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瓊島一周游,結束!
王大偉是李書屺起事的老人了,與王進堂也是表親,因為無馬,自是在陵水縣、白羊坡等候多時!只見天色以晚,越發著急,但數月的軍事帶兵操練,早已讓這北方漢子多了許多穩重!
來了!王統領!只見遠處數十騎滇西老馬在路面上不快不慢的奔跑,而騎士中間早就打好了一桿大旗。
藍底白邊,鎮海揚威!
走!上去迎接大帥!
大偉兄弟!一別數月,真是越發雄壯,李書屺翻身下馬上前扶住王大偉,仔細打量著這位老早跟著自己的北方漢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
王大偉也是看著自家大帥,見大帥如此親昵,心中一激蕩,開心不已。
又見李書屺臉上略顯疲態,想來定是幾個月的奔波所至!不免鼻頭一酸,卻是強忍住,笑著說道:不及大帥辛苦,屬下在這牛都鎮每日只管操練士卒,每天都不想事,都胖了幾斤呢!
哈哈!大偉兄弟莫急,自然有你們掉肉的時候!
大帥!屬下早就等不及了咯。
李書屺見王大偉等人無馬,不管王大偉如何勸,都執意跟他一起走路。一群人直至天黑才走到營地外面!
王進堂等人早已知道李書屺將至,便從上午開始便告知了全部軍士,眾人得知大帥親自來了,滿心歡喜,只待將近幾個月的操練結果展現給自家大帥檢閱。
在王進堂等統領、營官的帶領下,一直以軍姿列陣等待,卻不知道李書屺與村民聊得正歡,耽誤了時辰,直到此時軍士們還未吃飯,只有各營伙官端茶送水!
而李書屺又見到王大偉沒有騎馬,執意走路同行,王大偉又不好告知真相,不然就顯得有點王婆賣瓜的味道!
所以當李書屺靠近營地發現這種情況之時,定北軍全體軍士都有些力不從心!但見到李書屺終于到了,卻是咬牙堅持,站得筆直,無一人訴苦!
李書屺見狀,面露吃驚之色。直接一個輕渡,翻身上馬,眾親衛見李書屺上馬,也是一般!
休息良久的滇西馬,載著李書屺飛馳在營地之間,李書屺領著親衛軍齊聲呼喊:
定北軍!
威武!
定北軍!
威武!
倆聲過后,李書屺只呼定北!
而定北軍全體軍士高呼威武!
定北軍!
威武!
三聲過后,李書屺已奔到營頭,勒馬而立!從親衛手中接過長槍,高聲咆哮!
吾有定北,群丑皆無。長槍所向,皆是塵土!
親衛營
吾有定北,群丑皆無。長槍所向,皆是塵土!
定北軍
吾有定北,群丑皆無。長槍所向,皆是塵土!
一時間營地翻騰盡顯男兒豪邁!
李書屺心中感慨,操練幾月,各地鎮海軍也是如定北軍一般罷,雖然沒有精銳裝備,死戰的經驗,百戰的精魄!
但在自己帶領連連勝利,如今又是為了自家田地,未來而戰。多少體現出來了強軍之形,剩下來的,便需要最直接的戰斗,讓鎮北軍升華變強!
當夜李書屺與眾人交談至深夜,直至午時才去睡覺,但一覺睡到日上三竿,著實安穩!
大帥!這便是要走了?
哈哈!定北有進堂,某甚是安心,奈何諸事繁忙,也必須回鎮海城了!這便不與其他兄弟們說了,叫兄弟們好好操練,莫要被別人趕上了!
大帥放心,咱們定北軍定是大帥手下第一王牌!
好!進堂豪言,與趙大運說的一般。某到是要看看你們“兩個”哪個說得是真話!
.................
李書屺在定北軍只待了一夜,便往萬州而去,到達萬州后,自與李養德行那儋州之事。然后一路往西,各地縣城只稍作停留,于五月下旬回到鎮江!
獨自處理政務的孫杰早已等候多時,而回到官位許久的孫杰身上已經有了威勢。但似乎是因為鎮海軍軍政分離的原因,使得身上有一股“內斂”之氣!
元輔辛苦了!李書屺一見面便拉著孫杰的手。(沒辦法,李書屺部隊之時見過領導打招呼,出了敬禮便是握手了,只不過現在改成了雙手握居多)
自然是大王辛苦,奔勞數月,我這小吏,哪里及得萬分之一!
哈哈!元輔先生便與我說得這段時間的事情吧!某等的久了,一路上也甚是掛念元輔的叨嘮!李書屺見孫杰言語中帶著一絲怨氣一般,便稍稍安撫一下!
唉!大王此行必定收獲滿滿,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大王這一去,便一個招呼不打,直到“萬”才與人告知我,只叫我與徐渭措手不及??!
元輔說得是,某自是心血來潮罷,只記得鎮海城諸事有元輔,便得意忘形了!等下晚間定與元輔多喝杯酒,去去怨氣!哈哈!
大王嚴重了,大王曉得屬下酒量不佳的!
.......
此事不是屬下想說大王,只是屬下如今前程,鎮海軍所有將士,文吏前程皆是系于大王身上!屬下一見到大王,便控制不?。?p> 唉,其實屬下見到大王如此辛苦,也是不忍,大王定不要怪罪屬下!
哪里會!哪里會!
大王此去數月,定是對各地大概情況有個了解!我這里作了各總結,煩請大王過目罷!孫杰如是說道!
哦!當是元輔辛苦了,如此甚好。
瓊州全境共有在冊田畝,三百九十七萬八千又六百畝,然各地丈量土地相加為四百五十萬又六千六百畝,今年又開墾荒田三十余萬畝,此次查驗土地,與原明廷資料相差甚遠,應是上下欺瞞所至!
又瓊州全境漢民在冊六萬九千四百三十三戶(69433),共計人口三十一萬又五千四百三十人(315430),然我鎮海官吏查戶數為七萬七千八百三十二戶(77832),人口為三十八萬三千又零四十二人(383042)!其中男丁二十萬一千四百五十人(201450),青壯(十五歲至三十五歲)十一萬三千又六百人(113600),差距也是甚大,應是各地明廷官員為了漏稅貪污所至!
而此時全瓊州第一季稻子已有收成,全島畝產較往年稍有提高,全賴大王洪福齊天!
..............元輔莫要夸張!
預計可收糧食一千一百萬石左右,可征賦稅也當為一百萬石,此糧食皆是按大王要求,屯于各州各縣!因我鎮海軍只有這一項稅收,無任何雜稅,當以各地百姓歡呼雀躍,贊頌大王仁德!
百信知恩圖報罷了!李書屺自是開心!可惜隔海相望,若是在江南,在北地我這般名望,怕不是登高一呼,流民全來了!可惜!可惜!
但是大王要知道,若是在大明其他地方,明廷哪里會給我等機會!孫杰誠實回答!
卻是如此,有利有弊罷!元輔可還有何要事?
呃!已然無大事,其余小事繁雜,明日稟告也可。大王勞苦數月,便先歇息罷!卑職告退!
哈哈!自是聽從元輔“安排”!
.............
.....李書屺自是一路回到鎮海,早已疲倦。但比之待在鎮海不動,日日處理公務、練軍,卻更不踏實!如今繞島一周,四處皆是了解,心中已然有譜,也能讓自己軍中權威更加濃厚,心中也是安定許多!
不然待在鎮海城不動,左顧右盼皆茫然之際。自己對這些剛剛脫離“貧困”的將領漢子也不很是信任,畢竟最容易迷失自己的往往都是“暴發戶”!
孫杰走在回去的路上!疲憊之余,想到當初遇見李書屺,然后一路追隨到瓊州,便感覺其人雖年紀頗輕,但穩重有奇謀,果決善斷??量躺藤Z官紳,仁義于農戶匠戶,卻又不行絕滅之事,絕非尋常農戶行事。而按行事軌跡來看,又似乎為將門子弟,但大明伯、候何等模樣,自己也最清楚不過!
“可文可武,善謀人心,雖處瓊夷,心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