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晙腳步沉重地踏出了仁安殿,等候在門外的容威等人見他面色不好的樣子也不敢多問,只等著李晙自己開口。
回頭又看了一眼仁安殿的大門,李晙心里很不是滋味。這么多年來,即便他的母親那樣忽視他,甚至坐視他送死,他都沒有這么難過過,或許是因為那個時候雖然陸坭對他不好,可他心里仍舊渴望著母愛。時至如今他是真的不敢再奢求了,再一再二,又豈有再三再四的道理?不愛就是不愛,即便李晙再怎么一腔熱血都換不來她的半分慈愛。她有那么多的選擇,可她卻決絕地每一次都傷他至深。大抵同為母親,他的母親就與他的夫人完全不同,至少魏皛皛就沒有因為生了小的就不疼大的了。
“容威。”
“陛下?”
“傳旨下去,從即日起仁安殿關閉西門、北門和南門,只留東門進出,同時所有仁安殿的侍衛都給朕換了,那日去過椒房殿的侍衛統統都給朕換掉。”
仁安殿面積不小,進出有四個門,四通八達也方便,如今李晙關閉了其中的三座宮門,僅留離未央宮最遠的東宮,疏遠與不滿之意是誰都能瞧出來的,這也算是回應了太后之前堵門椒房殿的行為。太后畢竟是李晙的母親,如果李晙真的要處理太后斷不會做的如此明顯,他越是明顯便越說明此事他并不打算深究了,否則作為這皇宮最大的主人,九五之尊的李晙想要讓一個人合情合理地消失簡直是沒有任何難度。
李晙并非不明是非的人,魏皛皛也不會同意他為此事就做出任何不孝的舉動,因為在百官還有百姓們看來,即便太后真的傷害到了魏皛皛和李滎兄妹,可只要沒要他們的命那一切都好商量,即便真的是要了他們的命,至少李晙不能明面上對太后不敬,否則就是不孝。此舉也算是重重拿起輕輕落下了,只要斬斷了太后的左右手,相信她是沒有機會再去傷害魏皛皛母子了。
“是,老奴遵命。”
容威的心里松了一口氣,李晙有多緊張魏皛皛母子,可以說整個京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太后這明顯就是觸怒逆鱗,容威是真怕李晙發起瘋來不管不顧,那名聲還在此要,關鍵是這樣的帝王誰能不怕誰能不懼呢?本以為要血流成河的事情被這么一筆帶過,相信松了一口氣的人不止是他。
觀察一個人的人品還要看他盛怒之下不會做什么事情,有這種胸襟容人之量的人或許會吃虧,但一定不會吃大虧。
得到消息的李皌只是冷哼一聲,對這個結果并不意外。升隆圍場的死士已是他傾家蕩產的血本了,在決定升隆圍場刺殺的時候他幾乎是孤注一擲,沒有給自己留退路,同樣的也不打算給李晙留任何生機。只可惜最后功敗垂成,黑袍人親自出手還是沒能拿下李晙的性命,李皌的心里簡直是恨極了,明明成功離他那么近,只差那么一點他就可以除掉李晙接掌這整個國家。這一年來他們兄弟三人共同處理國事,李皌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唯我獨尊,不像李晙那么婆媽,做個決定還要一遍又一遍地聽取大臣們的意見,是自己決定不了嗎?那還不退位讓賢?
此次事件他本以為十拿九穩,故而讓在宮中的太后配合他的行動,控制住京都的形勢,一旦他這邊得手,太后那邊搞定了京都防御,那這天下就必然是他的囊中之物,否則萬一他擊殺了李晙,但是遠在皇城的魏皛皛振臂一呼號召天下剿滅他,那他同樣還是輸。魏皛皛的兄長掌控著整個京都的防衛兵力,扶持自己的外甥李滎登上皇位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所以太后這一步棋必不可少。
不過就算失敗了,李皌心里仍舊是有些痛快的,因為他知道李晙此舉已經是在向天下人昭告他與太后不和了,這樣一來太后也不會總想著那個早已經被拋棄的兒子了,她就會全身心地站在自己這一邊,所以他還沒輸,他怎么可能會輸?李晙本就是皇家的棄子,若非他與太子李皞鷸蚌相爭,又豈能輪得到李晙漁翁得利?說起來這問題根源還在于晏平帝自己。若不是他察覺到皇權不穩,為了制衡權傾朝野的陸氏,提拔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貴妃程雪琪,又引來了三神山的窺視,逼得太子不得不置之死地地選擇宮變,反讓李晙撿了大便宜。那這樣說來更該怪的就是那號稱當世第一人的三神山山主了,那是個什么狠角色,結果呢?就這?李皌每每想到這里都是大為光火,這些人,一個兩個都足以解決掉李晙,可結果卻怎么也不能如愿,難道這世上真的有天意一說嗎?李皌剛剛動搖的信心立馬又堅定起來,不,就算有天意又如何?皇位非他莫屬!
李皌仔細思索了一下現在的局勢,他的死士私兵們在升隆圍場一役幾乎損耗殆盡,但仍有兩千余人可用,且宮里還有他們的內應,那人身份不低,只要把握好機會,應該還可以一搏,不過卻不是現在,也不能等太久,否則李晙地位越發穩固,他就真的沒有機會了。想到這里李皌就想起了被李晙單獨關押起來的程雪琪母子,也不知道這兩人被關在了什么地方?有沒有供出來黑衣人和他的身份?還有這次的事件,李晙看樣子應該能猜到此事是與他有關的,那么李晙會怎么處理?李皌內心還是隱隱有些擔心的,這自古帝王家手足相殘根本不需要理由,李晙會不會借這個機會除掉他?或者軟禁他一輩子?
李晙同樣也在想這個問題,即便李皞不來提醒他,他也非常確定此事就是李皌所為,李皌的心思真是從小到大都沒有變過。總是自以為聰明,覺得別人都看不出來,有個什么事情都擺在臉上。李晙知道這個弟弟心高氣傲,也不打算折了他的傲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脾氣,至少李晙是尊重自己兄弟性格的,但這件事情到底該怎么辦?李皟也牽連在內,甚至有可能就是玉真所說的那個黑袍人,那個真正的幕后黑手,從一開始推動整個事件發展、攪動天下風云的黑手。如果真是這樣,李晙還能容下他嗎?他可是已經對無辜的老四下了死手啊,說明他對這幫兄弟都沒有感情,也不會顧及他們的兄弟情,這樣的人,如果不斬斷他的羽翼,下一個受傷的人還不知道是誰。
半個月后,傷勢基本痊愈的老四和老五在老三喻王李皞的保護下回到了京都。李皞對此也很是感觸,老四、老五變成這樣,他責無旁貸。他們李家的不幸源于晏平帝與他母親陸蕓的結合,陸蕓從小被家里寵壞了,根本不能忍受花心的晏平帝朝秦暮楚,可她自己又沒本事留住晏平帝,竟將這些怒火都發到了其他賓妃身上,甚至多次出手暗害晏平帝的子嗣。李皞是嫡子卻不是晏平帝的長子,他的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在李皞小的時候還常跟兩個哥哥一起玩,都是性格非常好的人。然而隨著陸蕓脾氣的逐漸變壞,她竟命人誆騙他的長兄和次兄,就在他的面前,活生生地淹死了那兩個孩子。
小的時候,李皞經常會自己躲起來,就是因為他害怕,他完全不能面對如此殘忍的母親,可他卻沒有立場責怪她,因為這一切的不幸根源還是在于他的父親晏平帝的不負責任。但凡他能對陸蕓好一點,或者能對其他的賓妃和子嗣上心一些,都絕不會讓那些人枉死。
將老四和老五都送回王府后,李皞便去了未央宮向李晙復命。
“三哥一路辛苦,早些回去歇著吧。”
李皞有些猶豫地說道:“老五會變成今天這幅模樣,我難辭其咎,如果不是我的母親,他們也不會是現在這幅樣子。老五若要報復,我愿意為他償命。”
李晙搖了搖頭,笑道:“你想什么呢?我是那種兇殘的人嗎?如果此事真是五哥所為,我最多就是讓他余生軟禁在王府,難道還能動手殺了他嗎?你不是說眾兄弟中我跟五哥的關系是最好的嗎?那你應該相信,無論如何我是不會傷害五哥性命的。”
李皞似是松了口氣,這半個月來他每日里見老四、老五生活的樣子,心里都是萬分愧疚。從前他不敢面對這兩個弟弟,因為他們的存在無時無刻不讓他想到那個噩夢般的母親。可這半個月的相處才讓他意識到真正受到傷害并且仍處于童年陰影之下的是他的這兩個弟弟。與李晙相比,他的這兩個弟弟才是最慘的,因為李晙有太宗皇帝庇護,在朝中又有太宗老臣的維護,可從來無人記掛著這兩個早早就被剔除皇位人選的皇子,他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