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我在大明簽到的日子

第九十一章 第一次北征

我在大明簽到的日子 焱森殤璃 3102 2021-07-28 21:28:16

  韃靼部!如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舊具備一定的戰斗力,阿魯臺率領韃靼部向大明稱臣,請求大明歸還他們的土地。

  朱棣得知這一道消息,召集諸將、大臣議事。

  “是接受韃靼部的投降?還是起兵一舉剿滅。”

  “陛下,臣認為,應該接受韃靼部的投降,不應起兵,原因有三:第一,我大明將士剛從安南返回,不應再起戰事,第二,如何派遣諸將?第三......

  至于歸還韃靼部的土地,也得商量一番,不能全部歸還,但也不能不歸還。否則的話,如何顯示我泱泱大國的氣勢。”

  胡廣進言,字字發自肺腑。

  “陛下,還請您三思,韃靼部既然已經臣服,我大明即無理由征服他。畢竟是我大明的臣子。”

  “是啊,陛下!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土地?萬萬不可割讓。”

  內閣中的三位,勸阻朱棣。

  “陛下,戰,一舉殲滅韃靼部,瓦刺部。”

  “養虎為患,后患無窮,我們應該趁他們虛弱,一舉殲滅。”

  “韃靼部,到是好算盤,還想要回土地,不可能。”

  武將們言辭反對。

  爭論一段時間,朱棣將眸光放在秦方的身上。

  “忠國候,你認為呢?”

  文武百官的目光統統聚集在秦方的身上。

  “這是我大明的土地,我大明二郎埋骨十萬,甚至更多方才拿下的土地?憑什么他們一句臣服,就需要還給他們。這完全沒道理。

  我同意,戰死在這片土地上的英靈也不會同意!陛下,我的意見是:戰!我大明兵強馬壯,而他韃靼,瓦刺正處于虛弱時期,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期。

  且血債血償,蒙元能夠入侵我大明,我大明也能將他們趕出蒙古!這片馬場,我看當我大明的馬場就很合適!”

  秦方的意見,讓朱棣開懷大笑。

  “打!一定要打!”

  大明缺錢嗎?不缺!大明缺糧嗎?不缺!大明缺將士嗎?不缺!

  既然啥也不缺,這場戰爭,為何打不得?憑什么打不得。

  朱棣讓這些認為打不得的大臣,說出理由。

  他們說不出,于是打韃靼,打瓦刺的事情,定下了!

  “方賓,跟戶部結合,安排糧草一事。秦方,此次神機營出動八千!張輔,點兵五十萬,朕要御駕親征......”

  朱棣開始大概的安排一些事情。

  正月二十三日,朱棣召諸將議北征之策。

  討論足足兩日,秦方等將領退卻,各自返回家中開始準備。

  “秦方,送你四個字韜光養晦!”

  解縉先生拉住秦方,如此的開口。

  秦方受教,躬身感謝。

  返回家中,秦方訴說他又要帶兵出征一事。

  “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

  李氏,秦陵兩個人的文字相同,但口氣卻完全不同。

  “大哥,這次我陪你去!”

  秦槍想要跟隨,秦方同意。

  倭國的事情,需要一段時辰的沉淀。頻繁的插手,也不是什么好事。

  “爹,我跟秦陵不曾回歸,你獨自一人別前往倭國,知道嗎?”

  “嗯嗯,知道的!”

  秦陵亦知曉倭國的危險程度。但秦方仍舊不放心。

  “母親,您看著點父親,別讓他干什么傻事。”

  秦陵封伯了!這身份與以往就不同了。一旦入倭國,知道是大明的伯,說不定就會遭遇不測。

  秦陵望了一眼李氏,兩個人偷偷摸摸的,好像干了什么壞事。

  秦方雖然小,但也一瞬間就明白了。

  秦陵想跟李氏再造一個孩子,畢竟秦陵的伯是可以世襲的。

  而秦方呢?早就是一等忠國候,肯定不需要世襲他的伯,故而他們想給秦方一個小弟弟。

  這一頓飯,吃的有些詭異。

  抓緊吃完,秦方,秦槍即離去,留下二老,臉色通紅。

  秦方跟爹娘告別,入格物學府。

  “此次北征,雖然危險,但卻不失為是一次增長見識的好機會,我給學府三個名額,誰想要參加,找秦獨報名。但報名之前,一定要告知家長,如若家長不同意的話,無需再談。”

  格物學府內的學子,第一批的學子,接近十二歲。也該讓他們見識到什么叫做殘酷了。

  報名的學子超過三百,但秦方、秦獨,逐一尋找到他們的家長,果不其然,家長根本不同意。

  最終!秦獨,秦虎,秦光,三人隨行。

  秦獨不用說!秦方第一批開府時的乞兒。

  而秦虎呢?則是第二批秦方收留的乞兒。

  秦光,第三批秦方收留的乞兒。

  每一年,格物學府都會拿出十個名額,給南京城內外的乞兒。

  這三人,是最驚艷的。

  秦虎、秦光報名了!秦方不同意,但最終,還是確定了他們三個。

  因為別的學子家長,一個都不同意。

  秦方將三人編入神機營,讓他們與戰士同吃同睡,先提前體驗一番。

  如若不行的話,趁早滾蛋。

  時間一晃而過......

  永樂八年二月初一日,朱棣命皇長孫留守北京,戶部尚書夏原吉輔導,兼掌行在部院事。

  也是這一日,秦方的八千神機營率先乘坐火車出發,偵探敵情。

  初五日朱棣以北征詔告天下。

  初十日北征師發北京。

  由翰林學士胡廣、侍講楊榮、金幼孜扈從,靖遠候王友將軍中,安遠候柳升為副;寧遠候何福、武安候鄭亨將左右哨,寧陽候陳懋、廣恩伯劉才將左右掖,都督劉江等為游擊將軍,充作先鋒;

  又命薛錄、冀節等為驃騎將軍,候鏞、陳智等為神機將軍,金玉等為鷹揚將軍,李文等為車騎將軍,分督其屬,不隸五軍。總五十萬眾,浩浩蕩蕩,出德勝門,向北迸發。

  三月初二日,師集興和,大閱誓師。

  五月初一日至臚朐河,朱棣興之所至,賜名飲馬河,名河上平地為平漠鎮。

  同月初三日,遇虜騎進擊,得箭一枚,馬四匹而還。

  十七日,得知虜寇與此不遠,遂令大軍渡飲馬河。

  歷史,好像又回到了正軌之上。

  韃靼部的牧民,不怕死的入侵、穿越了地雷地帶,進入了大明的疆域,仍舊在大明的疆域內放牧。韃靼部的兵士,時刻的監視著大明的軍隊。

  秦方的神機營本可以清除完全部的韃靼兵游勇,但為了照顧朱棣的心情,刻意留下三五韃靼兵游勇,充當漏網之魚,讓朱棣開心開心。

  韃靼部阿魯臺召集起三萬人馬,想要跟朱棣硬碰硬。

  秦方本欲帶領神機營吃下這一只隊伍,但還是決定給朱棣表現的機會。

  神機營偵察兵給朱棣傳達消息,讓其快速進攻,足以剿滅這一只部隊。

  朱棣率輕騎追至斡難河,與之接戰,阿魯臺失敗,僅以千騎逃去。明軍追擊不及而還。

  二十日,朱棣令分兵再度追擊阿魯臺。

  阿魯臺占地利之便,時戰時退,人馬越來越多,明軍無奈。又遣人召降,阿魯臺猶豫不決。

  至此,秦方的神機營開始顯身手。

  快速的追擊至阿魯臺部,斬殺全部的韃靼兵,活捉了阿魯臺。

  “兀良哈的大人!我們終于相見了!”

  秦方抓住了阿魯臺,嘴角帶著嘲弄的笑容。

  “你怎么知道的?”

  兀良哈的這名假扮的‘阿魯臺’震驚。

  這件事情,十分的隱秘,應該不曾傳到大明。

  “你們的手段很拙劣,但我很喜歡。”

  秦方小聲的在阿魯臺耳邊開口。

  “真正的阿魯臺,早就被我殺了!所以我知道你是假冒的!”

  阿魯臺震驚,被秦方爆頭。

  秦方并未停止,他開始向瓦刺的方向摸過去。

  瓦刺見到大明的軍隊,第一時間投降。秦方上報朱棣。

  朱棣接受瓦刺的投降,準許讓他們稱臣。但秦方卻要求他們割地一半!

  朱棣思索一會兒,同意秦方的要求。

  秦方率領四千神機營,對陣瓦刺五萬兵馬,絲毫不慌,說出大明的要求。

  瓦刺部咬著牙同意。

  秦方呢,嘴角浮現出笑容,返回復命。

  另一邊,兀良哈部,秦陵帶著秦獨,帶著四千神機營亦說出大明的要求。

  “割地一半,向大明稱臣!”

  兀良哈部同意。

  至此,瓦刺,兀良哈部開始遷徙。

  神機營呢,則開始埋下地雷,守護大明的邊界線。

  界碑前移.......

  “如若越界,即視為挑釁大明的國威,大明帝主將再度征討!”

  這是秦方的話!被鐫刻在界碑之上。

  瓦刺,兀良哈的使臣與大明打著商量。

  土地可以割讓給你們,但還請準許我們繼續在這片草原上放牧。在這片草原上放牧的一切,盡皆歸大明所有。

  對于這樣的不算太過分的要求,朱棣想要同意,但秦方卻一口拒絕。

  “大明的土地,寧愿放著,安置著,也絕不準許外族染指,如若再談,即是大明的將士跟你們談。”

  這是秦方的底線。也是大明的底線。

  朱棣的第一次北征,收效甚大。

  但因為天氣炎熱,士兵饑渴,不能持久才于六月下令班師。

  七月十七日回到北京。

  瓦刺臣服了嗎?并沒有!現階段的委曲求全,只不過是為了下一次攻擊的更加猛烈。

  按照秦方的戰略,這一次應該直接一戰而平定。但大明的五十萬將士,許是因為水土不服,扛不住了,故而只能班師回朝。

  這一次,為了朱棣的安全,只能五十萬大軍親征。

  但下一次,秦方必定要上奏,派遣兩萬神機營兵士即可。

  輕便,補給無需太多!

  

焱森殤璃

求收藏,求推薦。今日兩更,明天四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德清县| 西青区| 雅江县| 定西市| 塘沽区| 沁源县| 名山县| 武定县| 文山县| 高陵县| 渭南市| 吴川市| 绍兴县| 高雄县| 遵义市| 江油市| 乐亭县| 麻江县| 交城县| 邻水| 浦城县| 健康| 治县。| 南宫市| 武宁县| 灵山县| 司法| 富裕县| 肇庆市| 若尔盖县| 精河县| 仁化县| 凤山市| 文安县| 泽普县| 连江县| 松滋市| 银川市| 阿坝| 磐石市|