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神機營征兵
永樂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戶部左侍郎古樸奏陳:
云南所屬,邊儲困缺,請以黑、白、安寧等鹽井,不拘次第,召商中納。規定:大理五井鹽每引米一石三斗,黑鹽井每引米二石;金齒黑鹽井每引米一石五斗,安寧鹽井每引米二石;景東白鹽井每引米一石五斗。
皇太子允準施行。
永樂八年五月二十一日,回回阿剌馬牙殺都指揮劉秉謙等,占據肅州(今甘肅酒泉)反叛,并約赤金蒙古為援。
赤金蒙古念明皇厚恩,不應,并率部下擒阿剌馬牙之兵六人交給明朝。
朱棣大喜,重重嘉賞,改赤金蒙古千戶所為衛(今甘肅玉門),授其長塔力尼為指揮僉事,并為他的部下三人封官。
至此,阿剌馬牙孤軍奮戰,被千戶朱迪等討平。
永樂八年六月,鐵路司第一批載人火車正式通行。至此,大明全國各地的距離不斷的縮短。
據悉,為了體驗火車的便捷,當日南京城內萬人空閑,盡皆聚集在城外,觀看火車如何運行。
皇太子親自為載人火車舉行開幕儀式,慶祝這一大事件。
但仍有一些讀書人誹謗火車的不安全,導致一些人仍舊人心惶惶。
永樂八年七月三日,格物學府內飛出大鳥,讓南京城內惶恐,軍司處險些下令射殺。幸虧大鳥之上的學子聰明,亮出了格物學府的LOGO,方才免于一劫。
皇太子詢問何物,萬糧答曰飛機。
永樂八年七月四日,電燈問世,格物學府內率先采用這一全新的照明裝置,并未外泄。
但關于電燈的消息,仍舊是傳給朱棣。
朱棣不明所以,詢問秦方。
秦方答曰:擒雷龍,而照耀大明。
朱棣大喜,請求秦方給皇宮裝設雷龍燈。
秦方答曰:還不曾萬無一失,待萬無一失,必定獻給朱棣。
永樂八年七月十日,朱棣親征韃靼,大捷,班師回朝。
大明朝開始歡慶。
這些日月報上刊載的大事件,秦方返回秦府后大致的看一眼,對大明的發展情況具備一定的了解,讓他感覺到開心的是,萬糧竟然真的將蒸汽機跟飛機結合到了一起。
但太過于笨重,最終僅起飛一段時間即掉落。
但這并不妨礙萬糧的探索之路。
蒸汽機的動力不足。那么只能在更改更加強的動力。
格物學府內的科技,經過四年的沉淀,好似有井噴的趨勢。秦方十分的歡喜。
秦府內,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著團圓飯,秦方挑著一些趣事講給爺娘聽。
拜訪解縉。
前往格物學府。
第二日,秦方上殿。
秦方僅一本!請求朱棣擴大神機營的兵數。
朱棣不準。給其理由,大而不可控制!
秦方第三日再奏!
朱棣仍舊不準。
秦方第四日再奏,兩萬神機營,踏平漠北。
朱棣沉思。
第五日......
秦方不停的上奏,頗有一種不得目的不罷休的趨勢。
朝臣勸阻秦方,瓦刺臣服,兀良哈臣服,大明已無需戰爭。
“忠國候!好戰必亡!”
這是朝臣的話語,但秦方卻反駁到:“忘戰必危,臣請奏,擴充神機營,且設立天機營!”
天機營!專職負責保護皇宮的安危,保護南京的安危,數量定在五千,由神機營五千老兵抽調組建而成,僅服從朱棣的命令。
秦方知道朱棣怕什么,于是如此上奏。
朱棣無奈,只得同意。
“神機營允許擴建,但最多不得超過兩萬。另天工院打造速度緩慢,一年最多供應槍支三千!”
秦方答應。
關于制造槍支彈藥的機床,設計院內早已研制成功,但卻無法面世。
叮,您已成功簽到。
叮,恭喜您獲得獎勵:體質+1
這!秦方只感覺體內閃過一陣暖流,瞬息間留向身體各處。
基因枷鎖!仿佛被打開了!
秦方今年十四歲,但體能完全不弱于成年人,甚至比成年人更強,隨著時間的推移,秦方的體質還可以提升,但一旦到了三十歲,即會停止增長,達到所謂的巔峰。
但現如今,秦方感覺到他的體質增長了十分之一。
這是一個很夸張的漲幅。
叮,任務已更新。
叮,您已接受此道任務。
叮,請將神機營擴充至一萬人。
任務獎勵:折疊空間翻倍。
于是!秦方開始著手準備神機營擴充一事。
但這之前,秦方將設計院的八位設計槍械的精英喊到了忠國候府。
“各位,大明限制著你們,我也限制著什么,但有一個地方,不會限制你們,你們愿意去嗎?”
“在哪里研究都是一樣的,但前提是,要給我們榮譽,再有,你的這些槍械啊,我要帶走一部分作為研究之物。”
這是八人的態度。
秦方躬身感謝,久久不起。
第二日,秦槍、秦陵親自率領著船隊打造的鋼鐵巨獸,出國,護送著八位國士精英前往新大明。順帶回城之刻,攜帶別的物資返回。
新大明!火力一定要猛,這樣才可以開始侵略戰爭,才可以得到更多的領土。
大明在研究火槍!世界的其他各地,也都在研究火槍。
大明一定不能落后.......
秦方給朱高煦的心中如此寫到:“滿足他們的一切想法,他們會給你無上的榮耀。”
步槍!已經被研究而出。但在大明卻是無法大批量的制造,免得被紀綱舉報,下令抄了秦方的家。這大明!還是朱棣說了算!
但未來的世界,秦方想要自己的一些聲音。
誰能夠想到!
大明這頭雄獅正在陸地上虎視眈眈的望著四周的國家,時刻準備吞并他們。
而大洋的中央,也有一頭小雄獅正在崛起。
待兩頭雄獅盡皆咆哮時,整個世界都需要禁音,耐心傾聽,瑟瑟發抖。
神機營內,抽調出五千老兵,組成了天機營,享受著最先進的槍械,最先進的科技。
而秦方的神機營很顯然就需要退居二線,使用淘汰下來的槍械。但僅僅是訓練,這些槍械也就勉強夠用了。
鐵路司的鐵路修建計劃,不能停。且秦方開始修建水泥路,瀝青路。
道路!如同是國家的血脈,血脈通暢,暢行無阻,即大明穩固。
朱棣不準。
但秦方再奏,直言:短期內大明不會再起戰事,正是大力發展內部基建,大力提升民生的時機。最后一句話:臣聽聞,大明國庫內老鼠咬壞了銀子。這可不行。
朱棣無奈,只得同意,成立了公路司,不設任何的品級:秦方任郎中,統籌全部的事件。
公路的一應事情,秦方交給了格物學府的學子。無官職,但卻掌控著一定的實權。
道路的規劃,是全體學子的智慧結晶。經過無數次的推演,最終決定的。
秦方一心三用!
但最關心的還是神機營的征兵問題。
神機營這一次!秦方力薦采取征兵制,即主動讓大明百姓參軍。
朱棣思索一段時間。詢問秦方你知道為何歷朝歷代盡皆采用募兵制嗎?
“因為如若征兵的話,不會有人甘愿入伍的。兵士的地位?比商人的地位還低。”
“陛下,您不覺得,這很畸形嗎?明明是將士為我大明開疆拓土,守衛邊疆,憑什么他們的地位最低?憑什么他們無法享受到應有的待遇?”
秦方的這一個反問,讓朱棣陷入沉思之中,久久無語。
“陛下,這樣的局面應該轉變。”
“如若我大明人人都想參軍,人人都欲參軍,人人皆可成軍?這該是何等的場景。”
“哪怕是蒙元再度入侵我大明,我大明可瞬息間征調千萬兵士,這該是何等的壯觀,強大。”
“陛下!還請您三思。”
秦方給朱棣描繪出了一個場景,第二日,秦方上奏了具體的征兵制的要求、如何提升兵士的集體榮譽感,如何讓兵士的地位提高,如何......
朱棣看完,存入密封的小箱子的。
秦方的建議,朱棣不得不稱贊!但一切還需要秦方拿出成績,讓朱棣看到成果。
朱棣同意了秦方的征兵制,讓其先行嘗試。但仿佛已經看到了秦方碰壁的場景。
秦方通過日月報,開啟了征兵制。
“古往今來,男兒生于天地間,欲建功立業,必定參軍......”
洋洋灑灑的一篇文章。最后結尾大明神機營開始全社會征兵,不限制地區,只要具備大明的身份即可,具體要求:男性,二十歲以下,無傷疤,無不良的犯罪記錄。
神機營待遇:每月可領賞銀二兩,春秋季衣服,伙食等等統統列舉。
秦方開始了征兵。
但隨之而來的即是碰壁。
“哎呦,大家聽說了嗎?神機營開始征兵了?”
“什么是征兵啊。”
“來,看看這一篇文章,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征兵了。”
“這不是胡鬧嗎?誰愿意去啊。”
“哈哈,這簡直是開玩笑。”
對于征兵,大明的百姓持著一個態度:不可能,不相信,不去。
但是各大武將則紛紛派遣自家的子嗣,通過報名,想要加入神機營。
他們知道神機營的好處。
第一,神機營的戰損率是最低的。
神機營出動了三次,一萬人馬,但戰損呢?卻不足五百。這簡直就是大明的奇跡。
第二,神機營的指揮使是秦方。
秦方的統兵,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殘暴,但是呢,對于兵士沒的說。
第三,神機營最容易升官。
每一次打仗,神機營的兵士們最少斬敵首百人。
百人,這是什么概念,足夠官升三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