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王與村民
海島黎、苗倆族,歷史悠久,不知何時起,便已經是瓊州土著!
西漢以前曾經以“駱越”,東漢以“里”、“蠻”,隋唐以“俚”、“僚”稱呼,宋代,各類史籍中普遍以“黎”代替了“俚”、“僚”,一直延續到大明如今!
漢人剛來之時,黎族稱漢族為“美”與“客”,他們以為漢人為客人,喜不自勝,自己則以土著自居。
諸多散部皆是熱情,直到明朝年間,比之宋朝對瓊州開發更甚,黎人空間被極度壓縮,早已失掉沿海富庶之地,直至弘治年間。因明朝派駐海南的官員素質和稟賦都不太理想。終于造成了黎族反叛!
此先有儋州知府張桓和余浚貪殘私斂,強迫白沙七坊峒黎族農民每年交納“額糧”800多石,加上其它官役頻繁,黎族人民忍無可忍。為了生存,黎族頭人苻南蛇帶領族人那欽等舉行起義,他們“刻箭傳約,三州十縣所有黎部聞風響應?!备刑油l所軍加入其中!
符南蛇帶領義軍接連圍攻儋州、昌化等州縣并攻占感恩城,臨高縣城也在起義軍的猛攻下“危在旦夕”。
朝廷震驚,調遣各路十萬人增援。起義軍毫不退縮,堅決抵抗,符南蛇身先士卒,在戰斗中中箭受傷,墮水身亡。官軍最后占領七坊峒,歷經一年多拉鋸戰,黎族反叛失敗早已成定局。
后嘉靖十八年以“那燕”為首的黎族村民因官吏欺壓過甚,悍然起義,隨后到達八千之眾!
而各地逃亡軍戶紛紛加入,一時間將腐朽的衛所官兵打得節節敗退,但始終無法攻占城池,雙方陷入攻防僵持。直至倆年后,抗倭名將俞大遒攜八千精兵,沈希儀帶大量廣西狼兵奔赴瓊州,自此大明為平亂已經到達八萬七千眾!歷史近倆年以十倍兵力才將黎族平亂。自此死傷殆盡的黎部只能深居山林,與明廷矛盾日深,往后摩擦時有不斷!
...............
黎族與明,可是畏懼,可是仇恨,時局也!
李書屺每日疾馳,終是到達崖州!
符族長親自相迎,本帥實在是高興!如今見到兄弟族人兵強馬壯,本帥對于崖州回歸黎族治下,已經全然放心了!
大王真是高義,黎族無尺寸之功,卻收回故地,實在是老夫生平不敢想象,崖州雖然歸我黎部,但黎部永遠聽從大王的指揮!黎族族老符化魚慷慨承諾!
哎!族老此言錯矣,黎族后生許前、許右為本帥生死弟兄,自某起事便輔助左右,皆是大功于鎮海軍。族老又親率大軍牽扯崖州所部,更是彌天大功!
大王如此厚待,老夫慚愧!
族老率得黎族子弟數千與我大軍一同逼退崖州守將、知州,崖州歸于黎部,自是名正言順!何來慚愧一說?此事我已發告示、文書于全島,”
自此崖州歸黎,不可更改,黎族內事,皆可自絕!黎族賦稅,當免三年”!
往日只聽大王威嚴,今日方知大王知仁義!老夫愿拜請祖宗神鬼,庇佑大王”千秋萬代“。
請大王飲此酒,當是我黎部自此為大王馬首是瞻!符化魚驚喜交加,身后數人也是大拜而下!心中皆是巨石落地。實在是百年來漢人官府的作為讓黎族有了“杯弓蛇影”之感!今日李書屺當眾承諾,又鎮海軍“頭領身份”以文書、告示宣告,哪能不讓符化魚等身邊各部頭領釋懷、感動!
族老與眾位頭人這是為何,李書屺一個正步直接扶起符化魚,身邊親衛與許右也是扶起眾人!當不得族老如此,此事皆是明廷無道,先只要有我鎮海軍一日,黎部便與我漢族之人無異(心理暗示)。
自此今日所有黎族之人皆可在這島上其他地方安家立業,只需持得鎮海軍身份牌,本帥期待漢、黎一體,永世太平!李書屺接過符化魚手中大碗,一飲為盡!
大王!如此恩德,如何報答!愿盡全族之力,為大王(自己)守得崖州,以據外敵!
李書屺見符化魚如此上道,自是大喜,當眾請符化魚為崖州知州、守備,永為黎部世襲!許右為鎮海軍崖部首領,協作黎部鎮守瓊州島南面!
符化魚等黎部眾人感恩李書屺,當眾表示,愿協作前些日子鎮海軍提出在黎族再招兵二千的事宜,自此許前、許右所部,汗、黎共計伍仟已經招滿,許右倆千駐扎與崖州,許前三千眾居中會同縣。
并介紹旁邊一老者,稱之為瓊州“黑苗”族老烏桑“,愿意為李書屺效力!
李書屺再喜,自是接納,當場許諾獎賞黎部十萬兩白銀,良米五萬石!也問得苗族內部如今能有三千青壯,并當眾許偌島上苗人皆同黎、同漢!
符化魚不肯接受!李書屺拉著符化魚側手誠懇說道:崖州自明廷知州撤離,搜刮過甚,正是百廢待興之時,黎部雖是自治,名義上也為我管轄,自然與我李某人脫不了關系!符族老莫要再推辭!
符化魚眼淚噴涌而出,絲毫沒有前奏,獨特的嘶啞嗓音微微梗咽的說道:大王如此厚待我等,老夫卻無以為報,維以死報!
付族老這便是見外了,如今瓊州島雖安,但四周三夷強盜、海中巨寇環繞,都不知島上情況,無不視你我為肥肉。還有那明廷大軍虎視眈眈,隨時渡海而來!本帥自有族老守崖州,我漢部守三面,生死相依,同心力敵才行!
自是如大王所言,也是恩待我等黎族甚多,想我黎部歸于中原千年,終于遇見漢人明主。老夫回到祖地,必告知祖宗鬼!祖宗鬼必然欣慰!
大王之“仁義”,也得宣告黎族諸部,我等在這“崖州”“必為大王”前驅!并“贈送”李書屺二百黎族毒弩,五十長弓!苗部見狀,更是愿獻苗刀三百以供鎮海軍!
李書屺見狀便好奇,問符化魚,為何黎部弓弩能在這多雨的瓊州長期使用!且不受海潮影響?而明廷不能用!
符化魚笑道:自是祖宗鬼庇佑!
.............
李書屺自崖州逗留三日,便率眾往萬州而去!當日晚間也是從許右口中得知,乃是祖宗鬼賜予瓊州黎部神油(橄欖油),每年侵泡,便可以不腐朽.......
知道原理的李書屺以缺少武備為由,告知符化魚、烏桑希望買得黎弩五千,弓一千、苗刀二千!符化魚、烏桑一萬個不愿再收錢,都已經捶胸頓足。
最后還是李書屺執意要出得原料為由,讓倆族去儋州自取,才算作罷!
知道李書屺要往萬州,要繞路走官道,符化魚歉意于黎族道路彎曲狹窄,并發誓要擴寬瓊島黎部南北東西小道!方便鎮海軍通行!李書屺雖知此事艱巨,但還是勉勵符化魚,日后若有俘虜,必安置在黎部,以作苦力!
..............
崖州多山,陵水流淌,小河諸多,李書屺一路走來,馬匹多有不便,心中暗暗記下!
當一行人到達萬州境內之時已經離開鎮海城三月之久,李書屺命馬尚前往萬州通知王進堂,怕自己突然出現,被當成來犯明兵便壞事了!
李書屺到達萬州一路查看,此時稻米已經開始收得一季!多地島民匆匆忙忙收割占城稻,迎接季風時節到來,準備第二季的播種!
而各地山野平原干旱之處時有軍士出沒,多有負重,長途奔襲!
農戶們早已適應,并多有送水端茶,一時軍民融洽,跟往年相比,宛如夢中。
而萬州知州李養德經營數月,早就發布通告,明庭??茈S時會來,百姓如遇見來歷不明者,應早報之與鎮海軍!
百姓聽之,因珍惜眼前時日,便都記在心間!
故李書屺一行人出現在百姓聚集地之時,身穿一身與萬州軍士不一樣額服飾,不一樣的旗幟!加上人人有馬,百姓多是驚慌,以為明廷來犯,不待劉堂過來解釋,已經盡數奔逃。
眾人人不敢追之過緊,只能大喊,我們是‘’鎮海軍元帥‘’親衛,不是賊人!眾人脫口而出,好不自覺,自是忘記數月之前自己才是地地道道的賊寇!
一連多聲呼喊不停,跑得慢的村民這才神情稍定,卻也是躊躇不定,不敢上前,只待遠遠觀看!而矯健迅捷者,早已看不見人影!
當駐扎在牛都鎮以北的王進堂得到消息,命王大偉帶數十人前來相迎的時候,已是半日后了!
此時李書屺早于民眾相認,此時坐下一高大芒果樹下,尋三問四,相談甚歡!
老鄉,今年可會餓得肚子?
大王是問我嗎?大王跟我說話哩,大王和我說話哩!
餓不得了,餓不得了,這一季三十幾畝地小民和幾個蠢子收完稻子,就知道就算今年不種了,一家老小也不會餓肚子哩!一個老漢一巴掌拍在自家不爭氣兒子的腦袋上趕緊回答李書屺!
那可不行勒,還得種,某的鎮海軍跟你們買,老丈!你不知,我可是缺糧食,缺的緊!
老漢曉得,曉得哩!大王要糧食哪里需要買,老漢兒吃不完的全送給大王呢!
那可不行,老丈你這可是要逼得某又做強盜呢!要給錢的,不然誰還為某種糧食呢?
別的老漢管不著,老漢是曉得知恩圖報的人,去歲如果不是大王送的糧食!老漢家怕是今年人都不齊了,萬萬不敢要大王給錢!
就你吳老漢是曉得大王恩情的,合計我老何家都是白眼狼?一焊婦人在旁邊怪道!眾人也紛紛大怒,卻礙于李書屺在此,不敢罵得難聽!
哈哈!好了,好勒!某曉得老鄉們的好意,李書屺見自己在這里,跟百姓們肯定扯不清給錢不給錢的事,便只好扯開話題,問老鄉當中有沒有什么技術人種!
技術人種?
老漢兒會種地、
小老兒會編制竹籃竹椅、
大王我會養豬、養鴨、養雞呢!
哈哈,都是我的好百姓,你們都得好好做,抓緊做,到時候吃不完的糧食、肉食我全要了!大米白銀一兩一石,上等豬肉白銀二錢一斤,上等羊肉白銀一錢五分一斤差不多都按這個價!李書屺無意之間又繞回來了!
??!這么多?眾人聽得李書屺如此說,都是驚訝、心動!畢竟以前哪有這等事?都是地主老財直接收走,給的少了,還要打罵一番!
就算是這樣,我何家也不能要大王的銀子,就得送給大王,俺可不是見利忘義的小人!何家大嫂大大咧咧的說道!
對!對!我們也是,眾人皆心中有些慚愧,原是聽得李書屺許偌,皆是一時心動。此時聽得何大嫂說話,趕緊附和何大嫂!
李書屺看在眼里,卻是一笑為之!
何大嫂好意,某自是心領了,但今日某不給錢,明日李知州不給錢,給我們養成習慣了,以后再也不給錢了!豈不是我們也成了那地主老財?永遠讓老鄉們種地,卻餓著肚子?
啊!大王怎么可能是那“周扒皮”一般人!何家大嫂趕緊解釋。
哈哈!何家大嫂不要緊張,要說我買了你們的糧食,卻是某占了天大的便宜,我若是轉手賣給大明,只怕還要大賺一筆呢!
所以此事是你們幫我,而不是占了某的便宜!
眾人這才開始釋然,隨后李書屺與眾人同食,稍稍歇息,便往萬州奔去!勒鞭轉馬,騎術比起當初更是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