧道。”
王旭有點懵圈了,問道:“啥意思?你不是說不能貿然回救嗎?”
。。。。。。
當晚,夜色昏暗。漢軍人手點燃一支火炬,在陳子公的率領下,向糧道方向殺奔而去。羌人遠遠望見漢軍的動向,不禁額手相慶:“哈哈,漢軍果然中計,去救糧道了。我軍早就在糧道上設好了埋伏,我們現在趕緊出營追擊,給漢軍兩個前后夾擊,必能大獲全勝。”
于是,羌軍主力離開軍營,偃旗息鼓,僅憑著黯淡的月色,追趕漢軍而去。羌軍追兵沿著漢軍的蹤跡,順著山間小道,一路向糧道逼近。羌人一邊追蹤,一邊在內心狂喜。羌人就快追到糧道附近之時,卻突然發現前方空無一人。
羌人正在詫異,突然前方喊殺聲四起,一支人馬從山谷另一側沖殺過來。羌軍追兵當即振作,齊刷刷點燃火炬,正欲接戰,卻發現前方殺來的正是羌軍事先設在此地的伏兵。
羌軍前隊見對方竟是自己人,當即停手;卻架不住后隊相互擁擠踩踏,將狹小的山谷擠成一團亂。各部落的首領見場面混亂,在馬上大聲吆喝,試圖讓眾人安靜下來。可是,這些首領的呵斥聲很快就被將士的叫罵聲、戰馬的嘶鳴聲淹沒,場面已經完全失控。正在此時,羌人伏兵那一側的山谷口突然又響起一陣喊殺聲,羌人紛紛驚慌的張望過去,正是陳子公領著漢軍殺來了。
羌人頓時驚慌失措,更加亂成一團。擁擠的山谷間,羌軍有的想迎戰,有的想撤退,相互踩踏擠壓,早已不戰自亂。陳子公先下令弓弩手對著羌軍一陣猛射,隨后又大旗一揮,率領騎兵沖殺過去。羌人的陣型早已亂了,軍心也散了,瞬間一觸即潰。羌軍無心戀戰,紛紛調轉馬頭,前呼后擁的向羌軍大營方向潰逃。陳子公緊緊追擊,沿途斬殺、俘虜羌人無數。羌軍玩命似的瘋逃,及至回到軍營前,卻發現營門緊閉,營前全部換上了漢軍的軍旗。哨塔上站著一位漢軍的將領,俯視著羌人的逃兵,正是郭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